山东省首个钙基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全速推进

摘要 在山东能源集团蓬勃发展的产业布局中,新材料产业凭借创新性与前瞻性,成功跻身山东省“十强”产业、淄博市“四强”产业,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与此同时,位于淄博市淄川区的钙基新材料产业园,以“一园三链”的创新模式,正全速推进,逐步成为山东能源集团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微信图片_20250213161627.jpg

在山东能源集团蓬勃发展的产业布局中,新材料产业凭借创新性与前瞻性,成功跻身山东省“十强”产业、淄博市“四强”产业,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与此同时,位于淄博市淄川区的钙基新材料产业园,以“一园三链”的创新模式,正全速推进,逐步成为山东能源集团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2022年6月

山东能源集团与淄川区政府确定合作建设钙基新材料产业园,2022—2035年建设规划面积391公顷,规划投资78亿元,重点布局钙基新材料、循环经济、数字化和“碳中和”三大产业链,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四化”(高端化、生态化、智能化、集约化)“四零”(零购电、零排碳、零排废、零化石能源)园区,打破山东省对外来或进口纳米碳酸钙产品的依赖,建成省内首个钙基新材料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集聚区和国家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柳泉石矿照片 (3).jpg

柳泉石矿


新材料,新在哪?


这还要从园区的柳泉石矿绿色数字矿山项目说起。近日,记者在矿区看到的是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在无人机的高空俯瞰视角中,挖掘机铲起被破碎的石灰石装满一个个车斗,一辆辆大货车有序进出……

作为山东能源集团打造钙基新材料产业园的主要载体,山东东华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在推进石灰石资源梯级利用,时刻关注内外部形势变化和市场需求,以钙基新材料作为研究方向,努力实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

山东东华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全说:“开发柳泉石矿是钙基新材料产业园三十年规划的‘先手棋’。”

柳泉石矿作为江北地区难得的高品质石灰石矿,氧化钙含量最高达54%,并且石灰石储量丰富,更成为公司关注的重点。目前石矿已进入全面生产阶段,实现石灰石稳定供应,成为东华科技从传统水泥产业向新材料产业转型发展的“压舱石、顶梁柱”。

大货车驶离矿区,北行不远便抵达了工业钙石加工线,每日约1万吨的石灰石在这里经过一、二级破碎和筛分后进入状如竖罐的成品库。在成品库下方的装车区,放料口正对准大货车车斗源源不断“吐”出钙石或骨料,之后运往四面八方。

工业钙石加工线航拍素材.jpg

工业钙石加工线航拍

“这条加工线是给柳泉石矿配套的,去年6月份正式动工,12月份投产,采用国内最成熟的生产工艺,主要产品为钙石、骨料等,可实现石灰石梯级高值高效利用。根据市场情况,产品大部分外销,主要面对钢铁、冶金和化工等行业。”

在现场,相关工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不久的将来,此处产出的高品质产品将实现华丽“变身”,身价暴涨几十倍。

这种蜕变,与不远处正在建设中的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项目有关。纳米碳酸钙项目是钙基新材料产业园的核心项目,它是“整个钙基产业园‘皇冠上的明珠’”。

纳米碳酸钙项目照片.JPG

纳米碳酸钙项目

按照山东能源集团“总体设计、分期实施、压茬推进”的要求,项目分两期建设,概算总投资3.57亿元,采用目前国内最成熟的生产工艺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对高品质钙石进行加工,主要产品为硅酮胶用纳米碳酸钙和聚醚、聚氨酯胶用纳米碳酸钙,同时生产汽车底涂、高端油墨用纳米碳酸钙等高端钙基新材料,价格可达每吨两三千元。

目前,研发中心综合楼、变配电室都已封顶,项目进入快速建设期,预计今年9月份进入联合试运转,年底出产品。以此为契机,省内首个钙基新材料产业园就打通了全产业链。

产业园正迈入一体化发展新阶段,千万吨级工业钙石加工线达产达效,纳米级碳酸钙项目全速推进,“一园三链”发展态势迅猛,将成为淄博乃至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示范窗口”。

下一步,园区将充分发挥东华绿色低碳发展的优势,把所有的资源“吃干榨净、颗粒归仓”,把废石废料全部消纳,东华产生的蒸汽、余热等供应给其他产业项目,实现循环应用。同时,从二氧化碳的排放管理到智能化的配套,在东华原来双碳数字化产品化基础上延伸到纳米碳酸钙等重点项目上,保证项目建成即标杆、投产即达效。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