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打响体重管理“保卫战”

摘要 3月9日,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的消息,犹如一声春雷,在全市医疗圈激起强烈反响。各大医院迅速响应,纷纷成立减重平台,推出多学科联合的创新服务。

“国家喊你减重了!”

3月9日,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的消息,犹如一声春雷,在全市医疗圈激起强烈反响。各大医院迅速响应,纷纷成立减重平台,推出多学科联合的创新服务。

一场关乎全民健康的体重管理“保卫战”,正在淄博大地悄然打响。

组合出拳 多学科应对“肥胖难题”

短短十几天,各类体重管理门诊如雨后春笋般在淄博涌现。

淄博市中心医院“西院肥胖症综合管理门诊”开诊,市中医医院成立减重门诊,张店区中医院组建体重管理MDT门诊……一时间,体重管理在医疗圈内风头无两。

3月22日,在淄博市中心医院“西院肥胖症综合管理门诊”,专家正为37岁的张女士做减重评估。“您的BMI值已达到28.6,属于肥胖范畴,我们将根据检测数据,为您制定多学科联合的减重方案。”这套方案中,涵盖了内分泌科调节激素水平、中医科辨证施治、康复医学科设计运动处方、耳鼻喉科参与解决肥胖伴发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在多学科的精准应对面前,这位产后体重激增且经历了节食反弹挫败的女士,终于看到了科学减重的曙光。

“减重不是简单的数学题,而是复杂的生理系统工程。”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内分泌科主任李艳玲表示。该院减重门诊自2023年成立以来,已借助医学营养、科学运动、药物、心理、中医、外科代谢手术等综合手段,为数百名超重或肥胖患者提供专业指导。李艳玲分享的数据显示:当肥胖症患者体重减轻5%~15%,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减重越多,获益越大。

45岁的李先生,在淄博市市立医院减重门诊收获了显著效果。3个月内,他的体重从102kg降至82kg,内脏脂肪面积缩减,血糖恢复正常。据他回忆,首诊时,医生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为他制定了精准减重方案,包含健康饮食、合理运动、行为管理在内,并采用“线下复查+线上监督”的模式,全程跟踪指导,确保了减重实效。

“目前,大家公认减肥的有效办法是‘管住嘴,迈开腿’。这简单的六个字,执行起来却并不容易。除了需要极高的自律,还要正确掌握营养及运动知识。”市市立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杨玉玲认为,以“轻断食”“戒晚餐”等流行减肥法为例,虽能在短期内减轻体重,但易导致肌肉流失和代谢紊乱。另外,过度运动可能引发食欲亢进,导致体重增加。

正因如此,减重才更需要专业、更综合的团队来科学指导。

中医施策 解码代谢的“东方智慧”

众多体重管理行动中,中医减重凭借独特优势,为超重患者开辟了新路径。

3月23日,市中医院体重门诊内,37岁的毛女士正在接受中医体质辨识。接诊医师仔细观察后指出:“面色潮红、舌苔黄腻,属肝郁化火型‘红胖’,需要疏肝理气,恢复气机,改善代谢。”随后,接诊医师结合体重、血脂、血糖等多项指标,为毛女士制定了包含中药内服、代茶饮、针灸、穴位埋线、火罐刮痧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首次治疗,毛女士接受了脐周针刺,以及肝俞、太冲等穴位埋线。结束后,她带着代茶饮,满怀期待地离开了医院。

记者来到张店区中医院体重管理中心时,针灸推拿科副主任李上庆刚为一名“苹果型”肥胖的中年男性结束拔罐治疗。这位患者已接受过6次中医外治疗法,体重减轻了2.5kg,大便畅通,疲劳、便秘、失眠等亚健康状态也得到明显改善。李上庆解释道:“艾灸能温阳化脂,拔罐可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耳穴贴压能从内分泌层面进行调控,各项外治手段均依据患者体质辨证施术。”

王女士生完二胎后体重居高不下,在苦恼中选择求助中医减重。结合她“不求速,但求稳”的意愿,医生推荐了穴位埋线减肥法。这一方法是针刺的延伸,通过特制的埋线针或注射器针头,将可吸收的胶原蛋白线植入相应穴位,持续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提高基础代谢率的效果。刚开始,王女士每周接受一次埋线治疗,随着身体的适应,埋线间隔期逐渐延长。三个月后,体重下降效果显著,且一直保持良好。

“中医在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脂肪燃烧方面优势突出。”淄博市中医医院减重门诊MDT团队、治未病科主任张轶表示,除了辨证施治在中药内服方上大放光彩,中医还有丰富的外治增效手段,如体针和腹针技术可精准调节胃肠功能,抑制患者的异常食欲;穴位埋线通过对穴位的长效刺激,加速脂肪分解代谢。这些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的安全绿色疗法,深受群众信赖。

艾灸、拔罐、刮痧和熏蒸等中医疗法同样各有特点。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温通经络、散寒除湿;拔罐利用罐内负压,吸附皮肤,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刮痧刮拭皮肤,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加快;熏蒸借助中药蒸气的药力和热力,渗透肌肤,调理身体。

专家特别提醒,即便借助医疗手段取得减重成效,患者仍需保持清淡饮食、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以巩固疗效,收获更好的健康状态。

量体裁重 精准刻度下的“健康革命”

体重管理可以“斤斤计较”,却不能“一刀切”。只有综合考量各项指标,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方案,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减重。

在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减重门诊,82岁的刘奶奶正在进行体成分分析。主治医师宫政介绍,很多人以为老人越瘦越好,其实不然。80岁以上人群理想BMI应为22-26.9,适当的脂肪储备能降低感染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减重并非单纯追求体重数字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注重体质的调养和整体健康状态的改善。评估肥胖不能仅仅依据BMI值,还需综合考虑体脂率、腰围等指标。”她进一步解释,比如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等特殊人群,由于其骨骼肌占比大,即便BMI值偏高,若体脂率正常,也不属于肥胖范畴。

张店区中医院不仅开展多学科减重业务,还针对体重不达标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增重服务。大学生晓宇长期身形消瘦,BMI值远低于正常标准。医生全面检查发现,晓宇脾胃功能较弱,营养吸收存在问题,于是为其制定了一套涵盖药膳调理、运动指导的科学增重方案。在药膳方面,安排了山药薏仁粥、黄芪炖鸡等健脾益胃的食物;运动上,建议他进行如八段锦、慢跑等低强度有氧运动,促进胃肠蠕动与营养吸收。一段时间以来,晓宇的饮食逐渐规律,脾胃功能得到改善,整个人的精神和免疫力也有了明显提升。

体重管理的意义,远不止于实现健康瘦身。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周女士,长期受体重持续攀升的困扰,尝试多种减重方法均以失败告终。后在淄博市中医医院综合指导下成功减重,并如愿以偿当上了妈妈。主治医师王瑶瑶表示,中医疗法在辅助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减重及改善身体机能方面潜力巨大。约3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在减重后,可恢复排卵并自然妊娠。这一成果不仅为周女士带来了新生命的喜悦,也为其他面临类似困境的患者提供了希望。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投入1元于体重管理,可节省9.2元慢性病治疗费用。《柳叶刀》杂志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目前超重和肥胖人数总计4.02亿人。因此,这场“斤斤计较”的健康革命,实则是医学从治病到治未病的跨越。

从精确到克的营养配比,细致到分的运动干预,到辨证施治的中医诊疗特色,乃至精密的外科手术规划,淄博市正将现代医学的精准性与传统中医的整体观有机融合,以专业的“斤斤计较”,为百姓“称”出健康新天地。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