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博山老街的青石板被混凝土与沥青彻底覆盖,当八卦琉璃炉内那跃动千年的火光渐次湮灭,一种文明的隐痛便无声弥漫。然而,在历史更迭的断裂处,总有不甘湮灭的灵魂挺身而出。
这座不起眼的小山,原名尼丘山,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避孔子讳而称之为尼山。
一天,我在国际大赛上抽中了特等奖——坐一次时空隧道,这可把我高兴地不得了。
淄博的清晨,是被香气唤醒的。当第一缕晨光掠过街巷,美食街的烟火气已抢先一步漫开——淄博,一座用舌尖丈量人间温暖的城市起点。
每个周末清晨,我都会来到齐盛湖公园散步。这里是淄博市中心的一片绿洲,是我最想推荐给大家的宝藏之地。
2025年是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百岁诞辰,1978年方汉奇着手撰著《中国近代报刊史》这部50多万字的“大部头”,详细讲述了1815年到1915年这一百年间中国报刊史,订正前人错漏200余处……2017年9月方汉奇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洛神赋》中这些辞采华茂的名句,跨越千年,成为文学史上的璀璨华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写下这些词句的作者曹植,1800年来,这位旷世奇才就长眠在聊城东阿县城南18公里处的鱼山。
2025年6月13日,淄博市中国画学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张店召开。
6月9日,是个特别的日子,四位古稀老人为淄博带来一场特别的新书发布会。
2025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共收到申报选题431项。经论证委员会论证,报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批准,确定50项选题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