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Ocafezinho新闻网3月29日文章,原题:如果中国的癌症治疗成本可以降低99%呢?10年前,用个性化mRNA疫苗治疗癌症意味着每名患者要花费100万美元,这是一种专为超级富豪准备的疗法。但现在,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正寻求改变这种局面,他们用低成本开发癌症疗法,并与西方制药公司展开竞争。
今年2月,总部位于北京的一家生命科技公司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开始对其mRNA疫苗产品进行临床试验,这使其成为首个实现这一步骤的中国同类产品。该公司创始人表示,由于该产品尚未进入商业阶段,确切价格还没定,但将“大大低于”西方竞争对手。
北京另一家生物科技初创公司的创始人说,中国这些药物的价格可能会“呈指数级”下降。该公司也在研究个性化癌症疫苗。根据目前临床研究阶段的生产成本,估计治疗成本将不到10万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原材料、耗材和人工成本。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胰腺癌专家尼哈·扎伊迪在2023年的一篇文章中称,成本是广泛获得这些疫苗的主要障碍。总部位于德国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通过将生产流程自动化,把每剂疫苗的成本从35万美元降低到不到10万美元。尽管如此,治疗总成本可能仍会超过100万美元。
中国的优势在于劳动力和基础设施成本较低、研究质量高、患者群体庞大、流程成本效益高等,这使得临床试验的成本更低。凭借更好的方案设计和临床研究资源等优势,中国的抗癌候选药物可以与全球其他参与者同时获批,甚至更早获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