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槱(1917年10月17日——),出生于北京。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杨槱先生作为我国船舶行业的第一位院士,既是中国船舶海洋事业发展的的同行者与见证人,也是中国船舶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创始人、船舶技术经济论证的开拓者、船舶帆船史的奠基人,还是培养国家船舶人才的教育家。为我国现代船舶工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非凡贡献。
杨槱先生少年求学成绩优异
少年时代,杨槱居住于地处中国南大门的广州,南来北往的船只很多,“看船”是他的童年乐趣之一,孩提时代的杨槱就已经对“大轮船怎样开动”产生了浓厚兴趣。帝国主义侵略时期,杨槱亲眼目睹了国家沿海和内河的航行权遭遇掠夺、中国老百姓的苦难深重,促使他对船舶的兴趣逐渐上升为“学造我们自己大船”的执着。高中二年级时候的杨槱,以《广东造船简史》为题写了学年论文,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称赞。这是杨槱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
1935年在去英国留学的轮船上
1935年秋,杨槱中学毕业,学船造船的理想更加执着,并萌生出国学船的想法。杨槱心怀宏图大志,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求学深造。有了理想和兴趣的支撑,杨槱勤学专业、进船厂当学徒,掌握了深厚的造船理论与实践知识,成为当时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的佼佼者。
杨槱在英国求学时的笔记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族危亡牵动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一批批留学海外的人员,冒着战火硝烟回国抵御外侮。当时在英留学的杨槱受到极大震撼,更加坚定了学成归国的决心。1940年3月,杨槱获得了一等荣誉理学士的文凭。那时,英国国内急需大批造船人才,多方对杨槱进行挽留。而杨槱却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回国。
杨槱学成回国时,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期。他先后担任同济大学讲师、重庆民生机器厂副工程师、重庆商船学校教员等。1943年5月,交通大学接办重庆商船专科学校,成立造船系和轮机与航海两个专修科,杨槱被聘为副教授,次年,杨槱被提升为教授。1944年11月,杨槱应邀参加中国海军造船人员赴美服务团到美国学习考察,在费城海军船厂见习航空母舰监造官和巡洋舰监修官的工作共一年,获得了现代造船和修船先进技术经验。回国后,又在海军江南造船所、海军青岛造船所和上海海军机械学校任职,推广应用了在美国学到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杨槱历任同济大学教授、造船系主任、大连造船厂建厂委员会工务处长、中苏造船公司副总工程师、渤海造船厂筹备处工程师、大连工学院教授、造船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教务长、造船系主任。1951年11月,杨槱被调到中苏造船公司任副总工程师,主要任务是修理苏联的北冰洋船队,同时也批量建造新型的拖船、沿海客艇、水上工作船等。
杨槱先生进行研究工作
1970年代初,杨槱开始始接触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并感到计算机对造船设计的重要性,倡导在船舶设计领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这时,计算机在我国尚处于推广阶段,年近60岁的杨槱克服重重困难,学习算法语言,并编制船舶主尺度分析程序,运用电算程序对5000吨干货船船型方案进行优选,成功地把电算技术运用于船型论证。他领导的科研小组,编制了实用性较强的货船主尺度要素分析计算程序、船体型线设计和船舶性能计算的程序,并得到广泛应用。
杨槱先生的部分著作
杨槱认为发展船舶行业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船舶人才。他亲自讲授造船原理、造船设计、船舶静力学等课程其主要著作《船舶工程辞典》《英汉船舶科技词汇》《中国造船发展简史》《船舶概论》《电子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工程经济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船舶静力学》《散货船设计》等成为船舶学科学生的必读文献。培养的学生中更有一批人成为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骄傲。“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院士、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主持研制“胜利二号”步行式坐底式平台的马志良教授、中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总设计师朱继懋教授等都是他的学生。
“我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的原则,只要国家需要,我愿意工作在任何岗位,我认为,只要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工作,一定能为国家做出一些贡献”,这是百岁老人杨槱先生的一生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