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探索构建跨界水体“共保联治”机制 努力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摘要 近年来,淮北市积极与相邻地市,以及相关各部门之间开展广泛合作,探索建立跨界水体“共保联治”机制,发挥“共”的优势、细化“联”的举措、破解“治”的难题、巩固“保”的成效,协同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水域环境。


近年来,淮北市积极与相邻地市,以及相关各部门之间开展广泛合作,探索建立跨界水体“共保联治”机制,发挥“共”的优势、细化“联”的举措、破解“治”的难题、巩固“保”的成效,协同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水域环境。“十四五”以来,淮北市4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25%提升至100%。

构建跨区域水污染共保联治。2024年1月,淮北、宿州两市政府签订了《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协议》。“十四五”以来,我市每年与宿州、蚌埠联合开展沱湖、洪泽湖汛期监测预警工作,召开三市联席会议,密切关注汛期上下游水质动态,严防汛期水质下降。结合实际,牵手宿州定期组织生态环境、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及相邻县区、乡镇政府,开展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巡查及联合检测,加大跨界河流巡查力度,强化河道、岸线保护。今年汛期降雨期间,两市多次联合开展巡河、监测等工作。

构建跨省际水治理上下联动。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跨界水体联合保护和水污染协同防治方面的创新制度和经验做法,推进跨省际水体一体化治理。我市与商丘市签订《跨市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工作协议》、与徐州市签订《淮海经济区水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共治共享协议》等。2024年7月底,与商丘市沟通建立协调机制,协商上下游水体流域共同治理。10月底,与商丘市联合开展了跨界水体联防联控调研会商,双方就加强水质监测、信息共享、污染源排查及环境执法达成一致意见。相山区9条河流(沟渠)水质全部提升至Ⅳ类及以上,获评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构建跨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主任”的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组建发展改革、生态环境、工业、交通等14个领域专业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市纪检监察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与市人民检察院建立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府检联动机制,出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试行)》。近年来,已收到群众环保线索举报38件,奖励4.34万元。共办理生态环境领域案件线索12件,其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2件,磋商2件,涉及非法捕捞和商户向雨水管道倾倒未经处理的油污、泔水等制发检察建议8件。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