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集市“烟火气”浓郁

摘要 集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人来人往的大集上,无论是吊炉烧饼,还是铁鏊子烙饼,抑或是卤水点的豆腐脑,这些好吃又便宜、用传统老办法制作的民间食品,沉淀在记忆深处,唤醒了人们的味蕾,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风采。

6月2日,农历四月廿六,逢桓台县商城大集。一大早,张俊国就开着小货车来到大集中心路口拐角处,从车上卸下吊炉,开始烙烧饼。

“嗞啦嗞啦……”不一会儿,一阵芝麻焦香味弥漫,烧饼出炉了。赶集的人围上来,张俊国忙着和面、烤饼,他媳妇负责售卖。两人动作娴熟,配合默契,不到10点,一袋25公斤的面粉见了底。

张俊国住在桓台县索镇街道五里社区,以前开过快餐店,后来跟人学习做吊炉烧饼。这些年来,天天赶集卖货,手里渐渐有了积蓄,“刚在城里买了套楼房,日子过得辛苦点,但是很有奔头。”他说。

烧饼、麻花、火烧、豆腐脑……在桓台县遍布各地的乡村大集上,像张俊国一样的食品经营户数不胜数,无论春夏秋冬,不管风吹日晒,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聚集了一片区域最浓的烟火气。

今年59岁的苏玉华,从桓台一家企业退休后,开始赶集摆摊卖煎饼。“我从小喜欢吃煎饼,还跟着家里人学会了摊煎饼的手艺,退休后闲不住,就想着依靠这门手艺增加收入。”

苏玉华摊的煎饼又薄又香,松软可口,很受欢迎。刚退休时,她主要在离家近的菜市场里卖。“当时一天也就卖三四十斤,卖得少不说,家里人也反对,觉得摆摊当小商贩,在邻居面前有些抬不起头来。”但是,苏玉华觉得,现在人们都注重健康,肯定很多人喜欢吃粗粮,煎饼不愁卖;再说,凭劳动挣钱有啥丢人的?

现在,苏玉华有了很多回头客,煎饼越卖越多,除了在原来的菜市场卖,还隔天赶商城大集、索镇大集,一个集就能卖出近300公斤。辛勤付出有了收获,也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虽然很辛苦,但是我感觉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

“好吃不过饺子”,这句俗语强调了饺子作为一种传统美食的独特魅力和无可替代性。在桓台县城区街道一处集市附近,有一家“高桂水饺店”,两张方桌,几个马扎,整齐的案板,新鲜的食材,简单又温馨。

10点半,店主刘桂芳正在制作间里调馅、擀皮、捏饺子。“从早上6点多出去买菜,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一刻不得闲。”刘桂芳介绍,店内的水饺有黄瓜素、豆腐素、大葱精肉等多种馅料,主要是外卖,邻居及路过的群众也有进店吃的。“她家的水饺很好吃,皮薄肉多,和自己在家里包的一个味。”顾客崔城说。

凭借新鲜的食材和“家的味道”,水饺店生意越来越好。刘桂芳以前打过零工,也在建筑工地做过小工,相比那时,现在自己当老板经营一家小食品店,看到顾客越来越多,感到十分欣慰。“做食品是良心生意,咱要严把质量,让顾客吃得安全、放心。”

北方人爱吃面食,葱油饼是其中之一。“记得小时候,老人们在院子里烧柴火,在生铁鏊子上烙油饼,多放葱花、猪油,那味道真香!”桓台县居民曹桂英今年59岁,去年秋天开始,她和邻居大姐一起,在家门口的大集上支起了生铁鏊子,按照老法子做葱油饼,没想到特别受欢迎,一上午就能卖四五十张。

每到赶集的日子,曹桂英的葱油饼摊子前成了一些老邻居的聚会地。“用铁鏊子烙的饼,两面焦黄,外酥里嫩,好吃!”张大哥说,现在做面食基本上都用电饼铛,烙出的饼也没了以前那种火烧火燎的独特味道,每集他都来聊聊天,顺便买张葱油饼尝尝,酥脆的饼皮碎在嘴里,零星的碎末还要蹦出来,慢慢咀嚼,越嚼越香……

集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人来人往的大集上,无论是吊炉烧饼,还是铁鏊子烙饼,抑或是卤水点的豆腐脑,这些好吃又便宜、用传统老办法制作的民间食品,沉淀在记忆深处,唤醒了人们的味蕾,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风采。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