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济支脉,何以张博?

摘要 120年,漫长而短暂的岁月。时代的车轮不会为谁而驻足,但历史,却因记忆而拒绝凋零,就如张博铁路的诞生。

2024年5月30日,博山火车站。

车站早已停用,老站台在黄昏中沉寂。工人正在拆除路轨和枕木。只有那座耸立120年的水塔,依然倔强地守望,默默送别这个老站的最后一程。

1904年6月1日,张博铁路通车。作为张博铁路上最早的德式建筑,博山老站见证着一段历史的苦难、辉煌与沉寂。而此刻,它正换装出发,在不久的将来,以时尚而现代的方式再次呈现于世人。

120年,漫长而短暂的岁月。时代的车轮不会为谁而驻足,但历史,却因记忆而拒绝凋零,就如张博铁路的诞生。

一条路,一座城。120年的历史脉动,正穿越时空,震耳欲聋。

从德国人李希霍芬开始

“这是我在中国见过的工业最发达的城镇。”

1869年春的某一天,当德国人李希霍芬第一次来到博山时,发出如此的惊叹。

那时他或许已经意识到,这片土地的命运,将因他而改变。

李希霍芬是一名地质学家。考察中国的地理地质和矿产资源,为西方列强进行经济侵略选址,成为他肩负的秘密使命。据说,李希霍芬是坐着一辆小推车、沿着一条尘土飞扬的土路进入博山的。一路上,他看到博山城的路面到处铺满煤屑。他还细心地发现一小时有65辆装满煤的车辆经过,运送陶器、铁器的车辆也络绎不绝。这一幕让他兴奋不已,在这里,他为德意志帝国推行世界政策找到了一个支点。

这像极了一只狼发现猎物时瞬间产生的初念。

一个清政府的华北小城,由此同万里之外的欧洲发生了交集。

博山是中国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采炭和陶瓷业古已有之。史料记载,清朝初期,颜神镇上缴赋税“视下邑不啻倍之”。一个城镇的税收竟是下等县城的一倍以上,足以说明其经济的发达程度。李希霍芬的感叹并不令人意外。

此后,李希霍芬又先后8次来到中国考察,尤对博山的煤炭资源痴迷有加,“这些煤煤质优良,乌黑而坚硬,火焰明亮,能出上等焦炭,具有高度热力”。为此,他极力游说德国政府开发远东殖民地,把中国山东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掠夺淄博地区的煤炭资源。

当然,博山,只是他庞大计划的一部分。把煤挖出来,还要找个出海口,建上一条路,把煤运出去。他的目光从博山一路向东,越过海岱腹地,望向胶州湾。

1882年,李希霍芬在所著《中国》一书中赤裸裸地指出:胶州湾的开放和与内地连接交通线的开辟,是获取山东丰富煤矿资源的前途所在。在胶州湾开辟自由港,将成为华北最大和最好的港口,是西方进入中国北方的一扇门户。

这些毫不掩饰的侵略构想,已经不单是修建张博铁路的原始起因,甚至也是德国政府下决心谋取胶州湾并修建胶济铁路的最初动因。

很显然,当李希霍芬第一次踏上博山的土地时,胶济铁路中心点上那个巨大的“丁字形”,就已经命中注定。

德华矿务公司登场

初夏的淄矿集团德日建筑群,空旷而寂寥。

一幢幢保存完好的楼房,伫立在历史的风尘中,也见证着一座煤城的百年兴衰。120年前,这里打出了淄博地区第一口竖井,也诞生了第一个外资企业:淄川煤矿。它的操控者,叫做德华矿务公司。

德华矿务公司,在张博铁路的历史中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

当年,李希霍芬不仅考察了博山,还考察了淄川。

淄川与博山同样发达。他重点考察了这一带煤田储藏、煤井分布及产量。他发现有的煤矿已由私人开采上百年,博山煤矿与淄川煤矿毗连,在淄博地区形成面积大约38万公亩的巨大煤区。

就在李希霍芬同德国政府打着淄博矿产的算盘时,清政府的管办资本也开始进场,1887年,山东巡抚在淄川槲木沟开办铅矿,后又开办煤矿,引进少量机器,诞生了淄博最早的产业工人。1888年,山东巡抚承朝廷旨意开办淄川苏家堤煤矿,引用英国和山东机器局较先进设备,招收工人数百人。

但相对于德国的庞大计划,这显得太微不足道。1898年冬,德国派遣勘察队进驻淄博,详细勘察了淄川、博山数百座煤井的地层断面、煤层、煤质状况,绘制了《淄博煤田地质地形图》。

这是一个开宗明义的前奏。1899年10月10日,德华矿务公司迫不及待地登场了。从此开启了西方资本入侵淄博的先列。

1902年,德华矿务公司在淄川南铺庄使用机械打下第一个钻孔。1904年,继淄川竖井后,德华矿务公司又在金岭进行钻探,发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便设立金岭事务所开始试采。随着德华矿务公司的疯狂扩张,淄博矿权从此彻底沦陷。

李希霍芬当年埋下的伏笔,在此刻一一揭开。

“迂路以就矿”的算计

在济南百年胶济铁路博物馆里,当年德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大量条约文件历历在目。

关于胶济铁路设计的各种图纸上,蓝色画笔密密麻麻标注着线路走向和站点,也清晰地标注着当年德国人对张博支线的种种算计。

历史就是如此奇妙。

淄博的矿产资源,引起了西方资本的觊觎。就在德国人盘算如何下手时,1897年11月发生的“巨野教案”,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借口。

在距淄博500公里远的鲁西南的一个偏远乡村,当地民众对传教士策动了一个刑事事件,巧合的是,死的是德国人。

1898年3月,德国借“巨野教案”,沿着李希霍芬划定的路线图,派兵登陆胶州湾,迫使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把整个山东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并迅速实施“筑路圈地”战略。这一切本已成竹在胸,所以操作起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1899年,东起青岛西至济南的胶济铁路正式动工。德国成功深入山东腹地,控制整个山东,而淄博,则成为经济掠夺最重要的支点。

根据《胶澳租借条约》,德国人攫取了胶济铁路沿线30里以内的采矿权。但由于博山不在这一范围内,为了掠夺淄川、博山地区的煤炭资源,德国人采取“迂路以就矿”的方式,又专门规划了胶济铁路的唯一支线——张博铁路支线。

“迂路以就矿”,每一个字,都写满了商业的精明、资本的贪婪和列强的霸道。

据统计,从1904年至1914年,德国通过张博铁路掠走淄博煤炭186万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德国在东亚的战略能源需求。据“一战”后日本方面的一份资料显示:淄川煤主要用于德国东亚舰队和出口,占总销量近40%;其中淄川煤矿第七,第八行所出煤最优,全部供东亚舰队使用。

记忆对人类是如此重要,无论荣光或者伤痛。正是历史多添加的这一笔,让一座百年产城跋涉在历史的巷道中,负重前行,举火向生。

1903年12月,张博铁路支线作为第六标段开始动工,由德华山东铁路公司承建。张博铁路支线全长39.5公里,最初设南定、淄川、大昆仑、博山四座车站,整个工程与胶济铁路干线按同一标准设计,而且要求同步施工、同时完工。张博铁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1904年6月1日,胶济铁路全线通车,张博铁路同日通车。

一个跌宕起伏的大时代,就此开场。

2024年5月31日,淄博火车站南广场。

高架林立,站台高耸;动车穿梭,人潮汹涌。

此刻,历史早已翻过沉重的一页,新时代的车轮奔腾向前。沿着120年的轨道,张博铁路未来将驶向何方?

时间,将给出答案。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