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齐记》:“一撮盐”里隐藏着“淄博密码”

摘要 最近,大型齐文化纪录片《寻齐记》在央视10套热播。这是齐文化走出象牙塔,走向大众千万家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淄博市文化“两创”的一项重要成果。

最近,大型齐文化纪录片《寻齐记》在央视10套热播。这是齐文化走出象牙塔,走向大众千万家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淄博市文化“两创”的一项重要成果。

《寻齐记》不仅向受众介绍了800年齐国简史,更是突出表现了齐文化中迥异于其他地域文化的鲜明特色,如“崇物利”“崇商重工”。

针对这一文化特色,制作者在纪录片中推出单独一集《商工兴邦》重点展示。其实,在整部纪录片中,我们都能透过齐国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现象甚至城市布局看到“齐地重商”的历史。而这部“重商史”发端于“一撮盐”。

盐在古代社会究竟占有何等地位?由于生产力低下,交通运输不发达。古代的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是重要的经济来源,象征着社会等级和财富,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姜太公建立齐国之后,面对“地舄卤,人民寡”的现实状况,施行了“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经济政策。此举不仅让齐国摆脱了土地贫瘠、疆域面积小的劣势,还让齐国在诸侯国中拥有了特殊的经济筹码。借助“鱼盐之利”,姜太公开创了“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的历史局面。

齐地“重商史”始于太公。至齐桓公,齐国的发展步入全盛时期,这与齐桓公卓越的政治才能密不可分,更离不开“官山海”等富国安民政策的推行。现代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古代社会“重农抑商”。然而,齐国充分利用丰富的海盐资源,合理运用重商通商政策,并通过“经济战”处理大国间的关系,这让齐国牢牢割据一方,成为春秋首霸。由于盐业、商业、交通的高度发达,带动了织丝、制陶等手工业的发展,齐国的丝织品畅销国内外,陶器更是通过海路远销朝鲜、日本。在对外贸易中,齐桓公制定了“毋忘宾旅”“毋忘遏来”的外商政策,吸引外商来齐;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开辟了通往朝鲜半岛、通往日本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重商主义”帮助齐国实现了国家治理同市场经济的高度兼容。

齐国的重商思想一直延续到了后世,不论是明末清初的商业名镇周村旱码头,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淄博的商贸业、物流集散地,都是齐地重商文化的延续。

正如《寻齐记》中所说,“就是在齐地这种独特的商工文化氛围中,临淄从一个偏僻的滨海小城发展为被后世不断追慕的东方都会,它见证了齐人的商工发展历史,它的人杰地灵造就了后世的物华天宝。直到今天,千里齐地上,一个又一个商工奇迹仍旧在不断上演。”

应该说,《寻齐记》不仅以纪录片的形式寻齐、知齐、传齐,还让更多人通过读懂齐地深厚文化了解当今淄博政通人和、开放包容的底蕴。去年以来,淄博烧烤火爆出圈。直至今天,人们仍在探寻淄博出圈的背后力量。也许,《寻齐记》给了我们一条历史线索、一串文化密码。

今天的我们,可以走进齐文化博物馆,领略被司马迁称为“海岱之间一都会”的临淄风华;也可以走进周村旱码头,在明清商业建筑间遥想曾经的商业繁华;或者喝一杯淄博造机器人制作的咖啡,感受新质生产力。穿越古今,变革创新、开放包容、以人为本、崇商重工的齐文化不仅从未改变,反而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