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的受欢迎程度超出了预期,电影的教育属性,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张店吾悦广场齐纳国际影城负责人丁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抓娃娃》的观影人群以家庭为主,这也反映了大家对于教育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今年暑期档,电影《抓娃娃》有望成为票房和口碑双双大爆的热门影片。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8月1日零时,该电影总票房达24.24亿元,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前30。这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教育讨论。
教育之困与孩子的挣扎
据介绍,该片由沈腾和马丽领衔主演,讲述了富豪马成钢因大儿子培养失败,决心精心培养小儿子马继业的故事。马继业幼时,马成钢夫妻俩发现“富养”效果不佳,遂决定“穷养”,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四合院内打造返贫“围城”,还请团队扮演儿子生活中的“贫穷邻居”,暗中为其成长助力。然而,小儿子识破父母“骗局”,选择了自己渴望的人生。
“我是哭着看完的,非常同情影片中的马继业,家长的教育方式太过激了,过度的控制欲往往会束缚孩子的一生,我不赞成这样的教育方式。”林女士观影结束后,表达了她的感受。
在电影《抓娃娃》中,马成钢发现小儿子被宠溺,担心他会因此毁掉未来,于是开始为儿子规划人生并严密监控。得知儿子热爱跑步后,他担心儿子会偏离自己预设的轨道,便谎称儿子得了重病无法成为专业运动员。为了让儿子“吃苦”,他设计让儿子赚钱捡瓶子,导致儿子受到同龄人的嘲笑。为了防止“奶奶”泄露秘密,影响儿子的学习,马成钢给“奶奶”举办葬礼,让“奶奶”装死离开。
一系列荒唐事的发生,让读高中的马继业因生活的“被操控感”和“不真实感”而痛苦不堪。当真相被揭穿时,他的精神世界瞬间崩塌,愤怒地质问并离开父母。幸运的是,最后马继业摆脱了束缚,重新获得了自己的人生。这也给家长们敲响了警钟:过度控制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负担。当一个人的生活被他人掌控时,失控和窒息感会让人难以承受。正如心理学家张怡筠所言:“多数父母焦虑的主因是内心不够强大,在比较的环境中迷失教育方向,进而失去对情绪的把控。”
矛盾与温情的交织
电影《抓娃娃》同时也揭示了“愧疚式教育”对孩子的伤害。如同影片中的马成钢故意在儿子面前穿破鞋,以各种方式营造自我牺牲感,使儿子在愧疚中奋发图强。在现实中,不少父母也如马成钢,通过强调自身辛苦付出,给孩子施压。然而,这种强加给孩子不属于他们的压力,只会让孩子痛苦万分。
马继业在重返学校后,高考以705分的高分考入心仪的体育大学,而没有选择家长规划的工商管理。这一结局进一步凸显了孩子在挣脱家长过度控制后,勇敢追求自己梦想的决心。
一位女生在网上发帖,表达了她因长期受到父母的“愧疚式教育”而感到委屈和纠结。她认为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这样才能够培养出自信与从容。因此,家长应该克制自我感动的牺牲感,真心为孩子付出,用爱温暖孩子的内心。确实,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会不自觉地采用“愧疚式教育”,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孩子就应该听话、懂事、好好学习。但这种教育方式往往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电影中的马成钢夫妇,反对儿子学体育,为了伪装贫困,坐视儿子受同学欺负霸凌也无动于衷。现实中部分父母也常对孩子强调往昔苦难,认为孩子理应吃苦,却忽略了时代发展,家庭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教育不应是强行灌输苦难,而应着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与创造力。
在采访中,观影后的林女士认为:“教育要适度,不应用极端方式磨砺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心理受伤,影响的可能是孩子的一生。”关于“苦难教育”的探讨也值得我们深思。
影片背后的社会洞察
电影《抓娃娃》引发了大众对教育的思考。在物质条件丰厚的当下,是否应该让孩子多吃些苦,以培养他们面对生活挑战的能力。李女士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但这可能导致他们缺乏解决问题的机会。
社会文化背景也在影响着这一教育观念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说法,强调通过吃苦来锻炼意志和能力。但在现代社会,这种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事业成功。
教育专家指出,适当的挫折和困难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必要的。它们能够帮助孩子培养抗压能力,学会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同时,通过亲身经历生活的不易,孩子们可以更加珍惜现有的资源,培养感恩的心态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然而,如何在保护和放手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每个家长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一方面,家长不希望孩子受到伤害或感到失落;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孩子能够成长为独立、有能力的个体。这需要家长具备深刻的洞察力和教育智慧,以及对孩子个性和需求的精准把握。
《抓娃娃》的观影体验不仅仅是一次娱乐活动,更是一次关于教育和成长的思考。它提醒我们,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如何教育孩子,让他们既能感受到生活的甘甜,也能体会生活的苦涩,是每个家庭和社会都需要共同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