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教育教学质量连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从淄博十一中进入更高学府深造,这背后是什么支撑了学校的持续发展?今天记者带着这个问题探寻了淄博十一中的提质增效之路。
学生基础不理想、教学成绩一般是淄博十一中曾经的写照,如何在全市教育大发展中跟上步伐、实现“超车”?淄博十一中的做法是深耕教育土壤,是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激发师生内驱力,实现转型升级。
务实求真的办学理念
淄博十一中坚持“从低处做教育,办高品质学校”的办学理念。“‘从低处做教育’不是放低教育的标准和要求,恰恰相反,是结合教育工作的实际和规律,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都‘从高处着眼,从低处起步,从小处入手’,一步一个台阶地去做,最根本的一个字就是‘实’。”校长王连登说。
一块田地要丰收,就要在基础上下功夫,扎扎实实赢得土地肥力。2011年,淄博十一中提出了“三个六年”的发展规划,六年“打基础”,2011年,十一中人稳扎稳打,从规章制度到文化理念,从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建立教师成长体系,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德育创新、教学质量、后勤保障等各方面工作得到了有力地推进。六年“求发展”,十一中着眼教育教学,凝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合力,从规范走向提升。
以“从不妨碍别人做起、培养良好品德”为主线的德育工作已成品牌,严而有爱的学生管理,每月组织特色活动让德育实现系列化,学校的德育实施方案代表淄博市在全省展评中被评为优秀。以“实施低重心教学、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为主线的教学工作日趋成熟,低重心、高密度的学科教学模式不断得到检验,同课异构、“半天无课日”教研让一批批教师成长蜕变。
艺体活动风风火火,多个训练队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比赛中夺得佳绩,学生艺体素养大大提升。中加项目是省教育厅审核批准的首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无论是教学水平还是学生管理,位居全省同类前列。办学条件不断提升,智慧教室、“星级食堂”,焕然一新的设施为师生提供优质保障。
2023年,淄博十一中将在完成“求发展”阶段的各项工作之后,进入“创品牌”阶段,学校的发展更加令人期待。
严谨扎实的教学改革
没有一流生源,如何逆袭?十三年连续提升,靠的是什么?十一中人认为,落实低重心教学,激发师生想学爱教的内驱力,抓实教学五环节和学习五步骤,才能真正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为了应对新高考改革,淄博十一中从2015年开始,提前布局,到改革前沿的浙江、江苏等省蹲点跟岗,到长郡中学、杭州二中、衡水中学、镇江一中等名校实际学习,邀请周彬、戚业国、马晓伟、潘晓芙、徐建平等教育教学专家到校指导,对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开展“把脉式培养”,从考核目标到具体学科,从考点研究到知识呈现,淄博十一中扎扎实实做了十年。
“我们倡导低重心教学,不是单纯地将教学重心放低,而是以班级为单位,以一个月为教学周期,依据学生设计教学梯度,分层分类推进,不断提升教学重心,持续推动学生提高学生。”数学组边静静老师说。
在十一中教师看来,教好书是最大的师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十一中在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学习思维与学习习惯的养成。理解不了原理公式,教师就到工厂、实验室实景拍摄。打破传统课本呈现方式,教师依据核心素养,将考点与知识点进行由浅入深、对比连续性演示。
“当前高考讲求情景化,我们提倡无情境不教学、无情景不命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素养。有效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习动力,明确思维指向,提供认知起点。”全国化学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淄博名师于华老师做了解读。
关注全体,做好“保苗、育苗、壮苗”工作。班教育组定期研究学情,“一对一对”跟踪分析目标生、边缘生。应用“鲶鱼效应”,从入学第一天开始累积,对学生实施滚动管理。特别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的提升,一个也不放弃,促进整体提高。
高一年级推行分层教学,夯实基础;高二年级结合实际、选课走班;高三年级阶段性推进,稳扎稳打。“只有走进学生的实际,夯实学习的基础,将教与学结合起来,才能提升教学质量。”主管教学的侯峰庆主任说。
“十一中特别强调学习的系统性,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五个步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每个教室的门口都贴着每个学科对学习五步骤的具体要求。在每一个学习的关键点上,都有老师有针对性的提一提、促一促,让我们多得分,少丢分。”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路珑宇同学说。
严实有爱的学生管理
立德树人,德从何起?淄博十一中教育学生从不妨碍别人做起。任何自由,都以不妨碍别人为界限,进而建立纪律契约,唤醒学生向上向善的动机。通过诵读经典明事理,狠抓常规讲规范,开展活动来践行,养成习惯促内化,创新育人模式,形成了具有十一中特色的德育品牌。
教育重在培养习惯,淄博十一中落实“优秀就是一种习惯”的校训,开展“养习惯改习惯”教育,每周班会课、每月主题教育、每学期家校会,学校都会明确哪些是学生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规定习惯的内涵与外延。制作习惯对照表,规范学生言谈举止,形成制度,纳入常规管理。将习惯养成教育与德育主题活动相结合,将良好习惯的养成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润物细无声。
严格的管理保障了学习,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一个讲座(齐之风文化讲座)”“两项活动(经典诵读季、毕业季)”“三项评比(文明班集体、学风建设先进班集体、校园之星)”“四大节日(合唱节、阳光体育节、读书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每年10项,打造精品,淄博十一中已经拿下3个淄博市德育品牌。
重视班级建设,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学校开展“火炉班级”创建活动,以“共同追求的目标,自觉遵守的纪律,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和健全的组织结构”为班级建设标准,以集体的力量来促进个人的成长,打造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态,让学生在集体中互相学习、熏陶成长。
敬业朴实的教师团队
《之江新语》中有句话说,敬业是一种美德,乐业是一种境界。金杯、银杯,不如学生和家长的口碑,在老百姓眼里,教育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学生的未来,更是他们家庭的希望。
“平时早读的时间是7点,有一次我6点到班,竟然看到班主任李珂老师在教室里开窗通风。”高一1班的江安博同学告诉记者,可他不知道的是,因为父亲重病,奶奶年迈,李珂老师每两天就要回一次博山老家,一年的时间,在张博路上,他跑了接近1万公里。
级部主任张庆贺介绍,班主任老师平时一般5:30从家里出发,到校后要开早会,早读看班,很多班主任晚上还要盯到10点多,还要到宿舍再看一看。“非常明确,学生要学习,教师就要‘陪学’,这是肩上的一份责任。”
“只要是为了学生进步,老师们都会去做。”刚刚结束高三的年级主任马中原说。楼道里,他们搂着考试失利的学生,让孩子尽情发泄自己的情绪;晚自习,他们在楼道里等待,让有问题的孩子一出门就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操场上,他们和学生一圈圈散步,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关键时段,甚至,他们陪着学生一起住在宿舍……“板凳要坐十年冷,说话不会一字空。”比起高三的成绩,他们的坚守更加动人。
今年高考刚刚结束,新高三就集结完毕,在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新老高三衔接会”,从考点双向细目表到班级建设,从心理调整到教学安排,高三就开始了到班、到日、到生的备考。
“办高品质学校,关键是要坚持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四有’好老师,这才是学校快速发展的保障。” 淄博十一中党委书记李润说。近五年来,淄博十一中有80多位教师参加省、市、区三级优课、优质课评比获奖,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200余项,还有一大批教师被评为淄博名师、淄博市骨干教师。
“吾非千里马,然有千里志,旦旦而为之,终亦成骐骥”。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过程”,需要传承与发展,让教育在“量”的积累中产生“质”的飞跃。如今的淄博十一中,“从低处做教育,办高品质学校”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变成师生思想、行为的自觉。不断完善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不断攀登教育教学新高峰正成为十一中人新的追求。(张敏)
来源:鲁中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