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翁故里山东省淄川区:简约婚俗清新风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如今,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的婚礼仪式上,经常能听到这熟悉的歌声和旋律被前来祝福的亲人们唱响,共同感恩幸福生活。随后,新郎父母会为新人送上家训,勉励孩子们勤劳工作、传承美德,村居书记则将《村(居)规民约》送到新人手中,希望他们婚后自觉遵守村(居)规民约,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努力工作,新郎新娘的好友也送上美德、励志书籍,与新人共勉。
这是淄川区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精心在村居打造的新婚礼“三送”流程。“三送”就是村书记送《村(居)规民约》、父母送家风家训、朋友送经典书籍。除了基本流程外,有的镇(街道)还指导增加了音乐唱美德、歌声感党恩、诗词诵父母、敬感恩茶、美德健康生活宣讲、幸福留影等;有的村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组建了婚礼志愿服务队,专门为婚礼提供免费一条龙服务,使原本热闹的婚礼,更加锦上添花。
“淄川区从推广美德新婚礼入手,在倡导、引导、指导上下功夫,通过典型带动,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既有仪式感又简洁节约,不仅节省费用,还杜绝了婚闹恶俗,使喜事新办的清新之风吹遍了全区大地。”淄川区民政局局长张行海说。
淄川区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先生的故乡,历史文化底蕴浓郁。2020年6月,淄川区被确定为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区以来,充分发挥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文明办等部门的引领、规范作用,发挥婚姻登记机关的阵地和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村居婚俗理事会自我管理服务监督作用,宣传倡导现代文明简约的婚礼仪式,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旧习俗,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
全员营造氛围 倡导文明简约婚俗
婚礼的习俗由来已久,淄川区民政局在调研中了解到,婚礼就是一个面子工程,是做给别人看的,不能让人觉得太寒碜。延续的婚俗陋习,即便个人想改,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笑话自己。
“只有从根源上制定办法,全面倡导,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才能让铺张浪费的婚俗陋习彻底偃旗息鼓。”张行海说。为此,淄川区多方征求意见,制定出台了相关文件和办法,提倡限定婚宴人数、桌数及每桌费用,控制婚车数量,简化婚礼程序,明确婚礼随礼标准,亲属和朋友礼金一般不超过100元,并建立了“区主体、镇街道主推、村居主责”的婚俗工作机制。利用村居文化墙、明理胡同阵地宣讲、新闻媒体等进行广泛宣传。
区纪委监委机关、区委组织部和区委宣传部联合下发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实施方案,规范全区党员干部操办婚俗喜庆事宜,带头倡导“礼轻情重”,提倡“零彩礼”,随礼不坐席,带头倡导婚事新办,文明节俭,反对婚闹恶俗,提倡举办新婚礼。
倡导450个村居全部成立了婚俗理事会,由村书记担任会长,成员由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并制定章程,细化流程。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对婚介服务机构的运作,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组织婚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签订从业行为自律承诺书,常态化开展普法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移风易俗教育。
创新颁证形式 引导环环相扣渗透
在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开展婚俗改革政策宣传、张贴新婚礼程序;在新人办理结婚登记时,倡导新人签订《喜事新办承诺书》、为新人发放推广新婚礼程序倡议书、拒绝低俗婚闹践行文明婚礼倡议书,鼓励新人采用新婚礼程序,引导新人抵制陈规陋习、举办文明婚礼、抵制婚闹恶俗。设立《倡导婚事新办 弘扬文明新风》签名墙,通过个人签名承诺,引导新人自我约束,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增强婚姻家庭意识。
创新婚姻登记颁证形式,邀请婚姻家庭咨询专家为新人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引导新人自觉采用健康文明的新婚礼仪式,不让高价彩礼、复杂形式绑架了美好婚姻。
规范婚礼流程 指导杜绝婚闹恶俗
重点实践新婚礼,“三送”引领新风尚。区文明办下发进一步推行新婚礼“三送”文明实践活动的通知,指导摒弃“大摆筵席、大讲排场、大比阔气、铺张浪费”等老式婚礼的陈规陋习,确定了新婚礼“三送”新风,推行文明简约且富有仪式感的新婚礼,探索了一条喜事新办、喜庆隆重的新婚礼路子。
婚礼与家风传承相融合。婚事新办不是摒弃所有传统,而是要将优秀的文化传承发扬光大。淄川区在新婚礼程序中,植入父母向孩子介绍家风家训并赠送牌匾、村居书记讲解《村(居)规民约》等环节,既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又形成了新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约定。
婚礼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为了推广“三送”新婚礼,镇街道、村居都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村居书记到场主持、村居文艺志愿服务队免费提供锣鼓、志愿者帮忙等,既和谐喜庆有仪式感,又降低了婚礼费用,更倡树了文明节俭新风尚。(闫盛霆)
来源:淄川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