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深圳的“90后”唐超发现自己的信用卡莫名其妙被划走了15元钱,金额虽然不大,但他当天并没有购买任何东西。他当时第一反应是——信用卡被盗刷了。马上打电话给银行客服,他才弄明白,这是他上个月购买了1个月期限的某视频软件会员,到了第二个月自动续费了,这才从他账上划走了15元钱。
现在,不少付费会员都会以首月优惠价格吸引消费者开通,然而在下面通常会附上一行小字:次月自动续费。开通的当时,不少人想着,一个月用完就关闭,可很多人往往用着用着就忘了,有的软件试用一下觉得不满意,还可能在没关闭自动续费的情况下直接卸载,然而自动续费的协议仍在持续,它会每个月偷偷从账上划走你的钱。
另外一种和自动续费类似、不需要消费者再次确认就能直接扣款,就是地铁、打车软件之类的出行服务绑定的免密支付。在使用这些服务时,为了方便,消费者一般都会同意开启免密支付服务。虽然免密支付出现误扣款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还是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那么,如何保护好自己的钱包,避免这些小钱偷偷溜走?及时关闭不需要的自动扣费、解绑使用频率较低的免密支付是关键。
目前,大家使用频率较高的自动扣费和免密支付,大多是通过微信支付或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来扣费的。如果在订购服务的软件中找不到关闭自动续费的选项,另一种更直接的方式是在微信支付、支付宝上直接操作,关闭自动续费。
以微信为例,打开微信,点击最底部的“我”,再点击“支付”,接下来,点击右上角的“…”,就能看到“自动扣费”一栏,其中会列明所有自动扣费的服务,如有不需要的关闭即可。不过,如果看不到“自动扣费”选项,说明当前你还没有在任何APP应用中开通自动扣费的签约服务。
支付宝上的步骤也类似。在支付宝点击最底部的“我的”,再点击右上角的“设置”,接下来,点击“支付设置”,从“免密支付/自动扣款”一栏中即可看到选项并把其中不需要的关掉。
如果这两种方式都关闭不了,那么只能联系服务提供方才能取消。
为保障资金安全,在清理这些自动扣费和免密支付的同时,消费者最好把扣费提醒、信用卡动账通知等均打开并允许其弹出通知,这样一来,一旦出现误扣款或者自动续费,就能第一时间发现,及时止损。
还有业内专家建议,带有自动续费的订阅式服务,应该向消费者进行“二次确认”。如在首月购买之后,每个月在续费时,都应主动询问消费者是否进行续费,以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