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1902.8.28-1993.11.24),江苏省宜兴县人。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淄博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胸怀救国梦的热血少年
学生时期的周培源
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今属江苏省无锡市)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周文伯是清朝秀才。母亲冯瑛生有一子三女,周培源排行第二。
周培源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国力衰弱、列强在中国横行的时代。他曾随父亲辗转于南京、上海的一些小学和中学就读,后来于1918年前往上海圣约翰附中求学。周培源在圣约翰附中就读期间,正处于五四运动的前后,因组织同学走上街头反对帝国主义,被学校开除。
被学校开除后,周培源开始了专心学习的生活。1919年,他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前身)中等科。1924年秋天,周培源被清华学校派送去美国学习。1929年秋,在海外留学五年的周培源,应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罗家伦之聘,从瑞士回国,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年仅27岁。
1926年芝加哥大学物理实验室师生合影(三排右三为周培源)
我国近代理论物理和近代力学的奠基人
爱因斯坦相对论研讨班学员(三排右四为周培源)
周培源在美国熟悉了相对论,并且进行过前沿的研究工作,随后又在欧洲,量子力学的发源地,海森堡和泡利这两位大师领导下工作,使他对于新物理有一个全面的深入了解,之后又在爱因斯坦领导下工作,这对于他后来的研究和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他终生沉湎于理论物理的教学和研究中,并且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成为我国理论物理从无到有的传承者。
周培源原来的兴趣是广义相对论的宇宙论,在“七七事变”后,他认为应当做一点和实际接近的课题,于是便选择了湍流。一直到他去世,他也未曾动摇,并且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一代人中,在流体力学中,至少有来自四个不同国家的四位巨人。他们用自己的方法享誉内外,并为流体力学作出成就。在每个国家,都有非凡的后继者在流体力学中表现出色,这还要追踪为这些巨人的贡献,这四位巨人是:美国的冯卡门(vonKarman),前苏联的柯尔莫哥洛夫(Kolmogorov),英国的泰勒(G.I.Taylor),和中国的周培源。
湍流四巨头,右一为周培源
辛勤耕耘60余年的教育家
1978年周培源出席在广州举行的“引力理论与相对论天体物理讨论会”并作相对论学术报告
周培源自1929年留学回国直至他去世,60余年一直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作为一位知名的老教育家,在传授知识、指导科学研究、组织教学、创建新专业,以及发现和扶植优秀人才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数十年奉献于高等教育,培养了几代力学和物理学的知名学者,例如王竹溪、张宗燧、钱三强、胡宁、林家翘、彭桓武、何泽慧、郭永怀、钱伟长、于光远等,都曾师从周培源。有人说,在我国两弹一星的二十多位功勋科学家中, 大半是他的学生或学生的学生。
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 ——周培源先生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