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单差点黄了,多亏了‘云勘验’救急!”日前,淄博恒诚物流有限公司徐经理的感慨,道出了淄博高新区政务服务改革的温度与速度。当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证成为企业发车前的“拦路虎”,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的视频勘验模式即时启动,让“发车前办证”从不可能变为现实。
破局“时空壁垒”
“勘验人员少、任务量大,场地分散像‘拉长战线’”—— 这曾是政务服务勘验环节的现实困境。7月25日,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勘察验收科负责人介绍,2025年以来,高新区政务勘验工作以视频勘验为突破口,一举打破勘验人员与现场的“时空分割”。通过全时空“即时连线”,传统模式中受人员、天气、距离制约的难题迎刃而解:企业无需等待人员上门,工作人员不必奔波在路上,勘验成本大幅降低,效率却提升65% 以上,多个事项实现“即勘即验、即申即领”。
这种效率革命的意义远超流程优化。对企业而言,是运输证办理从“赶不上发车”到“发车前办妥”的转机;对区域发展而言,是政务服务从“被动响应”到“主动破局”的转型,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时间就是金钱”的政务兑现力。
重塑“服务逻辑”
“不仅快,更稳!”这是南益地产相关负责人对淄博高新区“勘前指导+视频勘验”模式的评价。通过省域一体化平台搭建的双向互通机制,工作人员在视频勘验前便与企业精准对接:明确勘验要点、细化验收标准、预判潜在问题,让企业少走弯路。
这种“提前介入”的服务逻辑,背后是一套闭环管理制度:完善的实操规范压缩自由裁量空间,统一的验收标准杜绝“弹性执法”,从根源上降低廉政风险。当“阳光勘验” 成为常态,企业感受到的不仅是流程简化,更是政务服务的公平与透明 —— 这正是营商环境最坚实的基石。
筑牢“长效基石”
在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档案柜里,32项视频勘验事项的档案整齐排列:勘验承诺书、过程截图、全程视频……“一勘一档”的管理制度,让每个环节都可回溯、每项标准都有依据。这种全流程可追溯机制,既守住了规范底线,也为改革深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最初的几项试点到如今的32项服务,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形成可复制的制度体系,淄博高新区的探索从未止步。随着视频勘验范围按事项难易程度逐步扩大,改革红利正从特定领域向更广社会层面渗透,勾勒出政务服务与营商环境同频共振的新图景。
当政务服务从“线下跑腿”转向“线上赋能”,从“满足合规”升级为“创造价值”,淄博高新区的实践证明: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在于以制度创新回应市场主体的真实需求。这场由视频勘验引发的“政务革命”,不仅让企业降本增效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让“高效、透明、可预期”成为区域发展最亮眼的竞争力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