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票交所将1399家主体纳入“承兑人逾期名单”,其中存续债主体30家,主要包括城投企业25家及建筑企业2家。
2025年1月,被披露的25家存续债城投主体累计逾期发生额合计55.88亿元,逾期余额合计为14.63亿元;新增存续债城投主体发生票据逾期的共有2家,分别为淄博市淄川区财金控股有限公司和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025年1月被列入承兑人逾期名单的存续债城投家数及首次“上榜”的主体家数均大幅降低,或因“6+4”万亿增量化债政策的阶段性显效。
2025年1月,逾期存续债城投主体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陕西及贵州,山东及陕西的逾期余额居前;行政层级依旧下沉,主要集中于区县级,邦得主体信用级别主要在BBBpi及以下。逾期存续债城投主体普遍存在债务负担较重、对非标融资依赖度较高、短债占比较高、短期偿债压力普遍较大等问题。
随着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化债政策重磅出台,大量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逐步得到有效化解,但政策落地到实施仍需一定期限,基本面方面较差的区域短期内仍难言扭转。建议投资人关注山东、贵州、云南及河南的非标偿债压力,同时可适当关注陕西西咸新区发生票据逾期的主体。
截至2025年1月末,仍存在逾期余额或被纳入“持续逾期名单”的存续债城投主体共60家,披露的逾期余额合计36.26亿元,绝大部分存续债城投主体短期信用风险较高。在当前化债背景下,投资人可在控制集中度的情况下,适当下沉投资上述主体的中短久期标债,但需谨慎投资上述主体的长久期标债及非标融资。
逾期主体行业分布
2025年1月,票交所将1399家主体纳入“承兑人逾期名单”,同比及环比分别减少36.73%、15.26%,其中存续债主体30家,主要包括城投企业25家及建筑企业2家,占比分别为83.33%、6.67%。同期,票交所将5200家主体纳入“持续逾期名单”,环比增加2.28%,同比增加45.78%,其中存续债主体70家,主要包括城投企业56家、房地产企业4家、建筑企业3家等。下文将针对发债城投企业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城投主体特征
截至2025年1月末,25家存续债城投主体披露的累计逾期发生额合计为55.88亿元,逾期余额合计为14.63亿元,目前均未披露逾期原因。
1. 1月被列入承兑人逾期名单的存续债城投家数及首次“上榜”的主体家数均突破2024年以来新低
2024年,受区域财力承压、城投融资环境收紧及票据兑付优先级较低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城投主体票据逾期趋势不减。2024年以来,每月被列入承兑人逾期名单的城投主体家数分别为35家、29家、35家、27家、30家、35家、35家、42家、35家、33家、29家、38家及25家,其中每月新增城投主体家数分别为3家、3家、8家、3家、4家、9家、11家、11家、7家、6家、5家、10家及2家,观察到2025年1月被列入承兑人逾期名单的存续债城投主体家数同比减少28.57%,环比减少34.21%,逾期城投主体家数及首次逾期城投主体家数均创2024年以来的新低,究其原因或为2024年11月出台的“6+4”万亿增量化债政策的阶段性显效。
2. 1月逾期存续债城投主体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陕西及贵州,山东及陕西的逾期余额居前
2025年1月,被列入承兑人逾期名单的存续债城投主体分布在全国9个省份;从城投家数来看,主要为山东12家、河南3家、陕西及贵州各2家城投平台,合计约占全部票据逾期存续债城投主体家数的99%;从逾期余额来看,山东、陕西及河南的逾期余额为前三甲,分别约11.09亿元、3.19亿元及0.18亿元,合计约占全部逾期余额的99%,此外云南及贵州的逾期余额分别为0.14亿元及0.03亿元,其余省份均无逾期余额。
地级市方面,2025年1月,涉及商票逾期的存续债城投主体共分布在18个地市,主要为日照市3家、西安市、青岛市、枣庄市、洛阳市、贵阳市各2家,合计约占全部票据逾期存续债城投主体家数的52%,地市级分化依旧较为明显;从逾期余额来看,德州市、西安市及日照市的逾期余额分别为3.42亿元、3.19亿元、2.96亿元,合计约占全部逾期余额的65%,此外潍坊市、青岛市及淄博市的逾期余额分别为1.86亿元、1.20亿元、1.00亿元,其余地市逾期余额均不足1.00亿元。
综合来看,被列入承兑人逾期名单的存续债城投主体地域分布集中度较高,无论从票据逾期主体家数来看还是从逾期余额来看,山东均占据了半壁江山,尤其需关注山东省内债务压力较大的“网红”地市,这些“网红”地市整体风险偏高,流动性压力较大,票据逾期频发或对区域融资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 1月票据逾期的存续债城投主体行政层级保持下沉趋势,邦得主体信用级别集中在BBBpi及以下,外评级别主要为AA
从行政层级看,存续债票据逾期城投主体依然维持下沉的特征,25家城投主体中无省级及地市级平台,区县级及园区级平台分别为21家及4家,占比分别为84%及16%。
从信用等级看,统计期内发生票据逾期的存续债城投主体的信用资质较以往略有上升,邦得级别在BBBpi及以下级别主体占比约68%;外评级别仍以AA为主,占比约76%。
4.逾期存续债城投主体债务负担较重,对非标融资依赖度较高,债务期限短期化较为明显,短期偿债压力普遍较大
1月票据逾期的25家存续债城投主体2023年资产负债率均值为58.80%,整体债务负担较重;公开市场融资及非标融资占比均值分别为24.32%、14.41%,非标融资占比远高于11%的行业平均水平;短债占比均值为0.33倍,高于0.31倍的行业平均水平;现金类资产/短期债务均值为0.30倍,短期偿债压力普遍较大。
重点关注区域及主体梳理
1.继续关注山东、贵州、云南及河南的非标偿债压力,同时可适当关注陕西西咸新区发生票据逾期的主体
随着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化债政策重磅出台,大量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逐步得到有效化解,但从政策落地到实施中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故基本面方面较差的区域短期内仍难言扭转。目前投资人除关注区域的化债进度外,基本面方面可关注偿债压力大、近年融资环境较差、金融资源不充足、非标和票据逾期规模较大的风险区域,尤其是财力恢复不佳的区域,这也是“一揽子化债”后半程重点关注的区域。其中云南、贵州、天津、山东、广西债务压力较大,宁夏、甘肃、吉林、青海近年融资环境持续较差。整体上,需关注山东、贵州、云南、河南的偿债压力与融资环境。虽然在化债政策的助力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城投平台的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仍较大,且自身的造血能力有待提高,未来需关注城投平台的转型进度。
结合1月票据逾期的数据,可以发现山东、贵州及陕西城投主体频繁发生票据逾期的趋势依旧明显,尤其山东发生票据逾期的城投主体家数占据了半壁江山,逾期余额占比超七成,且区域内“遍地开花”的趋势比较明显,进一步表明其整体存在流动性压力较大等问题,陕西发生票据逾期的城投主体均集中于西咸新区,逾期余额规模较大,需关注相关主体的资金流动性压力。
2.结合逾期余额与自身资质来看,绝大部分票据逾期的存续债城投主体短期信用风险较高
截至2025年1月末,共56家存续债城投主体被票交所纳入“持续逾期名单”,此外仍有4家存续债城投主体尚存在逾期余额(此处为未被列入“持续逾期名单”,但被列入“承兑人逾期名单”且截至1月末有逾期余额的主体)。上述60家主体中已披露逾期余额合计36.26亿元。除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外,其他有公开数据的59家主体中,淄博市淄川区财金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淄博财金控股”)及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台城投”)均为首次被列入承兑人逾期名单,其中淄博财金控股存在债务负担重等问题,东台城投存在债务负担较重、融资结构较差、短期债务占比较高、短期偿债压力较大等问题。在当前化债背景下,城投行业整体标债违约风险有所降低,投资人可在控制集中度的情况下,适当下沉投资上述主体的中短久期标债,但需谨慎投资上述主体的长久期标债及非标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