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赵瓦村:理事大总“理”出村美民安

摘要 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的赵瓦村,20年前一度负债累累,是出了名的贫困村、问题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全村上下齐心协力搞建设,村容村貌有了巨大的改善,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红色大气的村庄大门,整齐划一的庭院式住宅楼,宽阔而干净的街道,生动形象的家风家训,走进全国文明村——赵瓦村,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与村庄美景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新农村美丽画卷。

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的赵瓦村,20年前一度负债累累,是出了名的贫困村、问题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全村上下齐心协力搞建设,村容村貌有了巨大的改善,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环境好了,我们还把好村风给抓起来了,又带动起了家风的改善,老百姓时时都爱护环境,处处为村里出谋划策。”赵瓦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久存说,赵瓦村创新施行了“家族理事大总”社会治理模式,每个家族推选一至两位品行好、有威望、能力强的村民任“理事大总”,借助家族力量推进村庄道德建设、矛盾纠纷化解和精神文明建设。

推选出来的40位“家族理事大总”,不仅是联络员、服务员,还是宣传员、调解员、监督员。村里的事务管理、家族的红白喜事、邻里的矛盾纠纷等,都由“理事大总”来操办、协调。“家里的大小事情跟理事大总说一声就行,他们可比俺们想得周全,省事又省心!”村民韩己亮说。大小纠纷,村民都乐意找他们拿主意。

常住人口4000多人,赵瓦村的治理并非易事。尤其在办理红白公事的时候,因为各家经济条件不同,村民大操大办、攀比之风强烈。为引导村民树立文明新风尚,赵瓦村以家族理事大总为主成立红白理事会,集体商议后制定了《赵瓦村红白公事章程》,写入《赵瓦村村规民约》。记者注意到,章程对红白公事列了很多“条条框框”,比如喜事新办,禁放礼花弹和大型噪声花炮等;丧事简办,不立碑、坟头在种麦前整平等等。

“村‘两委’换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和家族理事大总对村规民约进行一次重新修订,有的旧条款不适用了,我们就删掉,村民有新的需求了,我们就加在里面。”赵瓦村党委副书记李爱琴告诉记者,“从2004年到现在,村规民约从最初的一张纸慢慢变成了现在的‘一本书’,最新修订版还增加了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每个家庭都有一本村规民约。”

记者了解到,村规民约修订完成后,村里都会举行为期3天的集中学习,确保每一个家庭熟悉村规民约。李爱琴说:“我们也依靠家族理事大总及各村民小组的力量,保障每个村民遵守村规民约。”

“现在村里的红白公事在家族理事大总的操办下统一了标准,我们的经济负担减轻了,也不用互相攀比了,啥也不耽误!”村民徐丽告诉记者。

有了家族理事大总的上下协调,家风好了,村风正了,村里的发展也顺了,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样。

踱步在赵瓦村,街巷的墙体彩绘各有特色——家风家训一条街、党建宣传一条街、雷锋精神一条街、文明实践一条街……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赵瓦村的家风家训、村风村训等内容。

在赵瓦村的文化长廊,抬头可见一条条哲理警句及教子育人的小谚语。除了文化长廊,赵瓦村还修建了法治文化公园,法治典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潜移默化地提升着村民的文化素质。

随处可见的文化符号,丰盈的文化氛围滋养着赵瓦村村民的内心,影响着村民的行为。“我们村村民的素质都很高,这20年来,从未发生过任何刑事案件,还被评为全国法治建设示范村。”李爱琴说。

赵瓦村不断探索实践,构建了一套适合自身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曾经的“问题村”重新崛起成为“文明村”。

村容村貌变美了,邻里关系和谐了,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不断增强。幸福洋溢在每个赵瓦村人的脸上。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