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管现场,一台台镇压机辗过麦地,让旺长的麦苗收敛锋芒;一台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喷出一条条水龙滋润着麦田。春耕地块,深松机翻起下层的土壤,旋耕机耕过,平整如面。
进入3月份,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淄博大地迎来了繁忙的春耕春管时节。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新模式、新技术、新机械正成为春耕的主力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推动着一场“绿色春耕”的革命。
念好“加”字诀,提质增收
3月6日,高青县高城镇,种粮大户张善军指挥着4台撒肥机,把二次发酵后的有机肥,均匀地撒在麦田里。
“这是第三年往地里施有机肥了,今年每亩地施了0.7吨。有撒肥机这种机械,施肥效率就是高。”张善军告诉记者:“我所在的高青雨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高青县牛粪堆沤实施主体,承担着高城镇周边养牛户的牛粪发酵处理,今年处理了4万多吨,施到了5万多亩麦地里。”
“我县自2021年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有专门的堆肥堆沤实施主体,他们把畜禽粪便收集起来,加入腐熟菌,经过腐熟发酵,堆沤成肥,然后通过专业的撒肥机械,撒到大田里。”高青县数字乡村发展中心刘成静介绍,通过施用有机肥,降低了化肥使用量,提升了地力,为种粮户小麦增收和质量提升提供了强力支撑。
增施有机肥,相当于给土地加了“营养餐”,有利于改良土壤,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是淄博农业部门大力提倡的提质、增效手段,目前在蔬菜大棚和果园里也普遍采用。位于淄博高新区的山东金维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自己饲养的3万头猪的粪便,发酵为沼液,除用在自己公司的蔬菜大棚里,还免费提供给周边村民,提升周边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据了解,2023年淄博创建了11处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示范基地,促进畜牧业粪便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也解决了地力提升难题,让生态种植模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
念好“减”字诀,降本增效
3月11日上午,桓台县种粮大户胡治勇捧起自己麦地里的一把泥土,向记者展示:“土壤墒情很好,今年我的1300多亩小麦丰收在望。”
“我的小麦用的是测土配方肥,是专门为桓台县土壤配制的化肥,营养成分中氮占20%、磷占23%、钾占5%,每亩施肥40公斤。”胡治勇介绍自己的增收密码:“以前施通用复合肥,氮、磷、钾各占15%或者17%,每亩施肥50公斤。现在施测土配方肥,化肥量减少了,成本降低了,农作物产量提升了。”他说,3月底4月初浇返青水时,他每亩地再施14公斤至15公斤尿素,小麦肥料就足够了。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土壤化验,根据作物需肥规律,结合田间试验示范效果,不断修正完善,使配方更科学,施肥更精准,肥料利用率稳步提高。目前全市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结构趋于合理。”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土肥专家宋淑玲告诉记者,测土配方肥“降本又增效”,淄博在化肥用量减少的前提下,实现了粮食和蔬菜瓜果产量的丰产稳产。
宋淑玲介绍,桓台县一直坚持推广应用测土配方肥,由淄博博信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下属的桓台县惠民测土配方施肥中心承担此项工作,肥料配方每年进行修订,使之更适合桓台本地土壤情况,且价格实惠,让利于农户,养分足,质量更有保证。桓台县粮食连年丰收,小麦单产连续13年全省第一,测土配方肥可谓功不可没。
据了解,全市目前共采集土壤样品6万多个,取得化验数据60多万个,掌握了全市的养分状况及演变趋势,可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小麦、玉米及蔬菜瓜果等作物的肥料配方。
“除了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技术,也是转变传统施肥方式、减少化肥用量、促进水肥资源高效利用、保障粮食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齐鲁涛介绍,2023年全市新发展水肥一体化面积4.86万亩,其中粮食2.74万亩、蔬菜0.57万亩、果树1.47万亩,其他作物0.08万亩,累计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53.51万亩。
念好“新”字诀,农机农技合力促丰收
为了保障丰收,胡治勇一直在忙碌着。这些天,他花15万元购进了两台新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进一步提高打药的效率,因为这种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比无人机喷水量大,预防小麦茎基腐病效果好;花1.3万元更新了水肥一体化系统中的沙石过滤器和碟片过滤器等设备,主要解决滴灌带的堵塞问题,提升水肥一体设备的灌溉效率。
“种肥同播、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新农机来配合实现,新农机可以实现精准和精细,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市农机服务中心农机推广科胡金良告诉记者,现在种粮大户、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购置先进农机的积极性很高。
在桓台县鑫泽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勇介绍自己手中的春管订单:“唐山镇5000亩小麦镇压作业;多个种粮大户共7000多亩除草剂喷施作业;3万亩小麦喷施杀菌剂预防茎基腐病作业……”
据介绍,该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150余台,其中镇压机20余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50余台。“今年我们合作社新增大疆T60植保无人机4台、新式福田雷沃2104拖拉机3台等300万元高端设备,其中计划新上的茎穗兼收玉米收割机,用来收玉米秸秆作饲料,每亩可让种粮户增收200元。”李勇说,该合作社计划在种植1500亩地的基础上,今年再增加流转土地数量。
“随着天气回暖,淄博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正当时。我们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农机和农技专家共同做好装备技术研究,推广满足农艺需求的高性能农业机械,推动绿色生态、智能高效、配套集成农机化技术应用,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有效融合,助力‘绿色春耕’。”市农机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计划投入春季农业生产农机具约5.9万台套,其中:拖拉机0.7万台,植保机械0.7万台套,灌溉机械4.5万台套。目前,已检修各类农机具5.3万台套,培训农机手、修理工1千余人,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春播现场,先进农机也在发挥着作用。在博山金麦穗生态农场,负责人王冰忙着准备播种10亩春白菜,他正洽谈购进新式小型植苗机,代替人工进行白菜苗的移栽工作。“这种机器能大大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让我们更轻松地完成春播任务。”王冰说。3月11日,临淄绿满坡种植专业合作社李延强正在翻耕土地,深松机、旋耕机先后作业,50亩土地一天翻耕完成,准备覆膜种春玉米。桓台的胡治勇今年也种了4亩春玉米,“我种的是‘五彩鲜糯’,每亩地毛收入可达3000多元,经济效益很可观。鲜玉米收得早,不耽误秋播,可以算是调整种植结构的新尝试。”
在这场科技助力下的“绿色春耕”中,记者看到了农业生产的未来和希望。新模式、新技术、新机械的应用,正在让淄博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科技将持续为农业生产注入活力和动力,让淄博的农业更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