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泡枸杞,可乐加党参,冰棍就绿茶……随着“千禧一代”逐渐进入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新时代养生”,并把保健食品纳入“健康备忘录”,保健品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
部分年轻消费者认为健康养生意味着需要服用保健品。张店85后小关就是一位新时代“养生达人”,她因为体质较弱,所以平时喜欢购买并食用各类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类保健品。“虽然我感觉免疫力明显改善了许多,但是我去医院体检时,还是被检查出某种免疫球蛋白缺乏。”医生告诉小关,保健品的作用主要在于对身体整体功能的调节和改善,它并不是针对某一种免疫球蛋白的补充,而是整体免疫力的改善。
尽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热衷于保健品,但是保健品的主力消费军仍是中老年群体。
淄川区的赵奶奶因为患有糖尿病,所以看到某直播平台号称能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的保健品广告时购买了该保健品。然而,赵奶奶吃了好几个月的保健品,血糖却是一点没降,于是她拿着自己吃的保健品到医院询问医生。“我就是被那个广告骗了,医生说保健品根本不能治病,而且不具有任何治疗作用!”赵奶奶反应,她身边的好多老年人都会把保健品当药品来使用。
为提高广大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之十大骗术”。淄博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科学认识保健品,谨防自己以及家人被“套路”。
免费送礼品型
行骗套路:保健品销售人员免费送礼品,如鸡蛋、大米、购物车、面、油、杯、饰品等等,引诱老人上钩。推销人员多通过发宣传单,免费发放礼品,或用保健品包装盒、票据、礼品让老年人进入圈套。
警示语:别让免费蒙藏眼,诱骗上当在后面。
假借公益欺骗型
行骗套路:一些保健品经营者会假冒某某公益活动的名义,打着公益的幌子,吸引老年人来听普及健康知识的讲座,其实是为推销产品而铺垫。
警示语:谨防假借公益之名,行谋财害命之实。
冒充专家恐吓型
行骗套路:有些保健品经营者会邀请所谓的专家、医生到推销现场,宣称此专家对某些疾病有非常专业的治疗水平,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迫切需求推销保健品。
警示语:保健品不能治病,假专家害人不浅。
瞒天过海神吹型
行骗套路:利用广告“神吹”“秘方”诱导,将普通酒、饮品等包装成治百病的“神药”,比如声称具有独特秘方、采用纯天然中草药植物配制而成、无激素,可治疗痛风、颈椎炎、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风湿、类风湿、手脚麻木等而推销“非药品”。
警示语: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
免费旅游陷阱型
行骗套路:有些保健品经营者会组织老年人免费旅游、免费吃住,以公司搞庆祝活动、回馈客户为名,实际上到了所谓的旅游地点,就关起门来进行保健品效果诱导,然后去参观保健品生产车间,其实跟销售的保健品没任何关系,让老年人认为自己看到的是“真材实料”。
警示语:天上不会掉馅饼,羊毛出在羊身上。
非法添加毒害型
行骗套路:代理商购得减肥、壮阳产品胶囊后,定制外包装,成立多个微商团队,通过微信、淘宝等方式将虚假包装后的有毒有害产品销往全国,并私刻国家行政机关公章、业务专用章、事项许可章等,伪造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证书等开展虚假宣传。
警示语:微商网店谨慎购药,减肥壮阳谨防受害。
连环施计圈套型
行骗套路:有些保健品推销人员安排老年人参加活动并上台分享。这些被安排好的老年人会说自己是本产品的会员,这个保健品效果确实好,成为会员还有各种免费待遇,其他老年人会因为这些现身说法的老年人是自己的邻居、同事、同一个小区的而轻信他们,随之购买产品。
警示语:眼见未必实,有病正规治。
量身定制诱导型
行骗套路:针对消费者的病情拿出“量身定做”的营销方案,渲染消费者病情的严重性,针对性提出“一对一”的治疗方案,进一步鼓吹“产品具有正规医疗难以企及的效果”。
警示语:定制服务是假,推销骗财是真。
亲情服务型
行骗套路:有些保健品推销人员经常家访,去老人家里提点水果、副食看望,陪老人聊天,甚至喊“爹”叫“妈”,讨得老人高兴,让他们买保健品就不是问题了。
警示语:别让亲情蒙蔽眼,关心背后是骗钱。
非法集资诱骗型
行骗套路:有些保健品经营者以购买公司原始股或者声称某公司将要上市为名,宣称现在存钱或者购买股票,可以获得高额回报,比如20%的年利息,引诱老年人去大额投资、购买,这样的投资实际上有去无回。
警示语:高额回报须警惕,偷鸡不成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