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30万字“家庭档案”记录生活变迁

摘要 从草房到土坯房再到宽敞的三居楼房、从步行到骑自行车再到高铁飞机、从家门口的公园街巷到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经开区南定镇76岁的王瑛琳老人,把半个多世纪的碎片化日常整理成一份30余万字的“家庭档案”。

微信图片_20220607155730.jpg

从草房到土坯房再到宽敞的三居楼房、从步行到骑自行车再到高铁飞机、从家门口的公园街巷到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经开区南定镇76岁的王瑛琳老人,把半个多世纪的碎片化日常整理成一份30余万字的“家庭档案”。6月9日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王瑛琳向记者深情讲述了这份有着独家记忆的“家庭档案”,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变化、一个时代的岁月变迁清晰呈现。

“2009年农历六月初六,住了30多年的老家因旧村改造拆除。我站在废墟上,眼泪止不住往下流……”20多年前老房拆迁的一幕幕,老人依旧记忆犹新。也正是这次拆迁,让老人提笔写下了《家》这篇文章。

住房变迁是王瑛琳“家庭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6年,王瑛琳出生在南定镇崔军村,一间西屋草房就是她当年的闺房。25岁时,王瑛琳嫁到了南定镇马庄村,婚房依旧是一间草房。“那个年代物资匮乏,能有个遮风挡雨的住处就行,家里谈不上陈列摆设,能有些日常生活必需的用具就算好了。”王瑛琳说,即使在那样的环境中,她和家人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

6年后的春天,一家人通过努力建起了土坯房。“宽敞明亮的大北屋,焕然一新的大门,一切都是新的。我的小女儿在这里出生,全家人在这度过了20多年的幸福生活。”

住房的不断升级,是一个家庭奋斗的缩影。从一间草房到宽敞土坯房,直至1998年,王瑛琳一家的住房再次发生大变化。“1998年住进了福利房,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住楼房。”王瑛琳说,在这里,她最小的孩子出嫁。

“如今,我住着三室两厅的房子,阳台上摆满了鲜花,我每天就在这里写作,书籍陪伴着我度过晚年的时光。”“家庭档案”中如是记载。

如果说住房变化是普通百姓家庭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重要体现,那么,旅游就是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又一风向标。

2001年,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25年的王瑛琳退休了。家人为她筹划起了退休后的生活——旅游。“我母亲去过的地方比我都多,省内省外,几乎没有她没去过的地方。除了国内游,母亲还去过好多国家。”王瑛琳的小女儿说。

翻开“家庭档案”中的《瑛琳诗存》,近郊踏青登山、游览祖国名胜古迹、走出国门等与旅游相关的文章占了极大篇幅。老人说,年轻时为了生活打拼,从未停下脚步。年龄大了,就想着外出走走。

从最初坐汽车、火车旅游到后来坐高铁、坐飞机……这些年,出游乘坐的交通工具也在发生改变。

“年轻那会儿几乎都是靠走路、骑自行车,没想到老了赶上了好生活。”老人说,出行方式不仅体现在远游时乘坐交通工具的变化,与每天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工具也在改变。“2014年4月,89路公交车换成了新能源汽车,我专门赶在第一天去搭乘,宽敞明亮的新能源车安静又稳当。”

翻阅王瑛琳的“家庭档案”,一页一页的文字中有光阴的故事,也有生活的温度,既单独成篇,又可合而为册。

“坚持记录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是想留住我们这个家族珍贵的记忆。”王瑛琳说。

这份沉甸甸的“家庭档案”,传递着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亲情,更传承着一个家族优良的家训家风。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