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终结者” 坚守抗疫“最后防线”——24小时不停转 每日收运送40吨

摘要 医疗机构、专仓、隔离点、疫苗接种点、核酸检测点等产生的医疗废物究竟去哪里了?答案是:经过医废“终结者”的专业收集、安全转运,它们得到高效处置。

医疗机构、专仓、隔离点、疫苗接种点、核酸检测点等产生的医疗废物究竟去哪里了?答案是:经过医废“终结者”的专业收集、安全转运,它们得到高效处置。

微信图片_20220320170820.jpg

52岁的汪德军是淄博首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运输部司机。他所在公司是淄博唯一一家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负责全市3869家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任务。疫情发生后,全市医废产生量直线上升,医疗废物产生量由之前的日均13.5吨增加到了40余吨。他和同事们坚守工作岗位,负责医废的收集和转运。

为了达到疫情下医疗废物“日产日清”的要求,这些天,汪德军所在的运输队伍开启了连轴转模式,人歇车不歇,司机和装卸工轮流上岗,往返于各个区县。

收集医疗废物是个危险的工作,运输司机和装卸工必须穿戴专业防护装备,才能收集医废和转运。他们克服穿着密闭防护服带来的不便,每次都要小心翼翼地将医废周转桶抬上货车,并挨个放好,清点后才返回公司。

微信图片_20220320170827.jpg

医废不等人。汪德军和同事们经常顾不上吃饭,甚至来不及上厕所,一天行驶300公里,工作14个小时是常事。

司机向飞回忆说:“有一次,已经晚上10点多,我从临淄收集完医废往回走,这一天一口饭都没吃,当时饿得头晕,金山镇有一家面馆正好开着,我跟看到救星一样冲进去吃了一大碗面条,等结账时,老板不肯收我钱,使劲推我出门,还说你们太辛苦了,我请你吃的。”向飞有些哽咽地告诉记者,“为了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再苦再累,也都非常值得!”

微信图片_20220320170831.jpg

车量运输调度员李晓斐说,疫情发生后,公司组织人员加班加点,以最快速度制定出了疫情期间可行并高效的应急运输方案。为了让运输人员准确掌握医疗废物暂存点的情况,他和同事们梳理汇总标注全市十个区县各医疗机构、隔离点、重点防控场所、核酸检测点的位置,并绘成图形,使运输人员能熟悉工作路线。为了保证运输高效运行,他们对可预见的因素进行实时动态更新,使每个区县各个点之间路线达到最优方案,有效地保障了全市医疗废物得到及时、安全高效的收集和运输。因工作量巨大,李晓斐每天忙碌到凌晨,晚上只休息三四个小时。

除了运输和调度,医废处置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处置车间上料工魏广平和他的同事们承担起整个处置过程中最为辛苦的医废上料环节,每个班组要抬放约44公斤重的医疗废物周转桶近500桶。因24小时的连轴转,上料工们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虽然辛苦,但是魏广平知道,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在焚烧处置环节,首拓环境科技紧急启动危废焚烧炉协同应急处置措施,确保“日清日结”。疫情发生后,首拓环境科技开启了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为了保证处置效率和安全生产,企业对生产车间实行封闭、戒严管理,加密消毒频次,并严格落实岗位责任,专区专管、专人负责、专项处置,目前,累计安全收集处置了400多吨医废。

连日来,企业所有员工都在加班加点。首拓危废仓库主任冯同清,主动承担疫情高风险区的医疗废物收运工作,跨岗加入了运输人员队伍。虽然他的家就在离企业三四公里的地方,但是他坚持跟一线员工集中住在生产现场,只能每天下班后通过电话、视频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牵挂与愧疚之情。

“这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这是首拓环境科技员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正是因为有了这群医疗废物“终结者”,有了他们全力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才筑起了我们牢不可摧的抗疫“铜墙铁壁”。

来源:淄博日报

作者:王奇

编辑:刘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