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淄博市周村区出现一例新冠肺炎初筛阳性病例,凌晨12点,小城已经悄悄“入睡”,市疾控中心却灯火通明,他们立即组织应急队员赶赴周村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凌晨1点,夜色已深,所有队员在中心院内集结完毕,整装待发,火速赶赴周村。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疾控“战士”们闻令而动、冲锋陷阵,在疫情的“风暴口”,逆行出征。
3月20日,抗“疫”第12天。
流调调查,行程链上的疾控“侦察兵”
自3月8日以来,抗“疫”之战打响后,社区(村)、隔离点、酒店……流调员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社区村居。他们通过打电话询问行程轨迹、到现场调查监控、确定病例密接和次密接、第一时间划定风险区域。在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调,公安、公卫、公信、大数据等部门反馈最新线索后,进一步核实病例轨迹,24小时内完成流调报告,摸清一条完整的传播链,控制疫情蔓延扩散。
在周村区疾控中心五楼流调办公大厅,“60后”“70后”“80后”“90后”……90余名来自市疾控中心及各区县疾控中心的流调人员组成临时“流调侦察兵团”,在这里大家只有一个身份——“流调员”。
他们是流调战线上的“侦察兵”,是挖出病毒藏身处所的“排雷兵”,在确诊病例和密接人员行程链上摸排核查。
对于流调员来说,有时现场查看监控,一看就是四五个小时;有时凌晨也要外出采样;有时拨打流调电话,一打就是两三个小时。白天黑夜连轴转,每天休息三个小时已成奢侈。尽管见不到日落的夕阳,但他们却每天迎着朝阳开始新一天的战斗,为了这座小城,为了小城里的每一个家庭,向阳而行。
“流调报告早一分钟,判定密切接触者和感染风险人群就能快一步,传播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市民健康安全就能多一份保障。”作为一名在传染病防控战线奋战多年的流行病学专家,该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王玲有着高度的职业敏锐性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综合协调、指挥调度、流调研判、制定方案、紧急处置......她的手机24小时随时畅通,平均每天至少接听100多个电话,凌晨三四点结束工作已是常态,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连续十几天的高强度战斗,她的嗓子早已沙哑,眼角的红血丝也已难掩,但和无数奋战在一线的疾控人一样,战“疫”没有退路,“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仗!”
复核定性,实验室里的疾控“特种兵”
市疾控中心卫生检验中心一直承担着全市所有新冠肺炎初筛阳性样本的复核工作。他们以专业技能向病毒“出手”,保证不漏掉一个病例,不漏掉一条传染链,充分发挥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一锤定音”作用。
每天凌晨,卫生检验中心实验室里依旧灯火通明,初筛阳性病例样本正在加班加点复核中。狭小的负压实验室内,检验人员化身“大白”,穿着一层又一层防护装备,不能喝水,更不能上厕所。一场复核结束,汗水早已把防护服浸湿。
检验室内所有的仪器都24小时满负荷运转,从收样到分析检测,所有的环节都必须‘零差错’”。卫生检验中心主任王勤说,“这几天大家都精神高度紧张,15人的团队24小时轮班,随时待命,确保第一时间检测、第一时间出结果、第一时间反馈前线人员,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纰漏。”疫情发生以来,卫生检验中心在岗人员吃住都在单位,24小时在岗,确保送检样本及时检测。进了实验室,防护服一穿就是十几个小时,汗流浃背、腰酸背痛;出了实验室,偶尔给家人打个电话、发个视频,问候一下,也想念家人,但依然坚守。
终末消杀,病毒圈里的疾控“尖刀兵”
“确诊病例xx家终末消杀完毕。”在战“疫”团队中,有这样一群人,疫点、疫区、隔离点等一切确诊病例家中或活动过的重点场所都有他们的身影,大家称他们为“跑进病毒圈里的疾控“尖兵连”。自3月8日起,消毒消杀组也已连轴转了11天,每天24小时随时待命,以确保收到消杀指令后第一时间抵达疫点,迅速开展终末消杀工作。
“消杀主要是物体表面消杀和空气消杀两块。”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防治领域首席专家石志恺负责为此次疫情确诊病例环境消杀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今年已经59岁即将退休的他,依然坚持到现场、到一线。“消杀工作并不是大家以为的像拿着喷雾器喷洒农药一样简单。接到消杀任务后,首先要评估消杀场所的暴露风险级别、面积、布局等,由此来确定消毒剂的种类、浓度、用量,配制消毒液,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科学有效的规划消杀路线。”
15日上午10点,到达消杀地点后,指导消毒队员穿戴好防护用品,全副武装,背起重约50斤的消杀喷剂箱直奔疫点。楼道、家门以及屋内所有物体表面、墙面等都要进行喷洒,确保不留死角。“防护装备严严实实,作业时间久了,想喘息口气,结果84消毒液、含氯制剂的味道又充斥其中……”尽管三月中旬的天气尚不炎热,但身着防护服的作业队员早已被汗水浸透。
数据汇总,不容失误的疾控“信息兵”
在前方流调员忙碌的同时,还有一群人在后方无声支援,做着信息汇总、数据统计的工作。不管白天黑夜,只要确诊病例、密接和次密接数量还在“路上”跑,他们的工作就不能停,以便及时给前方流调员、转运组提供最新信息。有时,凌晨刚结束工作回到宾馆,就收到信息有数据变动需要修改的通知,经常加班加点至凌晨三四点。
曹海霞是信息汇总组组长,3月9日凌晨三点,结束在外地工作,她连夜乘车赶至周村,来不及休整便迅速投入新的战斗。信息汇总组的七个组员全是女生,细心、耐心是她们的“武器”。“刚来的时候心里很忐忑,生怕做错了,给别人添乱。”她们中年龄最小的李柔1998年出生,去年刚刚毕业参加工作,这是她的第一场“实战”。
后勤供应,保障线上的疾控“勤务兵”
“100盒ABT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到了。”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3月16日凌晨3点30分,新一批实验用品到达市疾控中心,留守单位职工迅速集合,将用品搬至仓储室,确保检验室用品“不断供”。从储备应急消杀药品、调试器械、充实应急仓储防护用品到保障一线人员接送车辆、确保工作人员及时用餐、接听市民电话、落实在岗人员核酸检测……他们,虽不在抗“疫”一线,却同样为了打赢这场战役无声奔跑着;他们,虽工作繁杂琐碎,却依然24小时在线默默付出。
“后勤不后站,全力保一线。”在抗“疫”战场上,有前方的冲锋陷阵,就有后方的默默坚守,他们各司其职,在不同的战场,做着不同的工作,但却是心怀同样的使命和担当。自疫情发生以来,除外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单位全体职工24小时在岗,全天候待命,以确保能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给一线人员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全力以赴做好打赢战”疫“的坚强后盾。
路还是那条路,但你我都在经历着,“你出不去的门,是他们回不去的家。”久闭的家门,终将被春风叩响;突如其来的“倒春寒”,终将被春日的暖阳驱散。疫情虽至,却挡不住如约而至的春日胜景,待花都开好时,我的家乡,我们爱的这座城市,所有的美好都将如约而至。
来源:淄博日报
作者:柴晓 胥孜婕 张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