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春晚不得不说的故事

摘要 2022年1月21日,央视春晚第一次整场联排,两点开始,一点半,中央电视台西北门的门口,围了一堆记者,摄影机、相机、手机,对着每一辆停下来的车,每个进去的人。

微信截图_20220203093556.png

那天,北京下了一夜雪。

雪是从下午开始落的,2022年1月21日,央视春晚第一次整场联排,两点开始,一点半,中央电视台西北门的门口,围了一堆记者,摄影机、相机、手机,对着每一辆停下来的车,每个进去的人。

郭冬临老师穿着一件绿大衣,戴着口罩和帽子,进去的时候,一些年轻记者没能认出,还在后面嘀咕着,这位大个子是谁?

进台之后,先去“大审看”候场。那个地方像一个剧院,舞台上一排空空的座椅,演员坐在台下,等着去化妆、带麦。我扫视一圈,很多人看着面熟,但我认识的并不多,有张国立、解晓东、刘涛、贾冰,包贝儿,他们或安静地等待,或紧张地对词。中间只有一阵喧闹,突然来了一群人,是开心麻花团队:沈腾、马丽、艾伦、常远,刚从台上下来,换上衣服,匆匆离开了。

第一次到这里,还是六年前,同样的地方,当时有特别多熟悉的面孔,比如冯巩、蔡明、潘长江,如今……

那是我第一次写小品。2015年末,收到郭冬临老师的电话,他大概说了一个故事,然后我就写了《是谁呢》,发给他。经过数次审查,虽然有波折,也修改了无数次,但最终还是在2016年春晚亮相,由郭冬临、刘亚津、关晓彤、马天宇表演,直播那天晚上,我也在后台,提着抽屉敲门。

对我来说,有这么一次春晚体验就够了。谁知第二年,央视给郭冬临设定了一个任务,要融合诸多演员一起,排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小品”。我听起来也有了创作兴趣,就写了一版剧本,那一版郭老师很满意,汇报剧本的时候我也在现场,那天正好是郭老师五十岁生日,很多人听了本子,都说是春晚的新突破,但是,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在春晚的舞台上呈现出来,实在有点遗憾。

2018年春晚,也是我和王承友老师写的一个小品,前面审查很顺利,最后关头要求临时换本子,郭老师找来刘涛,匆忙排练了几遍参加彩排,没能通过。

那两年,我给郭老师大概写过十几个本子,上过各大卫视的春晚,上过央视公安部晚会、教师节晚会等等,但提起央视春晚,我就头皮发麻。2018年他和王老师来济南找我,在九如山的不二木居,我说我实在写不了这个了,再也不写了。

说话的时候我喝了酒,但心里真的就是这么想的。我心目中好的小品,应该塑造出生动的人物,讲好有趣的故事,现在似乎都不需要了。

所以,我以为2019年春晚《爱的代驾》,是我最后一次小品创作。那一年挺难,尤其是创业者,我想写一个他们的故事,大年三十,来点心灵上的抚慰吧。

接下来的两年,我没有再写过小品,直到今年,到了农历腊月,郭老师突然拉了一个群,再次为春晚奋战。

那一天,我正在宣城,一家叫“徽碗”的酒店,本来回到济南就休息几天,没想到,又要接着去北京了。

今年的北京和往年不同,一是再次出现的本土疫情,二是即将开幕的冬奥会,时时刻刻都有一种紧张感,进一次央视大楼,就要做一次核酸检测,在餐厅吃饭,每一个餐位都隔了有机玻璃板,取餐必须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一切如履薄冰。

21日的联排,小品的现场效果很好。之前设定的包袱全响了,有的不是包袱的地方也响。因为这个小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不是为了搞笑而搞笑,更不是为了煽情而煽情,几位老师的表演都非常纯熟。我订好了次日回济南的高铁票,演完回去,就开始庆功了。

这次来北京,就背了个小包,原本计划三两天回去,没想到拖了十天。用郭老师的话,你作为一名编剧,不光没有电脑,连支笔都没带,懒散成什么样了?于是,我一怒之下,让朋友从老家发来了烧牛肉、羊肉垛子、孙家驴肉、花生米,都分小包抽真空,方便每顿吃。我带的魏道杨湖没两天就喝完了,郭冬临和邵峰老师又分别给我带了酒,按他们的想法,必须要呆到年三十。

电脑,也买了一台,快递次日到货。 

21号雪夜,联排结束,我喝光了最后的酒,吃完了最后的肉,正在大家心情愉悦的时候,接到电话,要郭冬临和邵峰老师带编剧到台里一趟。

在路上,我们反复想,到底是什么事,压缩时长?还是要换演员?但万万没有想到,是一个大改动。

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改动。因为,下一场联排,就是23号。

所有人都在酒店等着,没有走,然后商量到凌晨12点。

我说,你们都回去吧,我自己整个通宵,先把本子拉出来,你们明天边对边改边排练。

我很久没有通宵写作了,那天我写了个通宵,凌晨五点多,把本子发过去,然后收拾行李,直奔北京南站。

结果对我来说,不重要,我已尽力。 从酒店出来的时候,雪下得很紧,地上厚厚一层。

这一天,他们边排练,边修改,马不停蹄,23号的第二次联排,演出大获成功。郭老师很激动地打电话给我,说,成了。

当然,随即而来的,还有一大堆修改意见,在每天的修改中,小品又参加了25号、27号、29号的联排。

每一次联排,都极其辛苦,再加上北京的疫情,一次次做核酸,一次次排练、合成、演出……

于是,这个节目才在虎年春晚和大家见面。

小品《休息区的故事》,依然是小人物的生活,希望能给大家在喧闹之中带来一点别样的幽默和感动。即便如今的春晚只是除夕夜的背景声,也但愿我们的声音能够真实温暖。

在目前的春晚小品演员里,郭冬临老师可以说是最“资深”了,从1993年第一次登春晚舞台开始,到今天,春晚已经办了三十场,那么多熟悉的面孔都离开了这个舞台,他还留了下来,就这一点,也特别值得期待。

还有济南人邵峰老师,这是我们在春晚上的第二次合作,每次,他总有惊喜。

还有八十二岁高龄的资深编剧王承友老师,从《有事你说话》开始,到现在,他的每一次坚持都让我感动。

这是我在春晚的第三次,给大家拜个年,春晚,感谢您观看。

魏新:作家,全国青联常委,山东省青联副主席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