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瑞健,淄博市技师学院14级机械设备维修专业学生。在各科任课老师的眼中,他是一个勤奋知学,有悟性,动手能力强的好学生。入学不久,于瑞健就代表学院两次参加技能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2016年于瑞健参加淄博市第七届职业技工院校技能大赛钳工项目(中职学生组)比赛,这位年仅16岁的零经验小将凭借自己的实力取得了第二名,2017年于瑞健再次参赛,一举获得淄博市第八届职业技工院校技能大赛钳工项目(高职学生组)第一名。两次参赛,一次夺冠,但是这位两经“沙场”的冠军却在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面前怵了头,因为机械设备维修专业的他对于工业机械装调项目一无所知,工业装调项目所涉及大部分内容他从未接触过,参赛意味着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工业机械装调项目是一项实打实考验选手综合能力的项目,不同于世赛其他比赛项目,工业机械装调项目要求参赛选手同时掌握机械加工、焊接加工、电气安装、机械装调四个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参赛选手需要现场根据工作图纸对零件进行深度加工,焊接组装,机械装配,精度测量调整,电路安装,试车调试,最终制作出能够成功运行的设备成品。这就要求参赛选手既可以做焊接组装、机械装配的体力活,又能够做精密零件、精密测量的“绣花活”,还要有分析解决工艺问题的灵活性,参赛选手必须是“能文能武”的全能技能人。
“车铣、电焊、钣金、电气这些我都从来没有接触过,要从理论开始一点点学,还有四个月的时间就要比赛了,压力真的特别大,但是我又想挑战一下。”于瑞健说。从专项的钳工项目转向到综合性的工业机械装调项目,加之此次是山东省第一次举办该项目的选拔赛,没有经验可供借鉴,从带赛老师到备赛选手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度极大。“一点点学,先学电焊,再练车铣,我们还跑到电气工程系练了一段时间。”于瑞健笑着告诉我们,直到赛前一个月,他才能完成工业机械装调项目的整个环节。短短四个月,于瑞健参加了车床、铣床,电焊、电气、机械装配、精度测量和设备调试的训练,没有理论基础,也没有实操的功底,找不到任何捷径,只能每天刻苦训练,白天请教老师,晚上上网搜索资料,就这样边摸索边训练,于瑞健最终通过学院选拔取得了参赛资格。于瑞健说:“能代表学院参加比赛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但也意味着接下来的任务更重,更辛苦,但是我已经做好准备了。”
2018年3月,全省各市选手云集一起,角逐出赛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天的比赛,于瑞健提前15分钟制作完成,率先试车成功。比赛结束了,他得到了省赛第一名的好成绩,高兴之余,压力随之而来,全国比赛训练开始了。没有节假日,别人休息、游玩,他连想的机会也没有。教练下达指示,强化训练,时间延长,早上六点半开始到晚上九点半。国家级比赛赛时更加短暂,新的工艺要求、精度要求更高。加工工件数量多,结构复杂,为保证全部完成制作,时间最为关键,每一个工步、工序的时间控制,误差必须控制在几秒以内,为提前几秒钟的时间,操作的速度要快、稳、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成功晋级国家集训队以后,专家组安排了更加细致的训练方案,对每个选手的技能进行了“查漏补缺”。并且每天训练的课题做完后,都要经过严格评判,在这个阶段,专家组和教练组的辛苦付出,换来了于瑞健技能的稳步提升。2019年3月19-21日,全国集中阶段性考核在广州拉开战幕,这是迈向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最关键的一步,在比赛的第一天和第二天,于瑞健以平稳的心态完成了比赛,但是第三天进行弯管项目的考核时,由于有一个尺寸反复核对不上,一时间有点紧张,看了一下时间,只剩下40分钟了,关键时刻,绝对不能慌,不能乱。反复查找原因,最终发现超差原因,于瑞健的出色发挥,把广东选手超越成为世赛备赛选手。
每一刻,每个人,于瑞健都历历在目,集训时队友间的友情,自己永生都不会忘。同时,也正是因为有选手、教练和专家们的辛苦付出与陪伴,才让自己走到今天,这一切来之不易,于瑞健时刻都在提醒自己,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勤学苦练,为国争光,争取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展现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