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藩(1924年12月29日—2017年2月1日),出生于山西汾阳。土木建筑结构工程学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赵国藩院士长期从事结构可靠性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为制定中国水利水电、港工、建筑、桥梁等专业的工程结构规范,解决四川二滩拱坝、贵州东风拱坝、贵州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等国家“七五”“八五”“九五”重大工程项目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求学交大,受益终身
赵国藩13岁小学毕业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父亲从军,家乡沦陷。1938年春,他随母亲跋山涉水,辗转逃难,在西安市郊区的农村读完中学。1945年夏,由在四川全济煤矿做技术员的舅舅资助路费,来到重庆。一个月间先后考取了5所大学,最后选择了临时迁到重庆的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开始了大学生活。
入学不久,抗日战争胜利了。1946年春,交大迁回上海。大学生活期间虽然条件艰苦,但赵国藩照样刻苦学习。当时交大好多著名教授为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授课。著名的力学专家徐芝纶教授讲授“应用力学”“材料力学”“水力学”“结构学”一系列土木系主干课程,并亲自指导赵国藩将“结构学”听课心得写成论文,帮他逐字逐句修改,推荐刊登在当时的油印刊物《交大土木》上,这也是赵国藩学习写作的第一篇文章,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回忆起徐芝纶教授,赵国藩说:“他学识渊博,教学深入浅出,如一溪清水,透彻见底。听他讲课时,往往不知不觉下课铃就响了,真是‘终身受益’。”或许受此影响,赵国藩在此后数十年教学工作上,始终告诫自己“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
1949年,赵国藩于上海交大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毕业,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学习。1949年9月他到齐齐哈尔铁路局工作,不久调入兰州大学水利系任助教。
醉心学术,献身科学
1950年8月赵国藩调入大连工学院任助教,边工作边学习,曾聆听著名力学专家钱令希教授、桥梁专家陆文发教授开设的弹性力学、桥梁工程等课程,突击学习了俄文,翻译了当时教学急需的苏联教材和参考书,同时学习了苏联学派的专业知识。
抗美援朝时,赵国藩被借调到吉林省公主岭810国防修建委员会任工程师,获吉林省一等模范干部奖章。
1952年,赵国藩担任大连工学院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的讲课任务。1954年后历任讲师、教授(越级晋升)、结构工程博士生导师,并作为访问教授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短期工作。
1984年后,他陆续被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郑州大学、长安大学等30所院校聘为兼职教授、顾问或名誉教授。
赵国藩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国内系统介绍了极限状态设计理论,60年代在国内首次提出用一次二阶矩法计算安全系数。他在出版的专著《工程结构可靠度》一书中提出可靠度实用计算法及荷载、抗力统计模式,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发行1万多册,被其他学术刊物引用上百次,为我国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编制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90年代,赵国藩专题组进一步提出了考虑变量相关性的广义随机空间内的可靠度分析法和精度较高的二次二阶矩法、四阶矩法、体系可靠度分析法以及模糊数学分析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等研究成果。
成果卓著,桃李芬芳
赵国藩长期在工程技术第一线从事结构可靠性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
二滩水电站
为解决国家能源建设的重点工程二滩水电站的关键技术,国家提出“七五”重大科技攻关专题“水电工程筑坝技术——高拱坝体型优化及结构设计的研究”和“八五”攻关专题“高拱坝建设关键技术——高强度大体积混土材料特性研究”。七五”和“八五”攻关专题分别获能源部1991年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电力部1996年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其汇总研究成果“混凝土静、动力学特性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从工程中来,为工程服务,赵国藩在国家重大土木、水利水电、港口建设等投入大量资金的工程项目中,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问题的攻关研究,得到了众多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科技工作者的认同和赞誉,并培养了一批工程领域杰出人才。
60年来,赵国藩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带领大连理工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成为我国首批硕士点,并于1984年创建博士点。他先后培养指导博士生72人,硕士生87人,博士后9人,访问学者3人。毕业研究生中有2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奖,1人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8人为博士生导师,1人获中青年突出贡献奖学金,1人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