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淄博:以创新“一子落”带动发展“满盘活”

摘要 12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淄博市“‘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2场,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于秀栋发布“十三五”时期淄博市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微信图片_20201225091024.jpg

12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淄博市“‘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2场,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于秀栋发布“十三五”时期淄博市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微信图片_20201225091034.jpg

于秀栋表示,“十三五”以来,全市科技系统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引领,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坚持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坚持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效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近两年,淄博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保持全省第三位。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厚积成势、协同高效,以创新“一子落”,带动发展“满盘活”,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社会进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新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五年来,我们聚焦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全社会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先后出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市内外校城融合、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政策文件,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快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效配置,全社会创新投入持续增长、创新活动更富效率、创新意识得到提升。2018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总额达到133.6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63%,比2015年分别增长了51.56%、0.49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省第4位,占比由全省第10位跃居第2位。预计2019年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到2.91%,居全省第1位。

五年来,我们聚焦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以来,共对上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资金超过9亿元;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7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高性能燃料电池全氟质子膜、超大型水环真空泵及其成套设备、全产业链智能协作机器人、聚醚酮酮产业化关键技术等一批带有“淄博”标签的重大创新成果在国家、省崭露头角,有力地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9年,全市技术合同登记额达到106.6亿元,居全省第4位,较2015年增长335.81%。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42.84%,比“十二五”末提高了11.36个百分点。

五年来,我们聚焦园区平台载体建设,科技创新资源不断丰富。淄博高新区纳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山东淄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公示,淄博国家级科技创新称号逐步叫响。创建了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1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7家,实现全市涉农区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全覆盖。拥有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及国家火炬生物医药、先进陶瓷、泵类、功能玻璃、聚氨酯5个特色产业基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态势显现。建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401家,其中国家级19家;建有院士工作站52家,引进院士50人。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淄博中心成立,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淄博分院)启动建设,不断吸引中科院、山东产研院创新资源在淄博布局。

五年来,我们聚焦科技型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量质齐升。进一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不断完善科研及财务管理,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发展的格局,不断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2015年的251家增加到2019年的512家,增长103.98%。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将突破700家,年均增长超过35%。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00家,比上年度增长68.22%,为进一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哪吒企业、准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注入源头活水。

五年来,我们聚焦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建设,双创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全市拥有各类科技创业孵化载体50家,其中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众创空间25家。各类孵化载体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在孵团队和企业1500余个,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500余家,拥有发明专利500余件,吸纳就业超过1.5万人。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药等五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为链条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加及时、有效和优惠的公共基础服务。

五年来,我们聚焦开放共享合作交流,科技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一是“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为淄博构筑起了成果转化、招才引智、学术交流的强大载体。在此基础上,今年又以“新材料、新平台、新动能”为主题,组织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市外110家独立参展商(含平台机构)、市内107家企业参展,实现了专家与企业对接、技术与产业对接、产品与市场对接。二是校城融合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200余家企业与市内外高校院所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从驻淄高校选派240余名教授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山东理工大学科技园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团队在淄建设便携式移动源污染排放测试研究院和项目转化基地。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广州能源研究所、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与淄博联合共建淄博高端合成润滑材料创新中心、淄博能源研究院、山东大学淄博先进制造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五年来,我们聚焦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并行,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通过下好人才“先手棋”,发挥好政策激励“助推器”作用,为淄博产业技术创新和服务民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截至目前,2人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人选”、10人入选“万人计划”,1人入选泰山学者(科研院所领域),34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0名专家(团队)入选“外专双百计划”。组织实施淄博英才计划、淄博杰出精英等市级人才工程,评选出117名淄博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13名淄博杰出精英人才。结合企业技术需求及人才专业特长,推动企才对接,有38位企业科技特派员获省级备案,数量居全省首位。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特别提到,“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在党中央编制五年规划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科技创新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十四五”时期发展需求,我们将更加坚定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聚集“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的融合发展,进一步体现科技担当,彰显科技价值,为淄博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