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集团“氟硅膜氢”齐发力 抢占产业制高点

摘要 “风口”在哪,企业就站在哪。这个电池膜是燃料电池核心中的核心,在东岳集团的字典里被称为“核心”的膜不止一个。

注氢5分钟,续航400余公里……11月4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氢能源车再次吸引了大众的视野,而新能源车的“电池”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

“氢气是怎样产生电能的?看我手中的这张膜,氢气和氧气各在膜的两面,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电能。”1月18日,东岳集团15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线正式投产。“一张膜”,让氢能源电池核心部件不惧“卡脖子”。

望着薄如蝉翼的燃料电池膜,董事长张建宏情绪高涨地说,这张看起来非常普通的膜,有着十分强大的功能,被誉为燃料电池中的“芯片”。它是东岳集团历经十几年研发的高性能燃料电池质子膜,取得为全球量产氢能汽车配套氢燃料电池膜的通行证,而这张“通行证”,全球只有东岳和美国的一家公司获得,经专业测试的质子膜寿命突破6000小时,本次燃料电池膜的量产,标志着我国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首次实现国产化。淄博将以东岳氢燃料电池膜为核心,链接氢能源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全力打造氢能产业高地。

“风口”在哪,企业就站在哪。这个电池膜是燃料电池核心中的核心,在东岳集团的字典里被称为“核心”的膜不止一个。氯碱离子膜作为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未来能源利用的世界性难题,东岳集团经过8年研发,于2009年9月22日攻克了氯碱离子膜技术,解决了中国氯碱工业的产业安全。然而没过多久,国外就推出了新一代离子膜。“一瓢冷水浇下来,让我们清醒了!一定要追赶,一定要突破。早在2004年,研发团队就发现氯碱膜和燃料电池膜,前面的基础原料是相似的,我们马上成立课题组。”张建宏说,在攻关氯碱离子膜的同时,布局了氢燃料电池膜研发,历时16年,终于攻克了这一世界级重大难题,成为全球满足量产车性能、寿命需求的两家公司之一。着力打造的“氢能芯片”质子膜产业链,推动了山东省氢能产业的快速、稳健发展。目前东岳集团已经与奔驰、福特、上汽、现代、巴拉德等全球5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新一代国产氯碱膜跻身世界先进水平,销量同比翻了一番,5G专供料成为华为等5G企业直接或间接重要供应商,氟硅材料全面走向高端……东岳集团坚持自主创新全力打造以“氟、硅、膜、氢”为核心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近1000个品种的四大产业板块。东岳是全球最大的绿色环保制冷剂研发生产基地之一,是全球最大的PTFE生产基地。张建宏表示,“十四五”期间,园区在布局上将会呈现一种规模化、常态化、循环化、国际化的格局,抓住国家新基建对于“氟、硅、膜、氢”新材料需求的宝贵机遇,实现本土配套、高端替代、目标倒逼、后来居上的目标,引领国家在“氟、硅、膜、氢”领域新材料替代的步伐。

勇立潮头,踏歌前行。新赛道、大平台、新经济……张建宏说,东岳集团未来着力打造两大发展平台:东岳“621”研发平台和“项目+资本+团队”合伙人发展平台。通过平台链接要素资源,助推企业奋力实现“双千亿”目标。“十四五”期间,东岳集团围绕“氟、硅、膜、氢”领域的“稀缺”、“跨界”和“迭代”,集中攻关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完成1000项发明专利,研发推出300种以上新产品。对标世界先进企业,实施标准引领工程,提供差异化、个性化“专供料”服务,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的需求;紧盯市场,为客户提供“私人定制服务”。投资培育一批高精尖项目产品,逐步释放16只“小老虎”,助力东岳迈向更高的山峰,驶向更广阔的蓝海。

展望未来,东岳人实力和潜力并具。东岳集团致力做“氟、硅、膜、氢”自立自强的“中国样板”,比肩世界尖端,勇攀国际一流,实现“十四五”期间再造一个新东岳目标。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