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黄金周是检验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的第一个超长假期,旅游、探亲等多种客流叠加,山东省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多措并举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据了解,全省道路客运、城市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出租汽车和水路客运等领域,严格落实交通运输工具、场站和服务区通风消毒、人员测温等措施,对车辆船舶内部、乘客接触的设施设备、乘客和工作人员接触空间、行李舱等区域,每日至少彻底消杀一次,候车室、餐厅、商店等公共区域、客运车辆、船舶等至少每4小时通风一次,乘客口罩佩戴率、体温测量率,站务司乘人员口罩佩戴率、体温测量率均要达到100%。
铁路和机场的室内场所,根据人员密度采取不同频次的防控消杀措施,加强对卫生间、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用设施和高频接触部位清洁消毒,保持良好通风,必要时进行人群控流。铁路车辆和航空工具每天清洁消毒。
努力提高服务质量,高速公路服务区全力保障餐饮、停车、如厕、加油、汽车充电等各项服务,并优化“健康码”查验通道设置,减少等候查验时间。进一步改进车船候乘环境,完善省道路联网售票平台服务功能,优化退票、改签等便民措施。增设服务台和流动岗,方便旅客咨询。
假日期间,我省交通运输部门密切监测运输市场动态,实时调整班次密度,及时增开车(船)数量,确保不发生旅客大面积滞留。有效衔接火车、飞机、公交、出租、道路客运、轨道交通等各种运输方式,科学组织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接驳联运,畅通公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如今,“无预约不出游”已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新风尚。为满足游客错峰旅行需求,有效应对假期客流高峰,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门票预约平台,实现一站式山东景区门票分时预约服务。
目前,该平台已成功对接全省12家5A级景区和100余家4A级景区,游客可通过好客山东网、好客山东小程序“门票预约”专栏,了解景区开闭园情况、分时预约情况、客流舒适度、余票量、承载量、景区提示、门票价格等信息,合理选择出游时间和游览景点。
同时,我省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广大游客恪守公德,讲究礼仪,文明游览。引导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加强对文明旅游的引导和管理,引导旅行社等企业加大培训力度,确保旅游从业者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提倡健康文明用餐,推行分流、分桌、公筷公勺“双筷制”,坚决杜绝在文旅消费活动中的餐饮浪费现象。
专家访谈
中医专家支招防秋冬季高发疾病
秋冬季是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面对可能存在的流感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的流行风险,个人应该怎样预防?对此,记者采访了山东省中医院相关专家,给出提示和建议。
山东省中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国家重症巡查组成员孔立表示,预防秋冬季流感,首先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个人应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提高对病毒的抵抗力以及自身的调节适应能力;其次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通过合理选择外出时间、添加衣物等避开风燥、风寒、风湿等对身体造成的影响。此外,保持平静的心态对预防疾病颇有益处。
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肺喜润不爱燥,肺主皮毛,开窍于鼻,故外感燥邪多从皮肤、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开始。所以秋天要注意水分的供给。”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主任张伟说,主动饮水对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很重要。最好每天喝6-8杯水,其中,晨起一杯水最为重要,可以很好地缓解呼吸道脱水情况。清晨饮水以白开水为好,也可以加少量蜂蜜。
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燥胜则干,故应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选择滋阴润燥、滋补润肺、清热降火的膳食。如山药,气阴双补、肺胃同调;蜂蜜,调理肠胃、养气润肺;银耳,润肺生津、益气安神;大枣,滋阴润燥、益气补血。
在饮食方面,张伟建议要注意“少辛增酸”。“在秋天一定要少吃葱、姜、蒜等辛辣食物,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从而达到养肺同时养肝的目的。”张伟说。
老年人在天冷时容易感冒,若不加重视,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很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发生重症肺炎。“建议根据个体情况,每天进行数次腹式呼吸锻炼。可做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等。另外,如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加重、痰量增多或成黄痰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张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