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项目全景
7月3日,北京市怀柔区科学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完成竣工验收备案,标志着项目4.8万平方米的土建工程竣工。这也是怀柔科学城正在建设的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中首个完成竣工的项目。下一步,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将全面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2022年投入使用。
在位于怀柔科学城起步区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一栋栋实验楼宇已拔地而起。从外观看,这些楼和普通写字楼没有区别,但走进楼内大不一样,每间屋子像厂房一样空旷。未来,这里将营造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超快光场等极端实验条件。在这些极端条件下开展实验,或将在新型高温超导体、量子计算、非常规超导机理等领域诞生世界顶尖的研究成果。
“所谓极端条件,指的是在实验室中人为创造出来的特别低的温度、特别强的磁场、特别高的压力等。通过创造极端条件,可以发现和揭示许多在通常条件下观察不到的奇异物质特性,探索新的规律,开辟新的应用,有力推动科技的进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于渌介绍。目前,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对于极端条件实验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展开了激烈竞争,许多全球知名研究机构都拥有先进的极端条件实验设施。但将这些实验设备综合到一起,怀柔科学城在全球还是头一个。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是世界首个集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光场等综合极端条件为一体的用户装置。项目位于北房镇西宰路南侧,北侧紧邻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2017年9月开工,建设周期五年。园区内由15栋单体建筑组成,其中9栋是实验楼,包括物性表征楼、扫描电镜显微镜楼、量子调控楼、超快光场楼等,以及配套的低温液氮楼、电站、在楼与楼之间联通的氦气管道等。9栋实验楼各有一位顶级科学家任楼长,他们领衔的科研团队作为最终使用方,全程参与土建施工。建设过程中很多标准、工艺以及设施等,都是这些科研团队自己研发的。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领跑建设进度,成为怀柔科学城五大科学装置中首个竣工验收项目。目前,其他大科学装置项目也在顺利推进。其中,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土建部分正进行室内装修及小市政施工,同步开展科研设备采购、安装工作;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近期开始钢结构施工,首根横跨梁吊装成功: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进行基础施工。(记者 赵语涵 于丽爽 通讯员 刘玉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