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凌晨2点,在济南最大的网红夜市环联夜市,大部分顾客散场后,保洁员老杨迎来了一天最忙碌的时刻。“我们下午六点上班,一般要忙到凌晨一两点下班。”老杨说,他负责清扫一条300米长的小路,路两边是小吃摊位,路上每隔一米左右就有一个垃圾桶。每天晚上,他们负责把个别顾客扔在垃圾桶外的垃圾及时进行清理。
隔1米1个垃圾桶,10吨垃圾当晚清零
“卫生是夜市的重中之重,我们每天安排260个垃圾桶‘在岗’,还有130个备用,一旦有装满的立即拉到旁边的临时中转站,再用空的替换上。”环联夜市运营部负责人谢伟说,该夜市目前共有1100多家摊位,平均每天产生200多桶垃圾,多的时候接近300桶,按照每桶100斤计算,那么每天的垃圾总量就在10吨以上。
最近一个月,环联夜市的客流最高峰出现在6月6日,当天进场客流突破7万人次。
谢伟说,他们招聘了30多位保洁人员,划片责任到人,保洁实时巡逻,以保持夜市内各条道路干净。
同时,夜市管理者将摊位的卫生作为进入夜市经营的一个门槛,纳入对摊主的考核,要求每位摊主“各扫门前雪”。“夜市工作人员每天到摊位前检查,小吃摊上是否有隔夜菜、操作板面上是否有灰尘,一旦发现他们片区内地上存在脏乱差现象,立即采取警告、罚款、停业整顿等处罚措施。”谢伟说,每天营业结束后,各摊主都要将摊位附近打扫干净,最后再由保洁员统一收拾,进行清刷、消毒。
6月10日凌晨四点,环联夜市上的摊主们正陆续离开,10余吨垃圾被迅速运到八涧堡垃圾中转站后,老杨和同事王春英便开始清刷市场,进行最后的清理工作。“我们打扫干净,给新一波来夜市消费的顾客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王春英说。
自从引进物业来管理,夜市变身城市网红IP
与环联夜市一样火爆,在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有一条名叫“黄桑淄味”的夜市最近也成了当地网红。每当夜幕降临,夫妻寿司、芙蓉蛋卷等网红店前,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
洁净的路面、整齐的餐车、“大话西游”墙绘……你很难想象,在管理升级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自发形成、缺乏管理的临时市场,存在无证经营、占道经营、流动经营、噪音扰民、安全隐患等“痛点”,这条美食街曾一度成为当地“脏乱差”的典型。
这种变化得益于淄博市张店区公园街道办引进物业公司管理、由专人办专事的有益探索。该街道办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翟昊说,当地竞标引进了一家物业公司,通过量化经营统一、美化统一、安全管理统一,来促进夜市的专业化发展。夜市形成规模以后,带动了周边的王府井广场、尚美第三城广场等附近商圈的客流。
“黄桑淄味”夜市的经营者、淄博嘉鑫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石良介绍,夜市上所有的餐车都由公司统一配置,包括牌匾、餐具、灭火器等都是标配,餐车实行实名制,禁止买卖、转让。在每个餐车旁边,都定点放置了垃圾桶,保洁人员及时打扫,保证垃圾不落地。
在青岛市北区浮山后夜市、西海岸新区长江路夜市,同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梭于顾客与小摊贩之间,全程为夜市的安全和卫生保驾护航。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每个夜市都有保洁员在岗,但在济南环联夜市、日照东港区大润发附近临时摊位,依然有许多顾客将烧烤竹签、包装纸等扔在地上的情况,这些被随手乱扔的垃圾经常让像老杨一样的保洁员整晚忙个不停。
“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多地出新规“扮靓”夜市烟火气
夜市火爆的背后,环境卫生管理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给夜市“松绑”的同时,如何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考验着每个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记者注意到,在济南市发布的《关于推动济南夜间经济提质升级 打造“夜泉城”2.0版的若干措施》中,要求夜市根据营业时间和人流量,配备保洁人员,选取适当位置投放垃圾收集容器,合理规划餐饮集中区域和厨余垃圾收集区。营业结束后,统筹安排收运车辆和收运线路,确保桶撤地净、摊走地洁。各夜间经济聚集区及夜市经营主体要指导督促各商户在每个餐桌上放置文明就餐提示牌,餐桌下面要配备套袋垃圾桶,实行垃圾分类管理,收摊后做好摊点周边的环境卫生清理工作,做到垃圾入篓并及时收集清运。对不服从管理或违反规定的业户,视情节取消摆摊资格。
同样,在青岛市下发的《关于尽快恢复“早夜市”的通知》中,保持环境卫生也被列为相关政府部门搞好夜市服务提升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今,久违的烟火气在多地升腾,过去的“脏乱差”得到了有效治理。就像媒体人白岩松说的那样,政府只有敢于给自己添麻烦,才能给很多受疫情冲击的商家添利润,还能给消费者添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