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儿童遭性侵 家长、学校、社会均不能缺位

摘要 一、每周教育热点TOP10排行本周教育舆情热点集中于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性侵女童等方面,总体舆情态势较为平稳,“新城控股董事长猥亵女童”引发高度关注。此外,与教师相关的信息亦引发一定的关注。6月28日至7月4...

一、每周教育热点TOP10排行

本周教育舆情热点集中于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性侵女童等方面,总体舆情态势较为平稳,“新城控股董事长猥亵女童”引发高度关注。此外,与教师相关的信息亦引发一定的关注。

6月28日至7月4日,教育热点TOP10如下:

1.png

(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监测周期:6月28日至7月4日)

二、热点事件解读

舆情传播态势:上海本地媒体首发引爆舆论,主流媒体官微转发助推舆情升温

7月3日上市公司新城控股董事长猥亵女童一事引爆舆论。据上海媒体发布消息称,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某涉嫌猥亵9岁女童,于7月1日在上海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被@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新闻网、@每日经济新闻等主流媒体官微转发,舆情开始升温。随后,@警民直通车_普陀 发布通报确认事件属实,@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官微及客户端纷纷发表评论文章,舆情达到顶峰。

2.png

3.png

(监测周期:2019年6月28日至7月4日,单位:篇)

央媒发声猥亵女童案,法治时代无人可享法外特权

舆论普遍提到法治时代,谁都不可能“收买”法律,法外没有特权,犯罪之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真相不会缺位。@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发表评论表示,嫌犯虽已被刑拘,仍有太多问号需拉直。究竟是猥亵还是强奸?“输送”幼女是否存在病态利益链?嫌犯有无性侵女童前科?需要真相。守卫儿童权益安全,决不允许任何人享有法外特权!

4.png

“新城控股董事长猥亵女童案”热点词云图

猥亵女童伤天害理,需打破沉默予以严惩

舆论称猥亵女童的行为令人发指,不仅违背伦理,背离公序良俗,更是视法律为无物,让公众无法忍受。央视新闻客户端、光明日报客户端等发表评论称,必须依法严惩,否则无以慰藉受害者,也难以起到以儆效尤的震慑之效。@侠客岛(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账号)发声称,面对儿童性侵,沉默就是纵容。@女性之声(中国妇女报官微)发文称,法律底线不容践踏,祖国花朵不容摧残,对于性侵儿童、猥亵儿童的犯罪分子,一旦查实,必须依法从严从重惩处。

真相需深挖,应以此为契机彻查到底

根据此前“两高”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分析,此类案件存在重犯率高等特征,很多问题细思恐极,有媒体呼吁应以此案为契机进行彻查。红星新闻、《钱江晚报》等评论认为,究竟只是偶发个案,还是冰山只露出一角?当地警方还当以此案为契机,顺藤摸瓜,把作恶者统统挖出来。半岛网评论认为,此案帮凶女童母亲的“朋友”——周某某和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并非初犯,这背后可能存在一条隐秘的性侵儿童链条,警方应广泛征集线索,看是否还有其他儿童受害。

网民质疑案件定性并呼吁严查、严惩涉案人

57%的网民关注官方通报进展,呼吁严查、严惩涉案人,认为该事并非首次,猜测涉案人是有组织犯罪;36%网民追问案件定性,质疑官方“猥亵”“轻伤”等说法;7%的网民希望保护受害人信息。

保护儿童还需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总体来看事件热度仍在持续,虽然涉案人已被刑拘,但舆论提出多重关切及疑问,还需相关部门公开、透明回应。除了该事件外,近期涉及未成年人尤其是低龄幼童的性侵犯罪事件屡见报端,如辽宁省葫芦岛市高台镇水口小学校长涉性侵多名女生。如何“救救孩子”们,值得我们深思。舆论认为,除了严刑重典外,还需完善儿童保护政策、加强相关部门执行力度、提高校方和家长对儿童的安全意识教育。

编辑:何海丽00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