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确定这个工地挖出的就是丁宝桢墓?”“山东巡抚丁宝桢的墓怎么会埋到这里?”祝舜路洺悦佳园项目工地发现疑似丁宝桢墓的消息一经发布,引来不少猜疑。为解答这个疑问,本报今天“请”出三位历史见证人,还原丁家林子及丁宝桢墓当年的情形。
见证人张传明:
我就出生在丁家林子
6月12日上午10点,原辛甸村居民(今住七里堡社区)、65岁的张传明先生来到祝舜路洺悦佳园工地门口接受媒体采访。“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一直在这儿生活了几十年,1993年才搬走。我家的地和房子原来都在这里。”张传明指着在建的洺悦佳园工地介绍说,他就住在丁家林子,小时候,“丁家林子”这边还有许多很粗的松树,占地大约十来亩。在林子旁边还有一个院子——丁家祠堂,有北屋5间,东西配房各3间,是守墓人住的房子,大约1958年时,墓地被破坏了。
他说,记忆中,只记得这里有丁大人的墓,那时太小了,旁边其他墓也应该看到过,但记不清了。后来听说此地要开发施工,丁宝桢第六代孙丁峻曾找过他,帮助寻找丁宝桢墓。当时寻找的地方和现在发现墓葬的地方,位置有一定偏差,不是太吻合,但从视频上看,墓葬的拱形形制和记载中的丁宝桢墓能对应起来。
“不管咋说,丁宝桢是个大清官,是济南的历史文化名人,应该搞清楚发现的墓到底是不是他的,给丁氏后人一个交代。”张传明感慨地说,他小时候还听说过,丁宝桢在他们村子附近还建过一所学校,也算是造福这里的百姓。这次听说发现疑似丁宝桢墓葬后,他曾进入现场查看过,可惜由于工地上面覆盖了一层罩网,没找到所发现的墓葬遗迹。
见证人丁华芹:
丁宝桢墓当年确实在这里
6月12日上午11点,另一位原辛甸村居民、67岁的丁华芹女士来到祝舜路洺悦佳园工地门口。
她介绍说,自己的祖辈就是看丁家林子的,她家就住在丁家祠堂,她就出生在这里,祖父名叫丁江元。当被问及她家是不是丁宝桢后人时,丁华芹说,“这个我不是很清楚,以前老人在时也没问过”。
据丁华芹回忆,丁宝桢的墓当年确实就在这里。那个时候,墓旁有两米多高的墓碑,后来石碑被破坏了,可能埋在了附近。这个墓周围后来又垫上1米多高的土,原来这里地势还低。
丁华芹说,当年也不知道什么人,把丁宝桢的墓给扒了。不过,她对丁宝桢墓里当年被挖的情形还隐约记得。
见证人陈水:
大坟旁边还有很多小坟
“虽然墓地被平掉了,但我们丁氏后人一直没忘记到丁家林子来寻找先祖的遗迹,我本人多次到这里来寻访。”12日,丁宝桢五世孙丁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5年前,他找到原辛甸村村民老水(时年约55-58岁,如今是否在世,不清楚),在他的指认下,确定了丁宝桢墓的具体位置,正是如今出土两个头颅骨的双穴墓所在的位置。
为了印证他的说法,丁健先生将2004年济南电视台制作的一期寻访丁宝桢遗迹的专题片视频发给了记者。在这段视频中,老陈带着丁健和济南电视台记者先是沿着北面的铁路寻找原始坐标,然后转到铁路南面的丁家林子旧址,指认丁宝桢大墓所在地。视频中,老陈说,原来丁家林子有七八十棵大树,坟在林子东南,是1958年平的,丁宝桢墓旁边最早有石碑,大坟旁边还有很多小坟。丁家林子盖的祠堂是前后院,都是小瓦的。“1958年大炼钢铁后,老社员投资打了个井。扒了坟弄了砖砌井。”陈水所说的这些话,与如今工地挖出双穴墓及周边数个小墓的情形完全吻合。这从一个侧面印证,双穴墓很可能就是丁宝桢墓。
(生活日报记者 雍坚 郭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