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晒娃、晒景、晒生活,你的隐私也不知不觉地泄露了。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可能后患无穷……
上海徐汇的李先生从事法律工作,拥有较高的收入和美满的家庭。2018年7月15日晚,李先生收到一封打印的匿名信,密密麻麻有2000余字。李先生刚看几行就惊出一身冷汗。他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等情况,对方都了如指掌,连两个孩子在哪里读书、参加夏令营的具体时间都异常清楚。
写信人“声泪俱下”地诉说:自己二十多岁白手起家,老婆孩子接连患上重疾,目前病情已经稳定,但后续治疗费用大。于是呢,张口就“求助”170万元人民币。
写信人反复强调:“这次是向您借,在一年内加倍奉还。”还称自己在上海、南京有多处房产,价值数千万元,都已经降价出售。
对方称本想对李先生读幼儿园的孩子下手,但他觉得孩子是无辜的。他要求李先生16日晚将现金带到某处,并以家人安危为要挟,防止其报警。“按我的要求去做,我们两个家都能平安度过危机”。
经过一个难熬的夜晚,7月16日上午,李先生最终决定报警。
警方安排专人保护李先生家人,同时从送信人着手,沿路排查监控视频,锁定一名戴鸭舌帽的嫌疑男子和一辆白色suv。
经追踪,17日警方在普陀区一酒店发现该车辆,半小时后将犯罪嫌疑人由某抓获。由某对敲诈勒索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原来,由某2014年开始创业,最近想扩大公司经营规模,经估算需要增加资金约170万元。他“心生一计”,从微信朋友圈寻找敲诈勒索对象,随后设计了这一出剧情……
近日,上海徐汇法院公开宣判,由某已构成敲诈勒索罪,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系犯罪未遂。最终获刑3年3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由某如何加了李先生的朋友圈?
李先生回忆,与由某相识是2017年的一场同学聚会,由某是同学的同学,两人并不熟悉。在聚会上互留了电话加了微信,除此之外并无过多的交流。
李先生怎么成为受害目标的呢?由某供述,李先生平常在朋友圈晒过豪车、豪宅和高档活动,他觉得李“有实力一下拿出这么多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