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线电之父——陈芳允先生

摘要 人物简介陈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出生于浙江黄岩。无线电电子学家、空间系统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16年4月3日,陈芳允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

人物简介

陈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出生于浙江黄岩。无线电电子学家、空间系统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

1.jpg

1916年4月3日,陈芳允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城关后巷。父亲陈立信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后辞官回老家黄岩开酱油店和酿酒作坊。母亲许氏在他6岁时病故。

陈芳允5岁时在家接受启蒙教育,读《论语》《孟子》等古文,8岁进私塾,学了3年《古文观止》等。1928年秋,入黄岩县立中学读初中。

父亲几次对他说,希望他将来不要想做大官,而要做大事,此话对他以后为人处世有很大影响。

2.jpg

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在科学馆前合影 陈方允(二排右三)

1934年,陈芳允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1938年毕业,留校在清华无线电研究所任助教。他从此边干边学,逐步成为一个无线电电子学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在任教的同时,他还在任之恭教授指导下,从事通信和晶体滤波器方面的研究。1941年,他转到航空委员会成都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从事飞机定向仪和导航设备的研制。

3.jpg

1938年-1943年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昆明)同仁合影 陈芳允(后排右三)

为我国无线电电子学做出开创性的工作

1956—1965年,陈芳允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工作期间任脉冲技术研究室主任,在建所初期为电子所筹建作了大量的工作,是电子所创始人之一。

原子弹试验需要对多道脉冲信号作瞬时分析,陈芳允领导一个研究组研制成功多道原子射线分析仪,对我国原子弹试验的测量起了重要的作用。

1964年5月,电子所和空军一所、前三机部洛阳五所协作,由陈芳允牵头研制机载单脉冲抗干扰雷达。经过几年的努力研制成功后在工厂投产,装备我国的大批歼击机,该雷达是我国第一代机载单脉冲雷达。

陈芳允在这期间还培养了一批研究生,这些研究生后来都分别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研究所所长和副所长等,在各个岗位上发挥作用。该脉冲技术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包括各科学分院送来进修的人员,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大部分人员成为科技骨干。

根据毛泽东主席“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1965年3月中国科学院决定陈芳允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地面跟踪测量系统技术负责人,主管地面观测系统的台站的选址和勘察以及台站的基本建设。

4.jpg

1970年4月26日,人民日报号外:《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卫星系统奠基人

陈芳允于1965年开始到现在从事我国空间技术工作。他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跟踪测量系统的技术负责人,全面参加了系统设计和系统建设的工作,为我国的卫星测控网建立了基础。1971年,陈芳允等提出了有我国特色的新型卫星测量控制系统,简称微波统一系统。从1984年到90年代初,我国发射的“东方红二号”系列通信卫星,都是由这两套微波统一系统测控和定点的。这对我国通信卫星的发射和管理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jpg

发射现场的卫星跟踪设备

1986年3月陈芳允和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家墀联名写信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建议加快发展高技术,使我国的科学技术跟踪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政府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不久,由国家科委制订了高技术发展计划,编号为“863”计划。

6.jpg

促成“863”计划

陈芳允与合作者于1983年提出“双星定位系统”的设想,试图以较少的卫星资源建立中国自己的“GPS”。2000年10月后,随着几颗北斗导航实验卫星的相继成功发射,北斗导航系统初步建立,并同时具备定位与通讯功能,标志着中国开始拥有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

7.jpg

2001年,鉴于陈芳允为天文事业所作的贡献,国家天文台将1998年发现的小行星1998CF1正式命名为“陈芳允星” 

“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四十京兆一技人,求新服务不爱名,一称专家已过誉,惭愧国人赶超心!”这是陈芳允写的两首诗,也是他的人生的写照。

编辑:何海丽00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