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淄博迎来持续降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7月20日15时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利用智慧水利平台“叫应”“叫醒”全市1929名防汛责任人迅速到岗到位,督导各级各部门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全力防范应对本轮强降雨过程。
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淄博面临严峻的防汛形势。气象数据显示,今年7月、8月淄博平均降水量预计分别达195.0至210.0毫米和210.0至225.0毫米,较常年偏多2至3成,连续性、集中性强降雨风险持续累积。面对挑战,淄博迅速行动,认真贯彻全省防汛抗旱工作调度会精神,先后召开市防指调度会商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以“战时”状态全力打好防汛安全主动仗。
筑牢防线,预警排查先行
7月16日早上,在博山区淋漓湖水库,吴绍学像往常一样展开巡查。入汛以来,他每日早晚两次巡查水库,并做好相应台账记录。作为淋漓湖水库的技术责任人,吴绍学总结并制定了2条巡查路线,设置了6个巡查点标牌。同时,要协助开展水雨情测报,指导做好大坝安全运行、风险隐患排查和溢洪道等建筑物以及闸门、启闭机等设备设施的日常管护等。
全市坚持“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聚焦重点区域和关键部位,严格落实防御措施。针对水库坝坡和溢洪道、塘坝坝体、河道堤坡、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城乡低洼区、农田易涝区、在建工程等,抓好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三个环节。截至目前,各级防指已排查出1331个风险隐患,且全部完成整改,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防”字当头,淄博将预警和排查作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气象、水利等部门密切监测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及河湖洪水过程,精准捕捉暴雨洪涝灾害风险,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确保预警直达镇、村等基层一线。
科学调度,提升抗灾能力
“胜利河、东猪龙河、杏花河等支流的洪水以及市内大部分雨水都将汇入小清河,当小清河水位超高,出现顶托时,上游来水无法安全下泄,桓台县会形成内涝。”这是桓台县小清河防汛技术责任人王辉挂在嘴边的话。
作为一名河道技术责任人,除了河道巡查,王辉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做好水工程调度:当小清河干流低水位运行,入清支流排水未发生顶托时,建议各支流入清闸门全部敞闸运行,让洪水通过最快、最畅、最短的路径尽快排泄出境;当小清河干流水位较高,形成顶托,造成入清支流发生倒灌时,要及时关闭各支流入清闸门,开启强排泵站,对境内洪水实施强排,同时及时组装杏花河移动式防洪墙,防止河水外溢;启用大寨沟、乌河西分洪等工程,对洪水进行错峰调配蓄滞;当金家堰闸处预测过水流量达到或超过500立方米/秒,申请启用小清河分洪道分洪……
淄博重点在“抗”字上发力,提升水工程调度的科学性与精准性。相关部门滚动分析水工程纳雨能力,科学开展水库预泄、河道提闸塌坝、城区排水管网清理及排涝泵站运行等工作,不断提高洪涝联排联调能力,充分发挥工程体系的防洪减灾作用。
严格执行水工程汛期调度运用规程,对13座鉴定为三类坝的病险水库,在主汛期落实“空库运行”的限制运用措施,保障水库安全。同时,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强化多水源联合调度,保障城乡生产生活用水。目前,全市水工程运行平稳,主要河道、水库均未超警戒水位或汛限水位。
夯实保障,高效应急救援
“救”字托底,淄博强化应急救援准备,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大一线巡查值守力度,科学研判重大风险,落实前瞻性处置措施,提升从出险感知到抢险救灾各环节的衔接效率。
严格落实《淄博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畅通“叫应”“叫醒”渠道,执行群众转移避险“四个一律”要求。对山洪灾害防御村等重点风险区域群众实行挂包负责制,形成预警、叫应、行动、反馈、核实的闭环。
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准备,筑牢防汛救灾的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