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时代 行将结束
记者 刘佳
[ 来自IDC的报告显示,小米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机出货总量为1050万部,较上年同期的1710万部暴跌38%。曾经坐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位置的小米,现在排在华为、OPPO和vivo之后。 ]
正在用直播加促销庆祝自己五岁生日的小米手机,收到一个并不愉快的“生日礼物”——来自数据咨询机构IDC的报告显示,小米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机出货总量为1050万部,较上年同期的1710万部暴跌38%。
曾经坐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位置的小米,现在排在华为、OPPO和vivo之后。
这引发了小米的回应——仅以IDC一家所发布的数据为依据,并不能体现小米Q2的真实出货量。不过小米官方并未公布自己在第二季度的出货量。
而在出货量争议的背后,中国手机市场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早已将小米推向了一个颇为微妙的位置。五年的时间,小米已经从手机行业的挑战者,变成了被挑战的对象。
曾经,雷军提出的“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七字诀和小米模式一举成为业界标杆,但在快速扩张期过后,资本估值、市场份额、核心能力三者之间的马拉松长跑,拼的不只是冲刺,还有耐力。
对于现在的小米,最好的时代结束了吗?
风停了?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与第一季度相比,IDC 数据显示,排在前五的手机厂商仍是华为、OPPO、vivo、小米和苹果五家。不同的是,小米超越苹果,从第一季度的第五排至第四,且两家在第二季度均经历了销量的暴跌。
其中,排在第一的华为手机的出货量达到1910万部,市场份额17.2%,同比实现增15.2%;排在其后的OPPO增长最快,手机出货量1800万部,市场份额16.2%,同比增长了124.1%;vivo的出货量是1470万部,市场份额达到13.2%。
相比之下,小米出货量为1050万部,同比下跌38.4%,市场份额9.5%;苹果的出货量只有860万部,同比下跌31.7%。
IDC统计显示,排在前两位的华为和OPPO传达出的营销信息都是聚焦于一两项关键性能,并帮助它们成功夺取了市场。前者是手机采用徕卡镜头,后者是快速充电技术。此外,OPPO和vivo的线下渠道持续发力,并且邀请明星代言的营销方式也正在被其他厂商效仿。
智能手机市场格局震荡的背后,小米以“性价比”著称的互联网手机和电商渠道销售模式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
进入2016年以来,国产手机生产商在市场渠道策略上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互联网电商这一线上渠道风暴之后,线下渠道的影响力也开始慢慢凸显出来。
眼下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不仅仅是产品技术专利,而且是渠道资源的竞争。可以看到的是,例如,曾经对标“小米”的华为电商品牌“荣耀”在内部已经将战场转向了OPPO、金立等所在的线下渠道;而快速崛起的vivo、OPPO等品牌早已通过代理商制度深入覆盖全国四五线城市。
“风停了,谁还在?”一名国产手机厂商的负责人曾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写下了这句话。
小米怎么了
“这个时间段是我们的一个谷底,今年我们有三个月供应链极度缺货,负面报道也很多。” 今年6月小米组织的专家闭门会上,雷军曾透露,而这也暴露了小米在手机供应链管控上的隐忧。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最近雷军在小米直播、小米商城、QQ空间、一直播和billbill五大平台上直播“黑科技实验”的主角“小米5”,原本预期要在2015年发布,但最终从研发到2016年2月发布,历时19个月。
不过,小米今年5月的一项内部调整已经释放出信号:雷军亲自挂帅研发和供应链团队,全力解决供货问题。
而在价值线的尹生看来,除了“没能及时在产业链布局和提高产业链影响力方面有所作为”外,小米的问题在于过于依赖价格一种竞争维度,忽视了品质和个性化维度”,以及“不够偏执,未能将‘硬件免费+应用服务收费’的模式做到极致”。不过,这并不是说那些从小米手中抢走份额的公司,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互联网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万能灵药。”作为小米的竞争对手,华为荣耀总裁赵明此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互联网手机从商业模式来讲,它的优势从开始出现到现在并没有变。但是当几百个品牌都在加入互联网手机营销大军,甚至有互联网手机企业把营销模式变成了公布BOM价格、罗列手机配置、简单对比跑分的形式时,实际上造成了用户的认知混乱,造成互联网手机今天遇到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瓶颈,用户重新回到线下的选择。
但雷军并不服气。在他看来,过去小米虽然做了大量的创新,但在小米颠覆性的商业模式下都被掩盖了,或者小米的创新还不足以打动大家。“无论是产品销量、业务规模,还是商业模式的完善,包括小米过去两年积累的各种技术陆续发布,在未来的半年到一年里,会展现一个全新的小米。”雷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