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事在人,成事更在人。
2025年度工作会议的声音尚未走远,继2月6日淄博市级层面召开“新春第一会”后,各区县也在春节复工的第三天紧随其后。
其中,淄博高新区于2月7日上午九点召开“2025年重点项目攻坚动员大会”,面向全区发出动员令,为落实全市“拼经济比贡献看成效”动员部署会议精神,表彰先进、鼓舞斗志,对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督战。
“聚力突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淄博高新区去年新春第一会的核心主题,今年则被定调为“项目攻坚”。从突破到攻坚,项目建设,始终是淄博高新区全局工作的核心。
发展高压形势下,淄博高新区一词之变的背后,无疑隐藏了更大的决心。
新注解
淄博高新区今年的新春第一会,共持续了3个小时。
2025年,是淄博高新区“重点项目攻坚年”。来自官方的提法是,淄博高新区上下聚力实施高质量发展、高效益生态、高品质民生三大提升行动,全面建设科技创新、高端产业、改革开放、产城融合、品质民生“五个新高地”,努力在全市转型跨越发展中作示范当龙头。
因此,大会所明确的方向任务,十分关键。
在这次会议中,淄博高新区有3名工委领导率先发言,部分镇街中心干部与优秀企业代表紧随其后。
所有代表发言时并没有过多褒扬过去一年的成绩,而是以过去一年实际的履职经历为例,就引领产业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打好民生基础等方面发表感想,总结经验,规划未来,从而激发在场所有人新一年干事创业的动力。
难,是当下共同的感受,在每个人的发言中并没有去刻意回避。
毕竟内外的发展强压,淄博高新区以“全市转型跨越发展中作示范当龙头”为发展定位被寄予厚望,不仅要做到在经济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中保持甚至加快高速建设的脚步,还要在保发展的同时做好民生福祉。
克服种种现实阻碍,这并非易事。
压力与动力并存,淄博高新区新春第一会释放的信号,不仅在于激励全区获得直面困难的勇气,更在于让大家见证更多希望的诞生。
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与淄博纽氏达特行星减速机有限公司,分别代表新材料与未来产业的新生代企业力量,分享一年来与高新区并肩而行的奋斗故事,并亮出2024年企业的亮眼答卷:
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2024年经营指标达到预期,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1%,总投资5.3亿元的热等静压氮化硅陶瓷球和高导热氮化硅基片项目提前六个月完成建设,2024年当年实现达产达标;
淄博纽氏达特行星减速机有限公司的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达到12.29%,位居国内第一。
此次将新春第一会的主题定为“项目攻坚”,淄博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晓东对此作出新的注解:
“攻坚项目,不仅仅指的是产业项目,它指的是淄博高新区的所有,包括职能部门、镇街中心、村居、企业等等,都要以一个个发展项目来对待,一起攻坚。”
这不仅是注解,更是一种决心。
画重点
新的一年,淄博高新区怎么拼?时间一点一滴过去,新年的重点任务,伴随大会的深入逐渐明晰。
明确干事态度。
王晓东现场讲述了几名干部的优秀履职事迹,并以五个“劲头”对全区新一年工作作风提出要求。即:善于学习的钻劲、敢为人先的闯劲、只争朝夕的拼劲、善做善成的巧劲、久久为功的韧劲。
具体到干部的实际工作,王晓东在会上做了这样的比喻:
所有干部在思考工作、谋划工作时能够主动“自我提拔”,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站在更高处谋篇布局;而在具体实施工作、推进工作时主动“自降级别”,积极冲在项目一线,沉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
明确发力方向,其中,工业企业的发展被重点提及。
工业是淄博拼经济的主战场,同样也是淄博高新区拼经济的主战场。工业企业的科技含量与产业链地位直接决定其经济的质量与韧性。
淄博高新区官方公布的2024年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显示:全区30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同比增长10.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3%;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1%。
会上披露的一组数据也同样引起外界重视:
淄博高新区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已达到113家,以压倒性的占比,肩扛起了2024年淄博高新区的经济总量与增速。
为此,王晓东表示,要集中资源要素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跃迁,持续催生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智能装备等新质生产力,形成以工业为基座、多产联动的创新生态系统。
明确核心任务,无疑是项目为王。
2024年,淄博高新区实施省级重点项目19个、市重大项目77个,开工项目数量和投资完成额均列全市第一。其中新能源、大健康、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并逐渐发展壮大。
以新能源为例,去年,一诺威年产34万吨聚氨酯系列产品扩建项目部分建成投产,成为江北最大的组合聚醚供应商;工陶院耐高温透波陶瓷制品生产线、高性能氮化物陶瓷纤维工程化生产线一期投产,解决了我国在高性能氮化硅陶瓷材料领域的国产替代难题;亿特富隆半导体用高纯氟材料复合板项目即将投产,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氟制品行业产能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
王晓东强调,在项目推进中,要继续实施 “六个一”推进机制,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要求,将工作责任到人、时限到天,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项目落地投产达效。营造争着干、比着干、抢着干的浓厚氛围,要抓服务保障,坚持“有策必送、有需必应、有难必帮、无事不扰”的原则,统筹做好全方位、全流程服务,全力以赴为项目建设、经济发展架桥铺路、保驾护航。
直面直追
动员在春节之后,行动却在更早。
底气,来自新一年“开局即冲刺”的干劲。柳泉录获知,早在新春第一会召开前,淄博高新区的行动轨迹就已经早早埋下伏笔。
2月6日,淄博高新区相关领导带队赴先创区山东旭喜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重点企业,走访调研节后复工复产情况,勘察项目建设进展,详细了解投产前需解决的问题,面对面问需于企,实打实纾困解难,助力企业按期投产达效。
2月5日,节后开工第一天,新华医疗手术器械公司470万件高端精密微创手术器械生产基地正式启用,核心关键工序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生产运营效率。
更早在新年伊始,德国巴伐利亚数字化教育研究院院长洛塔尔·布德,德国莱茵科斯特集团总裁、德国史太白智能制造技术转移中心主任艾瑞克·莫斯卡瓦被聘为淄博高新区在德国的招商大使。
柳泉录获知,春节过后,淄博高新区还将开启新一轮国际招商之旅,计划奔赴荷兰、巴西、德国等地,分别拜访SATA Medical医疗器械公司、荷兰骑士集团、欧盟电动汽车行业协会、持续拓展国际招商引资版图,注入发展新动力。
建项目,赶订单,忙扩产的场景和故事,已经在淄博高新区火热上演,不断释放春天的融融暖意。
一方面,勇攀高峰、锐意创新的企业和前景远阔的重点项目,是淄博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底气,给全区经济带来了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
另一方面,淄博高新区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在经济总量、规上工业、项目建设等方面还面临许多问题与不足,解决刻不容缓。
这在为淄博高新区建设提振信心的同时,也等同于抛出了“未来淄博高新区到底怎么干”的命题。
在此背景下,淄博高新区势必承载着更加重要的使命。
特别要提及的一个细节是,在2月6日的淄博全市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马晓磊在讲话中,专门脱稿点评了王晓东代表高新区在2025年作的表态发言。他认为这种以实例作出承诺的表态,在这一关键会议上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正如王晓东在全区新春第一会上提出的要求:百日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区上下要闻令而动、真抓实干,以昂扬的激情、奋斗的姿态和务实的作风抓项目、促发展,以优质项目之进,促高质量发展之强,要一步一个脚印攻坚项目,以实打实的项目成果提升发展净增量,增强发展潜力,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新春第一会只是开始。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淄博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37位,创历史最好成绩。省内排名由第五位升至第四位,也是前50强中全省唯一排名进步的高新区。
同时,淄博高新区经济总量在当年超过淄川,位列淄博十区县(含功能区)第4位,仅次于临淄、桓台、张店三个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60亿元……
成绩虽然明显,但作为淄博最强发动机,高新区能否实现上述突破式愿景,接下来的行动,才最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