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股票该不该买?看看券商的研判

摘要 国庆假期期间,港股的涨幅让一众关注A股的投资者看得眼红。然而,面对明日即将迎来的开盘,许多投资者陷入了“该不该买?该买什么?买多少?”的困扰中。

国庆假期期间,港股的涨幅让一众关注A股的投资者看得眼红。然而,面对明日即将迎来的开盘,许多投资者陷入了“该不该买?该买什么?买多少?”的困扰中。此时,多家券商给出了预判,部分券商认为,从估值角度来看,A股市场当前仍具有安全边际,且受政策支持和市场情绪改善影响,短期动能强劲。

有券商建议,投资者要开启多头思维,积极把握修复行情,布局非银金融、地产链以及核心资产、顺周期白马龙头等多领域投资机会,在财政发力背景下,地产、消费、医药等领域基本面有望逐渐改善,或成为中级别行情中的主线。
“A股有望实现更大涨幅”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随着金融政策组合拳出台,A股上演“奇迹5日”,市场情绪迅速脱离恐慌区,仅5个交易日即进入亢奋区。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进一步指出,“我们先别急着定义只是反弹,很可能是市场一开始觉得是反弹,后面觉得是反转。我觉得此次是中国资产信心重估的行情。从中国股市来看,也是三四年熊市之后,市场确认到政策焦点聚焦在全力振兴经济的一个行情。所以这个行情不开展则已,一展开就是有相当级别的,现在判断看多少点,看几周,看几个月,我觉得都太早了。”
华金证券今日发布的研报认为,节后上涨大概率持续,可能有震荡,但难见顶。华金证券指出,短期补涨逻辑继续占优,节后继续关注科技成长、核心资产和金融地产。一是政策和产业趋势向上、可能补涨的计算机(鸿蒙)、传媒(影视、游戏)、电子(芯片)、通信;二是受益于政策提升经济修复预期、补涨和外资流入的核心资产(消费、电新、医药);三是受益于政策和情绪上升的券商(包括互联网金融等)、地产。
中航证券策略团队认为,近一年国内经济弱复苏背景下,外资持续流出A股,但近期政策转向,多种迹象反映外资或正在从其他亚洲权益市场回流中国权益市场。参考近一年,即使外资趋势性流出,中途阶段性回流期间万得全 A均呈现上涨。近期A股成交额创历史新高,政策底已经确认。本次政策底,政策明显转向,外资有望趋势性回流,因此A股有望较此前北向流入区间实现更大涨幅。
瑞银证券指出,由于市场情绪改善、仓位较低,预计短期动能在实际财政措施出台之前将持续,并可能有更大上行空间。由于政策支持加码以及即将实施的公司治理改革(对A股的利好高于H股),瑞银证券认为短期内A股的表现可能追上H股,之后需关注的关键因素是财政措施的规模和类型。

交易所开启测试“保驾护航”

券商加班加点“满足需求”
9月底,伴随A股的大涨,投资者的热情使得上交所在9月27日的股票竞价交易中出现成交确认缓慢的异常。虽然国庆期间A股休市,但各大交易所和券商并没有休息。上海证券交易所继9月29日测试后,于今天(7日)再次开展全网测试。除了交易所,全国各大券商也在休市期间集中进行网关测试,为应对节后大量的开户申请和交易单量。同时,深圳证券交易所也于同日开展相关测试。
此外,10月6日晚间,上交所还发布通知称,为了进一步提升指定交易业务办理效率,决定对接受指定交易申报指令时间进行调整。上交所接受指定交易申报指令时间由每个交易日的9:15至9:25、9:30至11:30、13:00至15:00调整为每个交易日的9:15至11:30、13:00至15:00,新时间将从2024年10月8日起施行。
调整后,上交所增加了5分钟的接受指定交易申报指令时间。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庆节假期期间,不少券商信息技术、运营、客服、网金等后台运营保障部门轮守加班,全力备战节后开市。除了后台“备战”外,前端则更为忙碌。记者来到北京一家券商的电话客服中心,这里上百个工位座无虚席,7×24小时轮班提供电话服务,甚至比平时都忙碌。同时,各大券商的开户数更是在假期创出了历史新高。银河证券上海五莲路营业部负责人王韫表示,我们在国庆假期,仅开户数这一项就较上周增长266.66%,业务咨询量也是平时的5倍到6倍。
券商和交易所的这一系列举措,正在为节后可能出现的“火爆”市场行情保驾护航。
能否入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市热议背后,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节后市场是否能进入牛市。广发证券策略团队认为,进入牛市的关键是对基本面(ROE)的判断,而对于基本面的预期,背后的核心是未来的财政力度。根据以往经验,每年12月初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本可以确立明年经济工作(尤其是财政赤字)的基调,这一点远比10-11月新增多少财政来得重要。因此,12月初可能就成了A股市场的决胜时刻——究竟是一波流,还是牛市起点。
不过,多家券商也发出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后续股市变动或受多方因素影响,包括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全球流动性收紧斜率超预期(美联储宽松不及预期、欧央行快速加息、日本央行加息力度超预期等);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仍有不及预期风险(出口超预期受海外需求拖累、地产消费信心难恢复等)等。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