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值守“黑灯工厂”全天无休

摘要 在嘉丰的加工中心车间里,一位工人正在工位上作业,在他身前身后,几台智能化生产设备正在不停地运转……

夜晚无人值守,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却24小时不停地在运转,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也在全面提升,这都是“智能+”技改工程带来的成果。“今年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再接新订单的话,得排到一年之后了。”4月8日,在文昌湖区萌水镇山东嘉丰玻璃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丰”)的加工中心车间里,企业副总经理韩克忠说,近几年,他们一直坚持科技创新,在连年更新设备的同时,不断在新产品研发上下功夫,让企业走上了一条高科技发展之路。目前,已完成18项中国首台(套),16项省级鉴定成果,其中6项创新成果在国际领先。

无人值守

车间仍可24小时运转

在嘉丰的加工中心车间里,一位工人正在工位上作业,在他身前身后,几台智能化生产设备正在不停地运转。

1

“我们这些数控加工设备已经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操作。现在,包括焊工在内的一些关键岗位也进行了试验性创新,一些原来只能由人工作业的焊接施工也可以由机器人替代完成。”韩克忠说,在这个车间里,原来数十名工人完成的工作,现在一两台机器人就能替代,而且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比原来提升了好几倍。

从一家乡镇企业起步,拥有52年发展历程的嘉丰,最初从事的是农机设备维修。当时,企业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产品,然而时代的变迁让嘉丰踏上了转型之路。现在,嘉丰已成长为国家级高科技智能化生产企业,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生产的玻璃机械装备在国内外赫赫有名,产品出口到欧洲和东南亚各国。

2

车间里工人少了,企业的研发人员却在逐年增加。“近两年,我们经过智能化改造已实现了自动化装配,晚上,整个车间不设值班人员,车间可以24小时运转,完全可实现无人操作的自动化生产。我们这里就是‘黑灯工厂’。”韩克忠说,嘉丰生产的设备属于玻璃制品大行业里面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玻璃制品的款式随着时代变化在不断更新,企业生产的产品也要不断做出改变,才能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量身定制

集成化智能化国内一流

“我们要随时为用户量身定制生产设备。”韩克忠说,为了加大科研创新力度,近几年,嘉丰在加大人才培养的同时,还创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吸纳大批科研人员加入。

3

这无疑是为企业的发展装上了腾飞的翅膀,让企业科研项目年年有成果。目前,嘉丰拥有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0余项,六滴料制瓶机、特大瓶制瓶机、全伺服制瓶机等十余项创新产品为国内外首创,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16项产品通过了省级科技鉴定,1个创新产品列入山东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和国家火炬计划,1个产品列入山东省重大专项计划和省技术创新计划,多个产品列入市级科技创新计划和市英才计划,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余个奖项。

这些创新成果让嘉丰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今年的订单更是创出历史新高。

企业装配车间里,数十台设备整装待发,这都是4月份的订单。一批工人正在忙碌地为这批即将出厂的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和质检。“这台制瓶机明天出厂,订货的是博山区的一家玻璃瓶厂。”质检工杨思泉说,这台价格250万元的新型设备质检已完成,只等厂家前来拉货。在他身边,各种型号的设备一字儿排开。

4

韩克忠说,这些都是为企业量身定制的设备,不论是生产效率还是集成化、智能化生产程度都是国内一流。

设备更新

机器故障实现远程诊断

在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嘉丰还通过实施“智能+”技改工程,强化与高校合作,搭建起了一个新型智能化科创平台,不断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近两年,企业根据市场对玻璃瓶薄壁轻量、高质高速、个性化的需求,重点围绕高速灌装、轻量化、特殊形状等高端产品,持续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在发展智能化控制、多组多滴、信息化管理、滴数快换、小口压吹、初型模温控、涂油机器人、制瓶机串并联等方面不断创新,目前企业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

5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自我创新和更新也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近几年,我们不断加大投入,2022年和2023年分别投资数百万元,对车间生产工装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韩克忠说,新设备智能化程度高,一台28个工位的机床原来三班倒至少需要六七十个工人,现在不到10个工人就能完成。

生产出来的设备生产效率也全面提升,以一台新型全伺服制瓶机为例,原来一台普通制瓶机每分钟能制瓶60个,现在,这台新型制瓶机每分钟可制瓶800个,生产效率是原来的13倍还多。这样精密、高效率的生产设备,原来需要从德国、日本等国家进口,价格高,维修不方便,对一些需瓶量高的酿造业和制药企业来说,生产成本也会大大提升。

6

嘉丰的制瓶机改变了这一切。高度集成化的制瓶设备,价格比进口机械便宜,重要的是维修可实现远程诊断。韩克忠说:“前段时间,我们通过远程诊断为新疆的一家企业解决了一个小问题,让对方赞不绝口。他们说原来用进口设备,即便是遇到小故障也得专门从国外请技术人员到厂检修,费时不说维修成本还高,远程诊断实在是帮他们解决了大难题。”

编辑:王恩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