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人才引育实现“四链”融合

摘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人才则是创新的基石。近年来,周村区不断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和融合发展。

“感谢各位专家给我们企业传经送宝,帮我们解决技术难题,这样的机会真是太难得了,欢迎专家以后常来!”3月23日,山东嘉岳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门口,企业总经理毕文岳与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家教授们依依惜别,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当天,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吕宇鹏带领专家教授,来到周村区世纪正华、万志达新材料、嘉岳新材料等不锈钢和新材料产业链重点企业调研指导,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工艺、制造流程等方面的疑难问题,探讨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

此行,对于专家教授们和企业园区双方而言,都是收获满满。

1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最早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学院之一,涵盖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山东大学“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而周村区拥有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电器等产业集群优势,与学院学科方向契合度极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人才则是创新的基石。近年来,周村区不断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和融合发展。

根据辖区产业特色和企业需求,周村区围绕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同时注重外部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培养,推动资源向人才和科研平台倾斜,有效打通“四链”之间的壁垒,加速融合发展。

作为全市智能装备产业链的主导区县,周村区围绕精密机床、造纸设备、风机装备等细分领域不断加快“链式”发展,持续推动智能装备产业技术革新、产教融合、抱团发展。2023年,全区规模以上智能装备企业达到53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的20%,实现产值61.79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7%,产值和利润同比增速均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水平可见一斑。

为进一步助推智能装备产业链发展,在首届“淄博人才节”期间,周村区组织开展“智能装备专家企业行”活动,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等院校机构的高层次人才,赴辖区三金玻璃机械、中元自动化科技、嘉丰玻璃机械等企业对接产学研合作,详细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一对一提供技术服务,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

企业发展需要人才支撑。周村区支持龙头企业创办职业技术学校,如淄博新景职业学校,这是全市首家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由山东新景表业有限公司领办,推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淄博新景职业学校聘请院校专家和企业高技能人才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自主设置与产业深度匹配的专业体系、课程方案和培训教材,精准培养精密制造、高端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能工巧匠,为公司及上下游企业定向培养技能人才,同时开展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周村区还积极推动新材料产业链的迭代升级,承办了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和淄博市“稷下科技论坛”,寻求智力支撑,同时成立淄博第六中学粤港澳大湾区校友会和周村区“双招双引工作站”,吸引高层次人才。

通过一系列招才引智措施,周村区的“四链”衔接性更好、融合度更高,人才、教育、科技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更加凸显,为老工业区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编辑:周天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