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淄博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英涛介绍淄博市教育改革发展相关情况。
近年来,淄博市教育事业砥砺奋进、成效突出。淄博市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试验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山东省首批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山东省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连续五年获得省对市级人民政府教育履职评价优秀等次,获评市“打造高品质民生促进共同富裕”先进集体、市委主题教育“三提三争”打擂比拼活动第一名,获市直部门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一等奖、市人大专项工作评议第一名,教育群众满意度稳居全省前列。全国政协副主席朱永新专题调研淄博市中小学教育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
突出质量提升,淄博教育“靓丽名片”更加闪亮。2023年以来,全域协同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建立德育工作“吹哨叫醒”机制,实现“六个落实”100%,4名学生获评省“新时代好少年”,1名学生获评全省唯一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教育质量水平不断提升,普通高考、职教高考再创佳绩,职教高考夺得5个专业第一,占全省专业总数的1/6。省中小学体质健康抽测成绩全省第一,淄博市被表彰为“全国美育工作示范单位”,获得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全省率先实现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全学段全环节全链条”整体推进。
突出优质均衡,“家门口的好学校”底色更加厚实。2023年,新改扩建幼儿园37所,新改扩建中小学6所。民办园转公办园、非普惠性民办园转普惠园8所,新增省示范幼儿园57所、省一类幼儿园75所,优质园占比居全省前列。2个区县作为全省首批区县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区)”。打造20个集团化办学典范,建成中小学教育集团100个,辐射216所乡村中小学校,核心校与成员校实现“优势互补、多峰并起”。优质资源的均衡配置,保障小学一年级平稳顺利“度峰”。
突出产教融合,“教育+城市”共生体更有力量。山东理工大学齐创大厦主体完工,山东省职业教育和产业人才研究院落户山东理工大学。2023年,牵头成立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6个,打造现代产业学院56个。勇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9个奖项,其中一等奖8个,与2022年相比一等奖数量翻番、获奖总数增长2.2倍,创历史新高。
突出改革创新,名师培养“淄博现象”内涵更加丰富。整市推行“职级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中小学职称分级聘任改革,24320名教师晋升岗位等级,3386名教师降低岗位等级,创新专兼职教研员配备机制,教育队伍“一池春水”全面激活。2023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4项,获奖等次与获奖率均居全省第一。1名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省唯一;“齐鲁最美教师”2人、占全省1/5;“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5人、占全省1/6;2人入选“国家名师”,累计培育13名国家级领军人才教学名师。
突出暖心贴心,教育惠民“直通车”服务更有温度。投入专项保安经费9800余万,中小学幼儿园安防建设“4个100%”稳定达标。在全省率先安装可视化一键报警装置900余套、具有人脸识别功能视频监控400余套。建成省内首个市域统一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云平台,多部门联合成立“医教共同体”,为全市49万中小学生开展心理测评。学前教育阶段在全省率先推行“幼随长”、入园“一网通办”。运行“点对点”定制公交线路增长至93条,实现学生上学、放学“专车”服务。
浩荡春风起,奋进脚步疾。今年2月29日,淄博在山东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构建四项机制,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典型发言,这是淄博教育经验连续两年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推广;淄博市韩冰川老师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并入选全国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团;3月4日—5日,山东省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现场推进会在淄博召开,8个省直部门、16市教育(教体)局、21所高校负责人齐聚淄博,交流名师培养经验。
乘势而上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锚定“打造教育改革发展标杆城市”目标,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教育资源共优共享,加快构建具有淄博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淄博新实践贡献更为强劲的教育支撑。
凝心铸魂,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师生、指导实践的工作体系,全面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创新挖潜“党建+业务”融合点,深入推动“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合力推动全市教育工作跃迁升级。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三张清单”,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强化政治监督。加强警示教育,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打造“清廉校园”。一严到底纠治“四风”,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五育融合,完善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
夯实思想根基,统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大思政课”建设工程,擦亮“齐思政”齐文化特色思政品牌。深化减负提质,全面推进“双新达标课堂”建设,深化“轻负担、高效益”课堂教学改革,推动课后服务提质扩优,切实将校内学生“减负”落到实处。推进体卫融合,落实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锻炼要求,组织好市第十八届中小学运动会。强化美育浸润,加强省、市级高水平艺术团建设和戏曲进校园活动,利用各级美育实践基地和社会艺术教育资源,丰富学生审美实践。完善劳动教育体系,推出一批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示范课程和案例,推动家校社合力开展劳动教育。优化全环境育人生态圈,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五大场域有机贯通、良性互动,形成未成年人与社会环境间有序、融合发展的生态链。
扩优提质,建设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
扩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供给,新改扩建幼儿园10所,新增公办学位800个。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完成《淄博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2019-2030年)》修编任务,协调保障学校建设规划选址、土地供应、建设交付,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高效利用。推动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发展,加大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达标建设和特色高中建设力度,实现10所高中达到创建标准,力争新增2所省级特色高中,新增2个以上省级学科基地,推进省级学科基地校与县域高中结对共建,提升县域高中质量。加快孵化一批新优质学校,启动未来教育先行学校建设,创新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应用典型,建设一批智慧校园领航学校,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全覆盖,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每个区县创成1-2所能起试验探索、引领示范作用的未来教育先行学校,实现每个区县、每个学段都有代表淄博教育最高水平的窗口学校。
融合赋能,丰富“教育+城市共生体”新内涵
推动职教、高教融合创新发展,持续实施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加快推进张店区、博山区、沂源县中职学校新校区建设。启动市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支持淄博工业学校等6所中职学校开展五年长学制试点,加快建设一批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完善留淄考核激励机制,提升留淄质量,增加留淄人数。完善淄博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探索具有淄博特色、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创建学习型社区,推进社区教育品牌建设。
改革创新,构建完备的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
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出台学生、教师评价指导意见等,实施学校“五结合三路径增值评价”、中小学教师“五衔接自主发展评价”、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集成评价”,推动落实教学述评工作指导意见,以科学评价促进高效课堂建设。推动教育督导“强牙固齿”,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教育督导与人大、政协、社会监督等贯通协调推进机制,加强对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突出推动“两项创建”督导评估问题整改,着力化解制约教育高品质发展的瓶颈问题。健全校园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落实“校(园)长走流程”查安全工作机制,推动学校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机制,狠抓消防、防汛、防溺水、防欺凌、防交通事故等重点领域事故预防。深入推进校外培训“一网三联”网格化监管机制落地见效,创新全时段、全过程监管模式。优化教育招生考试服务,启动标准化考点三年提升计划,提升考试综合保障水平。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和选科指导,加强对强基、综评、专项录取数据的深度分析,切实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