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博山镇:把准为民服务“主旋律” 奏响文明实践“和谐曲”

摘要 近年来,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紧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在“新”上下功夫,在“特”上出亮点,在“融”上做文章, 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构建“1+38+N”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框架(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N种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

家门口的文化广场上,时常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内,各类志愿服务温暖人心;大街小巷里,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激荡……一幅幅欣欣向荣的画卷、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瞬间、一张张幸福灿烂的笑脸,无不彰显着博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紧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在“新”上下功夫,在“特”上出亮点,在“融”上做文章, 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构建“1+38+N”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框架(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N种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

一站一特色,文明花开朵朵香

微信截图_20231123091748.png

博山镇按照“就近就便、惠民利民”原则,整合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文体广场等基层活动场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的服务效能实现大幅提升。下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有长者食堂、惠民理发室、便民澡堂、书画室、老年活动室等功能室,同时,在村委还建立了红色文化展览馆,展示各类抗战历史见证物,让红色文化成为乡村文明代表符号;朱家庄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新媒体有机融合,打造“e路助农 直播带货”直播间,搭建群众“连心桥”,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温馨家园;朱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则利用法治广场,做好普法文章,以零距离、接地气的方式让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文明实践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同频共振”。

一村一品牌,志愿精神代代传

微信截图_20231123091803.png

博山镇把志愿服务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抓手,整合“党员志愿者”“社工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以及各村“五老”志愿服务者等资源,建立志愿服务爱心循环体,开展暖心走访、家庭矛盾调解等“五为”系列志愿服务。朱南村成立扶难解困志愿服务队,开展免费理发、义务打扫卫生,帮办代办等入户帮扶救助活动50余次;洪山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妇女儿童之家为抓手,开展丰富的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用心用情陪伴孩子们成长;北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开展“移风易俗 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实践活动,将移风易俗写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理念。截至目前,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200余次。

一心一意服务,为民实事暖人心

博山镇以村庄整治、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和谐平安为重点,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形成秀美村镇建设高位推进态势。道路提升、河道治理、精细化整治环境卫生、高规格提升圣世达社区……今年以来,由镇主要领导带队开展环境整治大点评活动12次,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落脚点,举全镇之力、集全民之智,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把为民、利民、惠民体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各个方面。圣世达片区3000平方荒地完成土地平整并全部完成绿化,铺设步行道500米,安装路灯20盏,规划建设停车位60个,安装电动充电桩3个,惠及井峪村、南东村、南中村、圣世达社区2000余人……片区基础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村民幸福指数大大提升,这仅仅是博山镇推进生态宜居、打造全域花园乡镇的一个缩影。

如今的博山镇,一处处活动阵地、一场场暖心服务、一件件民生实事,正诠释着博山镇的文明指数,推动着全镇的文化吸引力、文明向心力向高处迈进,为博山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韩凯 张凤一)

来源:鲁中晨报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