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一路向前,无问西东

摘要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行动中,张文常委带领数十位驻村第一书记耕耘在沂蒙革命老区希望的田野上,一场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正在鲁中大地上演……

2019年8月12日,第9号台风“利奇马”突袭山东,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最南部的上结老峪村发生次生灾害,穿村而下的河流上游,一座围堰被山洪冲垮,大水裹挟着倒伏的树木淤在村中一座桥梁,然后一泻而下,冲毁了桥梁、河堤、道路,威胁村民住房,人们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险情惊动了博山镇党委、政府,淄博市委派驻博山镇乡村振兴服务三队队长张文,火速赶往受灾乡村,带领村民抗洪救灾,安置受灾群众。紧接着,张文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包括自己的亲戚朋友,为上结老峪募集资金,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每一个朋友都接到了“上结老峪村受灾了,期盼帮助”的微信求援……一场面对自然灾害的战斗,让上结老峪村民记住了这位一米八五个头、一身迷彩服的服务队队长。而三周以前的7月23日,张文到达镇党委工作的第一天,就给村干部们留下深刻印象,到任第一天下午就主持召开了全镇乡村振兴工作例会,这位年过半百的汉子,除了肤色白皙,朴实得比农民还像农民。

1.jpg

在沂源县燕崖镇东白峪村调研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上结老峪村,是博山区海拔最高的一个小山村,这片大山,它淳朴缄默,这里有红色记忆,有奋斗故事。战争年代曾经是革命老区和抗日根据地,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新中国在这里抛洒热血。2019年12月,淄博市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头雁”提升行动,拓宽村党组织书记来源渠道,优化提升村党组织书记队伍质量,面向全市公开遴选了120名村党组织书记。在博山区委组织部和中共博山镇党委强力推荐下,2020年4月,经过市委组织部慎重研究,同意派驻博山镇乡村振兴服务三队队长张文兼任上结老峪村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此时的上结老峪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状况长期得不到解决,干群矛盾突出,党员威信扫地,在村里低着头走路,不敢直面群众,甚至有的不敢回村,党员开会,还要穿过松仙岭隧道到邻县的沂源去开,去驻地372库区去开,人心像一盘散沙,村民上访不断,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任像一块大石头,压在张文心上。

张文看出了家人的担心。他给妻子说,是党把我这个农村孩子培养成一个县级干部,组织需要的时候就要挺身而出,无愧于党的培养和托付,没有任何价钱可讲。组织部领导跟他谈话,到这个贫困村兼任书记有什么真实想法?张文回答,组织把我派下去就是服从镇党委领导,我的想法就是党员要服从组织安排。全市64支服务队,64名队长,我这个服务队长能让派驻乡镇党委看重,把这么个乱村托付给咱,这是对我个人的信任,更是对服务队的信任。

上任前,张文和家属商量,要想得到村民信任,需要把户口迁到上结老峪村,不料得到强烈反对。你一个县级干部,去村里当书记也罢,村主任也罢,还要把户口也迁过去,我们不同意!

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斗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张文了解妻子,她从未在工作上扯过自己后腿,她这是心疼自己的丈夫,丈夫做过手术,他可是家里的一家之主,家中还有四位平均年龄85.5岁的老人需要照顾。他耐心地宽慰妻子,最终得到妻子理解。相濡以沫近30年,妻子说归说,做归做,每当遇到重大选择的关键时刻,结果总是给以无条件支持。户口迁过去了,经过村民民主选举,张文高票当选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开创了淄博市历史上在职县级领导干部当选村两委干部的先河。

微信图片_20221104163259.jpg

在上结老峪村带领村民参加卫生清扫活动

上结老峪村现有267户、708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个。进村前,张文想,自己从事城市管理工作30多年,与群众打交道经验丰富,与朴实的村民打交道,问题大不到哪里去。

一进村,事情完全不是想象的那样。

工作刚开始就阻力重重。整个村风民风已坏到极点,村微信群里天天有人在骂,有些村民喝了酒就上村委闹事。第一次召开村民代表会,人差不多到齐了,来了一个村民对着参加会的连骂加撅,摔椅子砸桌子,会就没开成。进村的第三天,镇上安排了一项重点工程,老百姓就在那里堵着挖掘机说啥不让动工。张文上去劝阻,一个小伙子冲着他就想下手,你们这些城里来的干部,就是来弄弄样、镀镀金,你在城里能干局长,来我们村干书记就干不成,几天我就让你滚蛋。

这世上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

晚上回到宿舍,张文就打了退堂鼓,不想干了。我五十好几,一个县级干部,这是图啥?对村民不能骂,不能吵,有冤屈往肚子里咽。张文干了多年城市管理工作,市容市貌也好,拆迁也好,遇到的钉子户多了,什么样的硬骨头他都啃过?他的性格受父母的影响,父亲是一名老军人,母亲30多岁就是淄博市桓台县先模人物,奖章攒了一木箱。从小受父母熏陶,想干一个事千难万险也要完成,在任何困难面前没有过退缩。遇到困难想想焦裕禄、长津湖的志愿军烈士,想想援藏干部离家几千公里,我才离家90公里,我再打这个退堂鼓?想到这些,张文浑身又有了力量,没有困难,要我们共产党员干什么?一转念,他瞬间感到了惭愧,这不是他个人的荣辱,扶贫先扶志,想要吃蜜糖,就不能怕蜜蜂蛰。张文下定了决心,哪怕我倒在这里、牺牲在这里,也得把这个村弄好。他耐下心来,说,能不能干得了,你得看我的行动,我会努力让大家满意。

“漂亮话听多了,都是嘴上说得好听,我们信不过!”

最好的回答是行动。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阵温暖的叮咛,上结老峪的每一条山岭都是那么温柔。

张文吃住在村里,扑下身子投入到上结老峪。群众路线,虽是“旧词”,但并不过时,张文将群众路线走出了新意,走出了温度。他挨家挨户走访,大家对生产、生活有哪些要求?还有哪些惠农政策不清楚?存在哪些解决不了的困难?他都一一记录下来,想办法解决。张文认为,老百姓的事看似小事,在他们身上件件都是大事,你拿群众当亲人,他就拿咱当家人。晚上,村民们排着队来找张文,有冤的诉冤,有苦的说苦,晚上十二点以前从没有睡过觉。早晨五六点就有人到村委砸他的宿舍门,哪些是急的,哪些是缓的,急的先办,缓的他一一记在本子上。把工作当成快乐,把奉献当成责任,虽然一天只睡几个小时的觉,他的内心却是从未有过的踏实。

3.jpg

组织上结老峪村元宵节文艺演出活动后和村民交谈

与其让乡愁无处安放,不如让奋斗的人生沾些泥土。

张文到村任职第一天,看到村里的老人没地方看病拿药,病重了,就在村委办公室墙上砸个钉子、拴根绳子,挂上药瓶坐在马扎上输水。山区贫困群众医疗条件太差了。张文眼含着泪对乡亲们说,请你们放心,咱村里就是再穷,我也一定要把卫生室建起来。

于是张文自己拿出六千多元,请来施工人员把村委闲置的一间屋子简单做了改造,又几次上门到淄博职业学院护理学院寻求支持,耿杰院长被张文的真诚所感动,当即表态捐赠两万元的医疗器械设备和药品用于村卫生室建设。只用了短短一周时间,就建成了高标准的卫生室。村卫生室建成那天,看到乡亲们兴高采烈的样子,张文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流逝的岁月染白了张文的头发,但变不了的是他对百姓的爱。每天,扛着扫帚转村扫街、去河道里捡垃圾,是张文每天早晨起来的日课。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去年龄大的村民家里走访,已经成了一种习惯。那时候自来水没通上,喝水拿筲、瓢去河里舀。村中间只有一个水龙头,几个年龄大的村民家张文都是早早把水缸挑满。还帮他们打扫院子,屋里确实不像样的,他买上床单,被子,给老人换上,锅碗脏得不行,拿到河边去洗。

在田间地头,张文遇见了背着柴火往家走的老人任纪美,赶紧把柴火接过来背在自己肩上,搀扶着老人回家。

76岁的任纪美先天单肾,常年有腰疼的毛病,年轻时就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年迈以后又患腰椎脱出、膝关节炎、白内障,很受疾病之苦,是个有名的困难户。任纪美大娘家里喂了些鸡,下了不少鸡蛋,老人走不了远路没法出去赶集,张文就自掏腰包把鸡蛋都买下来。每隔三天两天,张文就要到像任纪美这样的贫困户家中问寒问暖,经常花自己的钱给村里贫困户买吃的、送用的,谁家有个大小事,都赶紧帮着去处理。他的口袋里,不是装着药片,就是装着膏药。附近药店的售货员都认识这位迷彩服大个子,每次都买一大兜药品。根据国家政策,他为像任纪美老人这样的贫困户登记造册,落实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工作用心,才有群众顺心。张文这样想,自己十天半月回不了家,见不到自己父母,就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这些老人身上,把他们当成自己父母,给他们做些事情,打扫卫生,刷碗,叠被褥,给他们买些生活用品,买点药,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是很好的情感寄托。每当张文搀扶着孤寡老人行走在路上,每当张文替村民刷碗,每当张文在河底捡拾塑料袋、农药瓶等废旧垃圾,村民们纷纷给他拍照发朋友圈,说没见过城里来的干部还能干这么脏的事。为了支持儿子在山区工作,张文书记85岁的父母亲,驱车从张店来到上结老峪,带着一沓现金,给村里20位老人每人送上一个红包。

在张文的影响下,村民们也自发行动起来,扫公路,捡垃圾,整理院落,改变着村容村貌。

在上结老峪,张文怕开着汽车进村入户显得外道,坚持骑着自行车出入。他与腿脚不灵便的83岁贫困户国先扶大爷同吃同住、相互照顾,被人称为异姓父子。他与村两委干部同进同出,共同协调工作、推进落实,干部作风为之一变。

三个月的时间,张文就得到了上结老峪全村人的认可与尊重。91岁的贫困户郭莲美老人逢人就说:“张书记这个人好,就和俺们的亲儿子一样。”人们重新认识了张文,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共产党员。一天半夜,张文在镇扶贫办整理完贫困户档案骑车回村,一个村民打着车灯默默送了他五六里路。

4.jpg

在博山镇村容环境整治现场观摩会作经验介绍

“工作不是生命的全部,但工作是我生命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既然从事了村党支部书记这项工作,我就得饱有满腔的热情,永远做一名百姓信赖的村干部。”张文这么说,也是这么干的。

他高涨的工作热情感染着上结老峪村的党员群众,也用严谨的态度对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即时整改,规范了以“三会一课”、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党员量化评价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党组织建设。他邀请淄博市委党史研究院进村讲党课,亲率党员干部到沂源县燕崖镇朱家户村参观学习,促进了基层党建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党的旗帜重新飘扬在上结老峪村。

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党员干部的威信建立以后,张文说,咱们党员干部是时候冲在前头了。

手里只有市体育局支持的八万块钱,首先为全村每个家庭通上了自来水。他自己带头自己捐了三千元,发动家属捐了一千元,在黄海前哨海岛服役的儿子捐了一千元,也号召村在外的能人、乡贤捐款,多的三千两千,少的三百二百,一周时间又募集了九万块钱。有同事、朋友来看他,就嘱咐啥也别带,就带点水泥,三十吨五十吨地凑,凑了三百吨,发动大家义务劳动,“利奇马”损坏的桥梁重新矗立在河道上,硬化道路面积8000平方米,是当年博山区全区村级公路建设的近一半,冲毁的道路全部修整一新,用八万块钱干了八九十万的活。然后一鼓作气,兴建了三个休闲广场,两个游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20年6月2日,山东德辰建筑集团淄博分公司的陈建辉总经理携带价值4000余元的10套光伏太阳能路灯来到村里,在黑暗的偏僻角落安装了路灯。陈建辉说:“前几天听张文书记说村里有几个地方没有路灯,村民晚上出门不方便,我们今天就是来给村民们安路灯的。”当天,淄博市攀岩运动协会会长、山东森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毓学也来到村里,向村委捐赠了价值8000余元的一次性口罩4000个,用于村中开学的学生和幼儿。

张文的爱民情结、率先垂范,感染者每一位党员干部,也感动着每一位普通村民。

文明乡风拂面来,美丽乡村迷人眼。

在为村民修路过程中,80岁的朱京传老人的院墙,有两个墙角凸了出来,阻挡过往车辆的通行,他的墙不动,路就得拐弯,张文主动登门到家里做朱京传老人工作,看看老人能否把两个突出的墙角往回缩缩,朱京传老人一听这事,笑着说,你带领大家给村民修路,是为村民造福,我不能起挡头,冲着你,我拆。第二天上午,老人就把两个墙角拆除了。

两个碍事的墙角拆除了,新的问题又来了。村里退伍军人朱宗学的老宅子在村里南场位置最南头,与其他村民的房子交错在一起,更是影响了村民车辆出入,同时也构成了消防隐患。给朱宗学一说,不到两天时间,他的老院墙也拆除完毕,新围墙还后移了两米,把自己的宅基地无偿让出了近20平方米空间,方便村民出行。这样,南场的这条主要通道拓展到4米宽、80余米长,彻底解决了困扰村两委达20年之久的老大难问题。

村民高兴地把这条路改称上结村的“六尺巷”。

当年对党的政策有成见的村民,开始慢慢向党组织靠拢。

70岁的国世昌老人,是出了名的上访户。镇上正月十五闹元宵,他就领着一伙人举着“上结老峪村上访队”的牌子去现场闹,成为喜庆气氛里的不和谐。亲眼目睹一年之间村里发生了那么大变化,他对党员干部心悦诚服,彻底改变了过去的老看法、老做法,投入到整治村容村貌的行动中来。他在村道边上有一块白菜地,两间房子,为了给修路让道,他主动把地平了,把车库房子也拆了。他说,张书记,共产党是老百姓的党,我郑重向党组织申请入党。张文听到这句话,心里就像乐开了花,眼泪禁不住要往外流。是啊,我们这些党的最基层工作者就是要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就是把党的威信重新建立,让党的政策落地,让党的阳光照耀到山村,党和国家政策再好,如果最后一公里中梗阻一切是零。

张文书记的事迹,影响不只是上结老峪,还影响着走近他的每一个人。

陈建飞,一位外资企业的高管,对党缺乏认识的无党派人士,只见过张文一次面,就被他深深感染。

那是张文刚刚到上结老峪不久,陈建飞跟随鲁中晨报组织的医疗服务队进村为村民义诊。早晨一进村,恰好看到张文书记替任纪美老人背着柴火,搀扶老人回家的情景。他以为是老人的儿子,不料听见介绍,才知道这位迷彩服大个子村书记,竟然是从城里来的县级干部,一下子改变了他对党的认知。

说起来,党在他的家庭里是一个纠缠了几十年的“结”。

陈建飞的爷爷是博山八陡人,在国民政府时期干过文书,陈建飞的姥爷,是淄博矿务局黑山煤矿党支部书记,因为母亲与父亲相爱,姥爷不允许女儿嫁给有历史污点的家庭,坚决反对。母亲却铁了心要嫁给父亲,偷出户口本领了结婚证。女儿出嫁那天,姥爷说,哪一个都不要去送她,谁要送她,就给谁砸断腿,从我老王家滚出去。结婚当天,母亲一个人从娘家走进婆家,没有被子,奶奶从邻居家借,父亲弟弟妹妹姊妹五个,陈建飞的父母,在一张床上度过了新婚之夜。姐姐出生三年,姥爷不允许母亲回娘家。有了陈建飞几年之后,母子才得以回家。父母结婚以后好多年,母亲积极能干,一直想入党,总是政审通不过。

陈建飞见到张文之后,跟任纪美老人攀谈,老人说,是共产党给我们派来一个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一句话把陈建飞感动了,他马上给在浙江传媒学院读大学的儿子打电话,告诉他一定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多向组织汇报思想,争取加入党组织。他给儿子说,今天,我见到了就在身边活着的焦裕禄,共产党人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做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对这个党咱心服口服。

经过组织培养,陈建飞儿子陈卓凡终于光荣入党。孙子入党以后,爷爷奶奶拿着三万块钱奖励孙子,还燃起一串鞭炮,祝贺孙子圆了全家人的入党梦想。

5.jpg

在上结老峪村看望出意外受伤的村民

奋斗的路上,总是溢满了迷人的花香。

张文去上结老峪之际,正值国家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一年以后,所有建档贫困户要全面脱贫。张文深知,稳定脱贫的根本措施和长久之计在于发展产业。

上结老峪村自1997年开始由群众自发种植红桃和苹果,但长期停留在家家户户小规模经营,没有规模效益与市场空间,抗风险能力差。为此,在充分调研、争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张文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在村里成立果品种植合作社,帮助该村把水果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贫困户稳定脱贫、富民强村的支撑产业、优势产业。

张文在派出单位市城市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上结红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他亲自跑市场,利用家庭成员、同学、亲戚朋友关系,打通销售渠道,把村里的红桃、苹果长期供货市内一所高校和几个单位食堂,还在市供销社的帮助下,成功入选三家超市的鲜果采购基地,到年底,全村标准化果品种植基地达到了12个。利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形成了“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贫困户到果园打工一年可收入四、五千元,还可参与分红每人1200元,使全村30户69个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此举,极大地激发了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村贫困户和村集体从此端上了产业扶贫的“铁饭碗”,当年村集体收入从零达到了20多万。

一年来,张文共筹措各类帮扶资金和物资160多万元。上项目、兴产业、通自来水、硬化路、整修河道、建广场游园;实施亮化工程,开展村容村貌整治;走村入户、访贫问苦、关爱老人、慰问宣传、精准施策、疏通化解矛盾纠纷……2021年,包括上结老峪村在内,所帮扶的朱南、五福峪、南中、下庄、上瓦泉6个村300多户贫困户已实现全部脱贫。所有帮扶的村产业有了、路拓宽了、晚上灯亮了、危房改造了、唱戏有场了、文化大院有声了、果园有形了、健身有道了、村容整洁了、百姓开心地笑了……村民的笑容成为了上结老峪最美的风景。

2021年2月,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裤腿沾着泥土,心里装着群众。在上结老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岗位上,张文一刻也没有停歇,半年的时间就瘦了15斤。2021年4月,张文肠部手术住进了医院,在病床前,家属流着泪说,“我一个弱女人,一头连着家里的四位老人,一头连着在岛上守海防的儿子,一头还要连着在村里受苦的你,咱们一家三口,两年了,就没有团聚过一回,我不知道我的心脏还能承受多久?这样的日子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你就不能跟组织说一下从村里回来吗?求求你咱不干了吧!”但是张文想到村里还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医生说最少也得住够五天院,可第三天上午,张文拔下针头就回到了村里。

翻开张文的工作记录本,会看到他每个月的计划是什么、每天具体干什么,有哪些工作是已经完成的,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等等,清清楚楚、历历在目。因为“五加二”“白加黑”的长期工作状态,张文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身体健康也受到了严重损耗,两次晕到在村容环境整治和自来水入户工程的现场。他受的苦累,给镇领导不能说,给父母老婆孩子也不能说。有两个市里的干部带着家属去村里看他,第二天给他打回电话,说从你送我们上车,回张店的路上你两位嫂子哭了一路,想象不到原来又白又胖的城管支队支队长,一年的时间咋就变成了一个黑瘦老头?

6.jpg

在上结老峪村看望革命烈士后人

鲁山巍巍,淄河东流,两年驻村,一生难忘。

2021年8月9日,是张文告别博山镇和上结老峪村的日子。他在村委宿舍默默把行李收拾好,又逐个去几位老人家里道别,一个人静悄悄的开车踏上了返城的路……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脱贫攻坚是难得的党性淬炼,一生中从未有过如此刻骨铭心的经历,我相信自己受过的每一份累,流过的每一滴汗都不会白费,它一定会成为一束束光,继续照亮上结老峪继续前行的路。”这是张文发自内心的客观感受。

来路无可眷恋,值得期许的只有前方。

2022年10月30日,笔者沿着张文书记的足迹,到上结老峪村看望了几位脱贫的老人,临出村,任纪美老人紧紧抓住笔者的双手不放:“请你一定和领导说说,让我们张书记再回来吧!”这普通的一句话,说出了一位共产党员在老百姓心里的份量。过去的是历史、是喜悦、是故事,有辛酸、有悲伤也有感动,它感动着村民,也感动着我。

更大的使命、更重的责任在等待着张文。

后记:“一个干部用不着天天在计数着自己做了多少事,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神明就是人民,就是组织。”这句话张文经常挂在嘴边。2022年1月17日,淄博市再次选调四位挂职常委到区县乡村振兴第一线,又选中了张文到沂源分管驻村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的伟大行动中,张文常委带领数十位驻村第一书记耕耘在沂蒙革命老区希望的田野上,一场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正在鲁中大地上演……(刘培国)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