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下午,校党委书记胡兴禹在鸿远楼九楼会议室主持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山东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大会会议精神。
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聂法良领学、传达了本次学习内容,并和其他两位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胡兴禹作了总结讲话。他谈了五点学习体会,一是一体推进“三不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定力、规模和力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一体推进“三不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揭示了管党治党、反腐败斗争的基本规律,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是一体推进“三不腐”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的重大成果。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特征,也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形成过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反腐败斗争、全面从严治党规律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的深刻思考和实践推动。
三是一体推进“三不腐”蕴含着综合施治、标本兼治的辩证统一观念。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体推进“三不腐”,是惩、治、防的辩证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既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是一个相互融合、交互作用的整体,是完整的反腐败工作“闭环”。
四是一体推进“三不腐”包含着科学的理念方法和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周期管理”,这是一种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体现了对管党治党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反腐败斗争效能得到极大提升的表现;提出“管党治党责任格局”,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提出“打好总体战”,把反腐败斗争同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贯通协同起来,这既是理念思路,也是常态化、长效化地防范和治理腐败的科学方式方法。
五是一体推进“三不腐”内含着“严”的主基调。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威胁,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是输不起也绝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我们必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围绕贯彻落实本次学习内容、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胡兴禹提出六点要求。一要深刻认识艰巨性和紧迫性。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要充分认识腐败的顽固性和危害性,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打好持久战。
二要健全并严格落实责任体系。要主动接受上级党组织的领导,明确并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健全学校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学校两委委员要加强自律,管好自己和亲属;要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定期调度检查,严格执纪问责,层层传导压力,把责任落实落细,建立责任体系。
三要高悬法治利剑,上紧纪律紧箍咒,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在“三不腐”中,“不敢腐”是前提。要加强省委对学校党委巡视移交问题的认真追查和严肃处理。充分发挥学校巡察作用,尽早发现腐败问题,从快从严处理。认真梳理学校腐败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督查。要加强学校内部审计,扩大广度和深度,将发现的有关线索移交学校纪委查处。
四要扎紧制度的笼子,筑牢“不能腐”的防线。在“三不腐”中,“不能腐”是关键。要加强决策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决策程序,充分发扬民主,杜绝决策环节腐败隐患。要加强招投标制度建设,制定科学的评标规则,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既要保证效率,更不能出现腐败漏洞。要加强公开制度和监督制度建设,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五要强化思想武装,夯实“不想腐”的自觉。在“三不腐”中,“不想腐”是根本。腐败的根本原因是管不住自己,理想信念丧失,私欲膨胀,三观扭曲。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警示、先锋模范示范、道德、党纪国法等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性锻炼,使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做到“不想腐”。
六要系统设计一体推进“三不腐”。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精髓要义,深化对管党治党、反腐败斗争规律的认识。要从“严”的主基调和总体战、攻坚战、持久战的总体安排出发,系统设计“三不腐”的制度机制、教育锻炼等工作,综合施策、一体推进,着力打造师生满意的“清廉山理工”。
胡兴禹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也永远在路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和学校党委工作安排,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始终坚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为全面开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局面提供坚强保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