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焕新颜:红叶柿岩的振兴路(下)

摘要 这里四季都有美景,但标志性的红叶只有秋天才能看到。红叶柿岩的名字中,“红叶”源于当地万亩红叶;柿岩,相传这里有柿林千树,高下扶疏,从很久远的年月,红叶柿岩就是青山绿水的美景之地。

红叶柿岩的夏天是绿色的,像一块清凉的绿豆冰。

这里四季都有美景,但标志性的红叶只有秋天才能看到。红叶柿岩的名字中,“红叶”源于当地万亩红叶;柿岩,相传这里有柿林千树,高下扶疏,从很久远的年月,红叶柿岩就是青山绿水的美景之地。

万亩红叶奇观、玻璃水滑道、山地滑车、古村落夜景、老颜神美食街……刺激、欢乐等多种游览感受一应俱全,让如今的红叶柿岩景区具备了“网红”特质。红叶柿岩用旅游“复活”村落,用美食“拯救”梯田,用文化“激活”山水,成为乡村振兴的“理想地”。

微信图片_20220902092113.jpg

红叶柿岩的秋天

一出好戏

博山,曾经依靠矿产资源,成为老工业基地,为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如今的博山正在经历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共识和潮流。红叶柿岩,就在曾经的山村里,刺激着“老树开新花”。

车辆驶出滨莱高速出口西行100米处,随即进入“红叶柿岩”景区。放眼望去,群山环抱,满眼翠绿,山水之间尽是趣味。

红叶柿岩景区在开发以前,原是和尚房村、姚家峪村等山村的所在地。这里,曾因“穷”出名。长期以来,村与村之间被大山阻隔,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需要翻山越岭。因交通十分不便,流传着“出门就爬山,扁担不离肩”的说法。如今,曾经的“穷山薄水”,变成了“好山好水”,发展为红叶柿岩景区后。这里再也不是举步维艰的穷山沟,而是带动周边发展的巨大“磁场”。

“把这里开发为乡村振兴主题的旅游地,是一场冒险,更是一场机遇。”山东华旅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山东红叶柿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郇正坤回想起红叶柿岩的“崛起”——这片绿水青山,一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2019年6月,电视剧《绿水青山带笑颜》的刘流导演带领剧组来到博山,看完和尚房村片区后,当场就决定把这里作为电视剧的主要取景地。

微信图片_20220902092119.png

红叶柿岩一角

“拍电视剧?”负责姚家峪村、和尚房村拆迁建设工作的郇正坤回忆当时的情况,“我们谁都没有拍电视剧的经验,但是我们集团创始人房利军当即拍板,要全力配合好剧组的工作,因为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宣传,这不仅能宣传我们景区,更能宣传整个博山。”

整部电视剧的拍摄时间紧张,留给他们搭建所有场景的时间只留下二十几天。令郇正坤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建设期间遭遇了利奇马台风。当时景区搭建的场景整片区域全部被淹,前期的努力几乎毁于一旦。

重重压力之下,为了按期完成,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项目部,连续多日24小时轮流施工。“仅仅20多天,我们就搭建起了红叶柿岩景区规划的雏形。”最终,整个拍摄场景按时建起来,连剧组人员都感慨,“从没见过像你们这样拼的。”

电视剧《绿水青山带笑颜》播出后,电视剧中的“博山”、“琉璃”、“美食”、“古村”等元素,在全网掀起了一阵“山东博山热”,对应的是红叶柿岩景区的绿水青山也迅速“出圈”,谱就了一段“好戏”唱“连台”的佳话。

一种速度

在淄博博山,有一种速度,叫做“红叶柿岩速度”。

疫情常态化之下,旅游业发展都在上下求索,寻找新的突破口。山岳型景区建设难度大,竞品大同小异。红叶柿岩又该如何建设,才能“出圈”?

红叶柿岩的答案,是打破传统思维,不去追求“网红”和“噱头”,而是深挖博山文化,打造独一无二、有文化内涵的景区。

以和尚房村为例,这个仅100余户300多口人的小山村拥有当地至今保留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在山东省公布的第二批历史优秀古建筑中榜上有名。生态是乡村振兴的生命线,团队希望保持乡村“原色”,保护山水原貌。

有原生态的保护,也有现代化游乐项目的开发,依托山体特色,山东省最长的玻璃水滑道、“飞跃柿岩”“山地滑车”“七彩滑道”“琉璃亲子牧场”等明星游乐项目陆续打造推出;依托万亩红叶、万亩梯田等资源,打造了山东最美公路“禹王路”和鲁中最美“城市阳台”。

微信图片_20220902092124.jpg

游客游玩照

除此之外,景区通过“千载柿岩、万彩生活”的文化定位,充分挖掘齐长城文化、陶琉文化、饮食文化等资源,打造“齐长城脚下的琉璃生活村”,将多元文化融入景区设计。

2020年10月1日,红叶柿岩正式营业。第一天,景区就迎来2900人。后续客流量持续猛增,游客最多的一天人数达到了9000人。游客的笑脸是检验景区的最直接的标准。有本地游客感慨,范围如此之大、规格如此之高的项目,竟然前身是曾经的“穷山村”。

“既然要做,那就做好。”郇正坤说,仅仅短短7个月的时间,团队就完成了红叶柿岩从策划到设计到建设再到运营的全部过程。以这种“红叶柿岩速度”,展开了独特的文旅进击之路。

一桌好菜

从红叶柿岩景区逛完一圈,寻着味道就到了老颜神美食街。博山自古就是美食之都,颜神古镇更是有着百年美食文化,如今这条街古色古香,烟火气十足,成为最具博山特色的风味小吃大本营。

老颜神美食街的来历,与一串特殊的数字有关——“7531”。7,代表合伙人有7个人;53,代表合伙人的平均年龄是53岁;1,代表他们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以老颜神为开始,做出博山美食的样板。

韩泳是合伙人之一,他有着30年的餐饮经验,一直想推动博山菜“走出去”,但始终没有好的契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房利军提起自己的想法,“守旧,博山菜就走不出博山。想要让博山味道走出博山,就得让繁琐厚重的博山菜从形式上变简明,能够推广、复制。通过打造一条美食街的形式,让博山菜以各色小吃的形式进行展示,是最好的推广方式。”

微信图片_20220902092128.png

如今的老颜神美食街

韩泳和房利军一拍即合。随后,其他6位博山本地的资深餐饮人陆续加入其中,准备一起打造一条能够推广、展示博山菜的主题美食街——老颜神美食街。街区旨在追寻博山餐饮文化之根源,既契合博山区全域融合发展的思路,又能使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全国各地不乏各种美食街,要把一条博山菜美食街做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韩泳到全国各地的美食街去考察。他得来的答案是,“各地都有的美食,咱不能做,因为生命力不强。我们做美食街,一定是游客来到博山吃当地特色菜,喝当地地道酒。”

韩泳有一个外号,叫“韩不服”。在设计老颜神美食街时,他们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诸位知名设计师进行街区设计,但韩泳始终觉得外来设计师的方案不接地气:没有把博山传统民居、博山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为此,没少跟设计师吵架、生气,也因此得到了“谁都不服”的外号。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益求精的“不服”精神,美食街的每一处细节都花足了心思——一处屋檐、一个转角,甚至是一块砖,都暗含着博山的陶琉文化、烧陶文化等。就连地面的落差缓冲,都花足了心思,“一期和二期的结合部,地基差距比较大,我们当时费了很大的功夫,尽量把坡度做了缓冲,让游客走起来不费劲。”

2019年8月28日,老颜神美食街一期正式营业。游客在红叶柿岩景赏完美景,再到老颜神美食街一饱口福,夕阳西下,山水相伴,树下落座。端上一桌地道博山菜,博山烤肉、博山酥锅、炸麻花、大娘粥铺……随意闲时,有人情味儿、有文化气息,更有当地老百姓创业就业的饭碗。

一个平台

红叶柿岩,之所以能够迅速脱颖而出,跟一帮年轻人有关。

2019年3月3日,在山东华旅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30周年庆时,集团创始人房利军宣布带领6位副总集体退休,他们转为顾问团队,将新的“舞台”交给了年轻人,“让老班子为新班子,扶上马,送一程。”

新班子团队,年龄最大的是1974年出生,年龄最小的是1987年出生,班子成员当时平均年龄只有36岁。“很高兴,但除了高兴,就是觉得压力很大。”作为新班子成员的带头人,也是公司董事长的房敏学感慨,公司的这份信任,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力,因为“创业难,守业更难。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让红叶柿岩继续红下去。”

红叶柿岩滋生出更加肥沃的“土壤”,越来越多高学历年轻人选择到这里创新创业。从韩国和加拿大留学回来的孙晓臣、李福田,投资500万余元了建起了“爱堡亲子牧场”;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和四川音乐学院的房金桂、杨宜,以投资和技术入股的形式捧红了“流水咖啡”……在很多人的眼中,这群年轻人选择的创业项目在这座城市显得有些“超前”,但结果证实,这些项目让红叶柿岩景区的元素更加多元化。人才的回归对于红叶柿岩的发展,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而这个网红景区逐渐展现出对于年轻人的吸附力。

微信图片_20220902092134.png

回乡创业的年轻团队

除了景区的娱乐项目,年轻人还把目光聚焦在博山菜的预制菜推广上。房敏学觉得,博山菜好吃,却没有产生聚合效应,这对于推广博山菜确实不利,“现在老颜神美食街,就是把博山美食聚拢在一起,把博山餐饮文化带动起来,下一步再通过预制菜进行推广。”

如今,除了韩泳所在的“7531”团队外,一个以80后为组合的年轻团队也已经接过了博山菜的接力棒,正踏上预制菜的赛道,蓄势待发。

一种模式

红叶柿岩,已经“红”了。

如何长红,是红叶柿岩接下来要面对的题目。

自从接过担子以后,房敏学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时间不够,能力不够,资金不够。”

红叶柿岩是在整合国内头部资源的背景下,淄博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但是,作为一个网红景区,三五年是一个坎。“红叶柿岩投资大,到目前已经投资了两个亿。”房敏学直言,“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投资,持续投入,增建新项目,为产业‘输血’,这样才能拉动客流。”

但作为“网红景区”,红叶柿岩却不做只红一阵的“网红”,而是始终把生态放在前面,在生态振兴的前提下,用乡村发展的“五大振兴”带动三农,从而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

前路漫漫,投资巨大、回报周期却相应的格外漫长。投资大、回报慢,这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明显不是合算的生意。但集团创始人房利军觉得,这不是生意,而是义务,作为博山人、博山企业应该承担的一份义务,“我们公司能够发展,是凭借着好时代,是党和政府带来的好时代,作为企业,我们有义务去回报社会。”通过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投资大,见效慢,所以要做这样的项目,必须有情怀,“我们甘做乡村振兴的垫脚石、开拓者、实践者。”

微信图片_20220902092138.png

来红叶柿岩玩耍的游客,如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昔日的穷山村,如今已经吃上了“文旅饭”。对于红叶柿岩乡村振兴片区来说,这条路能够走多长、走多久,这样的模式是否可以复制?

房敏学认为,到2025年,会是红叶柿岩发展的一个节点。目前红叶柿岩已经进入二期建设,未来将覆盖40平方公里,惠及20多个村庄。当下,他们要做的是,将红叶柿岩的几个产业板块确定好,把周围山水资源利用好,打造可复制模式。“目前我们仍有很多规划有待实践。中国有千千万万个乡村,我们不缺优质山水资源,但绿水青山怎样才能变成金山银山,这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回答的一个大课题。”

待到秋至,又当万山红遍。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郭春雨 李静 李岩松 高广超

编辑:刘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