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镇:零散资源“化零为整” 村企抱团共兴乡村

摘要 初秋时节,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不论进村还是入企,你都有可能看到一份“游学西河通关文牒”。这份“文牒”中介绍了西河镇15个极具游学特色的村庄、企业和景点。

现在有句时髦话叫“城会玩”,而一次西河镇之行,更让人体会到了山东淄博农村在发展创新中的“农会玩”。

初秋时节,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不论进村还是入企,你都有可能看到一份“游学西河通关文牒”。这份“文牒”中介绍了西河镇15个极具游学特色的村庄、企业和景点。

“在传统文化、景点打造方面,西河镇与淄川区其他镇街道相比不占优势;比产业,与强镇也有一定差距。但乡村要振兴,村庄要发展,我们便把镇域中具有产业发展价值的亮点挑出来,串珠成链,成立了‘西河文旅产业联盟’,希望实现抱团发展。”西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群说。

联盟成立,下一步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是村企抱团发展的3个核心问题。西河镇成立工作机构,推动联盟形成制度清晰、责权明确的工作格局,并专门从北京请来设计团队,议思路,定项目,让村、企从“单打独斗”升级为“分工协作”。

齐艾健康文化产业园是联盟会员之一。走进园内,除了琳琅满目的艾草制品,还有触目可及的红木家具,上面均标注着产品价格。“这是我们联盟内两家红木公司的产品。”中国(齐艾)健康文化产业园总经理李哪说。

据李哪介绍,根据联盟协议,会员之间有向客户推介其他会员产品的义务。“如果有游客相中了红木家具并下单购买,不仅游客能享受折扣,我们也会得到一笔居间费。”他说。

 “我们这里没有齐艾健康文化产业园那么大的空间放置红木家具,但有‘齐艾’的艾草制品和雾岭山•山楂树生产的山楂制品等会员产品。”东峪村党支部书记张纪帅说。东峪村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有保存完整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兵营”,有长寿泉,还有天明寺……“我们这里山美水美,过去来了人爬爬山看看景就走了,现在有了联盟,看景、采摘、购物、食宿,一条龙,能留住人了。”张纪帅说

如果联盟成员没有立即变现的产品怎么办?“我们会从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给他们。”李哪举例说,上塔山村的农耕乡情博物馆,主要向游客展示不同年代的民居、农耕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村民传统生活场景,到这里参观是免费的,博物馆没有现金收入。对这样的点,联盟规定,如果联盟会员将游客介绍到这里参观,这个会员就要支付一定费用给博物馆。“人家提供了场地和景点,也是一种服务。”李哪说。

苗峪村拥有凤山、东岭、秋千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因为地理位置偏僻,游客来得少,村里的民宿也曾“吃不饱”,如何“导流”成了最大难题。

“联盟成立后,大家互相介绍,来的人比以前多了不少。”苗峪村党支部书记刘善举说。仅7月初,就有5家游客在苗峪村定下了房间,而且是成月包租。

15个点散布在山间,从“齐艾”到苗峪村,就相距三四十里地,怎样让这些点联系得更紧密些?“我们商量着要购买大巴,有的村经济实力不是很强,费用基本上要以企业为主。”李哪认为,虽然投入可能有些高,但从整个联盟的收益来看还是有账可算的。

“文旅联盟”从思路形成到正式运作,距今只有5个多月时间,而它的收获显然是一举多得的:结束了村庄、企业“各自为战”的历史,为村集体经济、镇域内企业壮大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新的发展模式,在盘活农村资源的过程中,还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不止于此。西河镇政府认为,“文旅联盟”除了要带动西河镇的乡村游,还要实现产业联育。“产业联育,不同于简单的‘1+1’式的‘联营’,而是要把文旅产业优化升级作为突破口,激活土地、生态、品牌等资源形成联动效应,聚合产业资本、村集体等多方面资源重构乡村价值,带动西河镇经济高质量发展。”张群说。(闫盛霆 郭杰 郗文娇)

来源:淄川区委宣传部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