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600016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岳尊峰发掘毕荣九史料之详事本末

摘要 毕荣九一生献身内画艺术,是鲁派内画艺术开山鼻祖,被誉为鲁派内画一代宗师,他的丰功伟绩亦永载内画艺术史册。

毕荣九一生献身内画艺术,是鲁派内画艺术开山鼻祖,被誉为鲁派内画一代宗师,他的丰功伟绩亦永载内画艺术史册。百年来,北京故宫、省市级博物馆,地方文史学者及艺术品收藏者从未停止过对毕荣九事迹及其内画艺术品的发掘,成果亦堪称蔚为大观。作为毕荣九内画烟壶收藏之大成者的典型,岳尊峰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多年来,他发掘并收藏大量毕荣九相关文史资料和作品,其中,一张合影找到毕荣九次子毕恒远唯一一张存世照片,拉开毕荣九史料发掘的序幕。

1.png

合影中的重大发现

2022年新春刚过,岳尊峰与博山地方文史学者赴毕荣九之孙、毕恒远次子毕承玺先生家中采访,采访中问及有无父亲毕恒远照片资料时,毕承玺失望地摇头说:“我只知道父亲上世纪50年代中就工作于淄博瓷厂彩绘组,但是他们没有留下父亲生前照片,感到很遗憾。”翌日,根据这一信息,岳尊峰找出一本珍藏的梁文焕画集,在102页上方有一张拍摄于1959年11月10日淄博瓷厂彩绘组成员与三名景德镇彩绘技艺的老师合影。岳尊峰将该照片用微信传于毕承玺后,毕承玺一眼就认出前排左一为父亲毕恒远(此前相关文史资料误定该人为毕懋远),并对岳尊峰一再表示诚挚感谢!岳尊峰由此感慨发掘保留文化史料的珍贵性,也更加笃定了他继续发掘毕荣九史料,还原一个真实的毕氏内画家族的信心和决心。

除毕恒远外,岳尊峰把此照片人物逐一分析,并请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先生,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他发现该照片与毕荣九传承技艺的渊源极为密切。

据史料记载,毕荣九有入室弟子四人:张文堂(1956年博山琉璃工艺生产合作社内画组老师)、袁永谦、王致富、闫本立。其四个儿子中,除三子当了木匠,长子怀远、次子恒远、四子悦远都随其学过内画,其哥毕凝君四子毕懋远也是在毕氏的画室中长大的,尤其是毕恒远更是深得毕荣九真传。1931年,山东省实业厅回收博山玻璃公司,成立山东省模范窑业厂,毕恒远因绘画技艺出众,被选入该厂专职陶瓷彩绘。1954年,毕恒远一众又被合并到新建淄博瓷厂彩绘组从事彩绘工作。1959年,他与著名书画家李左泉、李庆章、梁文焕(毕荣九二弟子袁永谦的外甥)、昃如川、姜庸夫(毕荣九外孙)、张子翔(毕荣九大弟子张文堂族弟,师从袁永谦)、孙雪村(内画名家)、毕承彦(毕荣九长子毕怀远之子)等,为人民大会堂山东厅绘制了第一批国家用瓷,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毕恒远亦成为淄博陶瓷彩绘奠基人和主要开拓者之一。

在1959年11月10日,淄博瓷厂彩绘组欢送景德镇传授彩绘技艺的老师回厂,特意拍摄了这张合影。这张合影基本囊括了当时陶瓷、琉璃业界的精英,更难能可贵的是,该合影中,仅毕氏传人就有6位。另外,毕荣九兄长毕凝君的四子毕懋远也在彩绘组。可以说,毕荣九不仅开创了鲁派内画,更为鲁派内画的传承弘扬和淄博陶瓷彩绘的发展立下赫赫之功。

2.png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珍藏的1959年照片

对毕氏家族祖籍的发掘

祖籍很大程度上和中国文化的认祖归宗息息相关,传统中国家族文化都讲求水有源、树有根,追寻祖籍几乎是每个家族修谱探源重中之重的事情。长期以来,人们大多关注毕荣九事迹和作品,对其祖籍探究少之又少。采访中,问及毕氏家族渊源一事,毕承玺说,近20年前,听哥哥毕承福(已过世)说过,曾有石炭坞毕氏族人与毕承福商洽过毕荣九一支入谱之事,毕承福忙于工作,等再记起这事时,错过了时机,遂与续祖谱一事失之交臂。

得知这一信息后几日,岳尊峰即邀淄博市收藏家协会孙启元一同前往石炭坞查找毕家祖谱,根据线索在一毕氏后人家中觅得。说明来意后,毕家后人拿出“2004年石炭坞毕氏支谱”,并同意岳尊峰拍照留存。

因该支谱编印时间稍晚,为防出现错讹,岳尊峰又赴淄川西铺寻找到一套刻印于1916年的《毕氏世谱》作参考。综合1916年《毕氏世谱》与2004年《石炭坞毕氏支谱》信息可知,毕氏家族于元初自河北枣强迁至石炭坞(族谱里记载为“石塘坞”),始祖曰毕璿,璿生三子:敬贀、敬贤、敬贵。明洪武初年,敬贀一子士容迁至神头;敬贤一支三子士宽、士敏、士全迁至淄川西铺;敬贵原居未动。博山毕氏祖茔原在西黑山前坡,后移至和平村东南,公称毕家老林,亦为毕荣九之祖坟。当其时,祖茔占地面积数十亩,林内有参天古柏、卧龙国槐,碑石林立,气派非凡。其后世事更迭,毕氏祖茔消失不见,毕荣九之家族来源至此较为清晰。

3.png

2004年石炭坞毕氏支谱

五年前的记忆,揭开毕荣九的身世之谜

2017年的时候,淄博尊峰镶嵌老琉璃博物馆刚筹建完工,岳尊峰在“鲁派内画”展区陈列布展毕荣九展品时,查阅过毕荣九的很多资料,唯有一篇文章记载“毕荣九入赘”一事。岳尊峰自1994年镶嵌内画鼻烟壶、首饰盒以来,就深知毕荣九在鲁派内画界的地位,20多年来,第一次读到“毕荣九入赘倒插门做上门女婿”的文章,没有再经过进一步事实论证,不敢写在展版上公共展出。时隔5年,岳尊峰与博山文化研究院重新发掘毕荣九史料,等再查找这篇文章时,竟然找不到这一宝贵资料了,更不记得作者是谁了。2022年6月,在博山文化研究院即将发表“一代宗师毕荣九”文章时,岳尊峰为了揭开祖师毕荣九的身世之谜,就把深埋心底5年的秘密告诉了笔者,笔者认为此事干系重大,暂且推迟文章的发表。

岳尊峰加紧与毕荣九孙子毕成玺联系,毕成玺对此事没有记忆,遂又求证于毕成彦(1921-2003,毕荣九长子毕怀远的次子)之子毕先平、毕先进;同时,岳尊峰又努力查找20多年前采访毕成彦的当事人,从他们口中得知毕成彦在世时曾述及毕荣九的身世,言其是从伯祖毕凝君(1872-1943)那里听来的。毕成彦叙述毕荣九相关信息如下:毕荣九(1874-1925),名宁清,以字行,博山石炭坞人(书上记载是博山西寨人)。他是我国清末民初的知名内画家,同北京的内画名家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等先生在内画艺苑中平分秋色,名冠华夏,其内画鼻烟壶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所喜爱,为博物馆所珍藏。毕荣九出身于两代相传的塾师世家,他的祖父擅长绘画(书上均无记载)。在荣九9岁、其兄凝君11岁时,父亲毕雨亭去世,兄弟二人被在莱芜教书且精于绘画的伯父毕云亭领去收养(书上记载是毕云亭回博山收养)。云亭先生平时向荣九兄弟二人讲授画艺,传授文化知识。荣九自幼颖悟、机敏、善学,逐步掌握绘画技艺,年纪稍长,返回博山,在世代经营琉璃业的业主姚若伯家入赘。岳父姚若伯助资帮毕荣九在博山开设“奎山堂”字号,经营油漆、书画、装裱、塑像等业务。此说或可解开毕荣九开店资金来源之谜。

光绪十六年六月,吴春涛继任博山知县后,对县衙进行重新整修,毕荣九承揽了县衙的油漆业务,他看到吴春涛随身携带一内画鼻烟壶,感到特别好奇:“壶里面怎么能作上画呢?”就跪拜询问此壶来历,吴春涛说道:“这是我北京的同僚帮忙从周乐元处专门定制来装鼻烟的”。从此毕荣九就反复揣摩内画方法,但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不得其解。他想去北京访师学艺,因路途遥远多费时日,又刚经营店面生意才起色,难以成行。当时王梓(1809-1884)经营协顺堂的生意越做越大,名扬天下遍及大江南北,分号有72座,分别分布在北京、太原、洛阳、江苏、浙江等地。王梓去世后,北京业务由侄子王凤诰(1853—1917)主管。1891年,毕荣九拜托王凤诰帮忙对接北京内画,适值王凤诰去北京经营业务,因为据传周氏对内画技艺秘不示人,王凤诰就设法进入周乐元的住宅,见其作内画的勾竹笔,周乐元察觉后,立马收起,婉言谢绝。王凤诰返博后转告了毕荣九。毕始得领悟,又经长时研习方得其法,逐步探索,最终掌握了内画技艺,其内画生涯便由此始。他在自己经营的“奎山堂”增添了画内画鼻烟壶这一新的业务项目,这就是享誉海内外的鲁派内画艺术的初创。

毕荣九始创的博山内画壶是亮膛内画鼻烟壶,即壶内壁未经磨涮,因此只能画些简单题材的作品,艺人的技艺难得施展。一天,毕荣九见岳父姚若伯正与友人韩发成、卜麒麟等饮茶话旧,谈到内画鼻烟壶制作的提高问题,他们数人受到博山料货庄生产琉璃烟嘴需要用泥砂加以磨碾的启发,提议试验用砂泥将壶内膛磨砂再画,以求更好的效果。毕荣九听后认为此法很好,经试验,不成,瓶内壁难磨。他仍不灰心,一日正在试验,被爱好用土枪打猎的友人看到,建议他再加上枪弹中铁砂试一下,这话顿使荣九醒悟,他用泥、砂、铁砂装入瓶内摇晃,数时辰后,将壶内壁磨成毛玻璃状的磨砂面了,荣九喜出望外。

当时,北京盛行挖空内膛的水晶内画鼻烟壶,而博山则盛行仿水晶——料(琉璃)涮膛的内画鼻烟壶,两地产品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均深受海内外人士、收藏家的青睐。毕荣九自掌握料鼻烟壶涮磨法之后,名声日重,技艺日进。毕荣九为人忠厚、纯朴、好交友,少工匠保守意识。他对后学登门求教者,总是循循善诱,倾其所知。在其影响下,薛向都、辛八等也掌握了内画技艺;毕将其内画技法传给得意弟子张文堂及长子毕怀远、次子毕恒远、侄子毕懋远等。张再传其子张雪村,恒远再传姜庸夫。荣九与油漆匠师孙坦普为好友,孙的徒弟袁永谦想学内画,荣九认真指教,袁深得其法,成为毕的门外徒。袁又传梁文焕、张子祥;薛向都传其子薛京万。毕的门人弟子内画造诣均佳,姜、梁、张还善绘陶瓷,解放后从事陶瓷彩绘工作。因此毕荣九和他的传人对淄博的陶瓷、琉璃业的贡献是巨大的。

在博山早期的内画鼻烟壶作品中,唯有毕荣九、袁永谦、毕怀远、毕懋远等各自署名落款,其余作者落款极少。毕荣九的创作题材广泛,擅画山水、人物、走兽等题材的内画鼻烟壶,其作品富有文人画风格。岳父姚若伯见毕荣九日渐名声远扬,征得族人同意后,随把毕荣九的子女由“姚”姓更改为“毕”姓。毕荣九在从艺道路中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精神,大胆开拓、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开创了鲁派内画艺术且发明了鼻烟壶"内膛涮磨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培养了不少的美术人才,对山东陶瓷业的彩绘,琉璃业的内画艺术有巨大贡献。人民忘不了自己的艺术家。在他作古近一个世纪后,他的传略被荣载《齐鲁文化大辞典》《山东风物大全》《博山区志》等,这是对他一生的公正评价,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毕荣九涮里方法与柳条笔设色工艺探究

有关毕荣九发明内画“涮里”的方法,薛京万、张维用等均有详细文字记载。岳尊峰在研究李克昌大师作品时,找出2008年北京荣宝斋为其出版的《李克昌美术作品集》一书,内附有李克昌于2004年在澳大利亚华人报《西澳时报》刊发的专栏文章《画家李克昌谈艺》,该文第八章写道:“毕荣九研究出用打土枪的铁霰丸加金刚砂磨砂烟壶内壁的办法,誓不外传。此法自光绪年间至一九六五年近70余年一直秘传于博山,直到我在北京时向叶菶祺先生介绍毕氏办法,他才恍然大悟,如法炮制,果然奏效,之前他们一直沿用老的笨法。”

从该文中可以读出两点重要信息:一是用铁霰丸加金刚砂磨砂烟壶内壁的“涮里”方法的确为毕荣九所创,李克昌学艺于毕荣九次子毕恒远,信息来源较为便捷,其说法亦较为真实。

二是叶菶祺身为京派内画家叶仲三之三子,父子四人在内画界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李克昌与叶菶祺交谈之前,叶菶祺作为内画名家还不知道有此“涮里”方法,可以说明至少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北京关于内画烟壶的“涮里”还比较原始。

冀派人造水晶和天然水晶是内画毛坯得天独厚的发源地,他们工匠把坯料掏膛之后,依然使用毕荣九发明的”铁砂涮里”工艺。毕荣九此工艺的发明,为百年内画的辉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值得永远纪念!  

毕荣九发明的“涮里”方法秘传于博山几十年,而其“柳条内画笔”的发展更与京派各领风骚。冀派著名内画大师董雪是内画泰斗王习三大师的弟子,更是内画油画、肖像的领军人物。中国琉璃艺术大师岳尊峰曾多次与董雪先生探究京、鲁、冀派内画用笔技艺特点。董雪大师论证说:“在发明毛笔以前,京派除用竹笔外,只有叶家的技法才用柳条笔表现在作品当中,用柳笔主要是平涂上色,作品色彩典雅,古朴浑厚。”当谈到京派的设色方法时,董雪肯定为用竹笔的侧峰设色。先前,岳尊峰于2020年拜访王习三大师之子王自勇先生时,王自勇更证实了用竹笔侧峰设色的真实性。叶家的独家用笔特点,也是独特风格,比如柳条笔画松树的枝叶、水草、小草、苔点等,这种技法也是叶家独有的,只有京冀两派继承流传此技法。

1956年就加入博山琉璃工艺生产合作社内画组工作的杨玉莲老师讲到:“老艺人们说过毕荣九在正常用竹笔勾线和竹笔皴法的基础上,又发现了柳条的柔韧性,并把柳条笔头用牙齿咬松后,辅助上色。”中国内画艺术大师钱延声先生多年研究早期老艺人们内画作品,尤其他看到毕荣九作品上有大面积薄薄的水色,则认为很难用柳笔上色表现此效果。因此毕荣九作品中的全部设色工艺发掘,至今仍属未解之谜,但随着更多内画史料的发现和发掘,会给世人一个公证。

求到1934年上海《交大季刊》原本,对“山东博山玻璃工业概况”一文的发掘

上世纪30年代,学者谢惠由清华大学转教于齐鲁大学,此间,他曾带领学生几次赴博山考察,先后撰写有关博山工业的文章数篇,其中撰写的《山东博山玻璃工业概况》一文于1934年发表于上海《交大季刊》。该文为较早的全面分析博山玻璃工业状况的文章之一,且详细介绍了博山玻璃公司及博山内画传承历史,弥足珍贵。但是较为遗憾的是,极少有人见过登载该文的1934年版《交大季刊》的真面目,这也成了岳尊峰的一个心结。

岳尊峰在原有收藏内画始祖毕荣九、袁永谦、张文堂等鼻烟壶基础上,又历经两年,几乎把流散在各地的光绪民国时期鲁派内画名家鼻烟壶搜集起来,唯一遗憾的是《交大季刊》原版仍杳无音讯。2022年6月21日,一位藏友拿出一张1964年录音的博山琉璃社“巧穿珍珠帘”唱片,问岳尊峰愿不愿意收藏?当岳尊峰热情地买下此唱片时,藏友又说他多年前从香港古玩店掏到一本《交大季刊》,问岳尊峰是否有意收藏?岳尊峰一听《交大季刊》,内心怦怦直跳。当对方小心翼翼地从提包里拿出这本微微发黄的《交大季刊》时,岳尊峰惊讶地看到,这正是他苦苦寻找多年的1934年版《交大季刊》。目录首篇即是谢惠和他的《山东博山玻璃工业概况》一文,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岳尊峰小心翼翼翻开,在该书第14页即有“内画史略及方法”,其文如下:

料货分为数种:有水晶者。有带色者,其水晶者,大至花瓶,小如鼻烟壶,无不精绘花卉人物,初见时或疑为印就,实则为人工所绘成者,因其画均在内面,故名之曰“内画”。查内画之业发轫于逊清光绪时,是时北平周乐元氏,颇负盛名。周氏故后,冯少轩氏继之。博山有料客王东海者,贩货赴平,因交易而识冯氏,遂得其真传。回博后,授其艺于毕荣九,毕氏又授与张文堂及袁益三(永谦)二氏。(毕氏善山水。张氏则精花卉)。今王袁诸人,相继物故,而博山之能内画者,有梁文焕,赵心如,张子祥(山水花卉),辛西园(山水),王如亭(人物),孙雪村,及薛禄万诸氏,然大都直接或间接得之于毕氏也。至其绘画方法,甚为离奇。先将铁砂及水,灌入瓶中,用力摇荡之,使其内部粗糙,然后洗净待干,以竹制勾条(其形如L)醮墨,自瓶口探入内部绘之,以瓶质透明,可于瓶之外部见之,绘成之后,再以勾尖裹笔毛,依次着色。内画之瓶,其价昂贵,即以此故。历来名手所绘之鼻烟壶,以周乐元氏为最贵,现在每个可值数百金,冯王二氏,亦须一二百元。毕氏以下,则数十元至三五元不等。内画之贵,可见一斑矣。

4.png

1934年上海《交大季刊》原本

此文章史料价值重大,且在详细介绍内画方法时,有专文“再以勾尖裹笔毛,依次着色”句,证明博山早期内画艺人已经在竹笔上绑上笔毛进行内画着色了。

毕荣九服役清宫造办处塑修九龙壁故事的发掘

现工作于博山区文物事业服务中心的李奕是毕荣九玄外孙女,其父李恒刚是毕恒远长女毕承美(已过世)的女婿,李恒刚曾带李奕在毕承美家生活过十几年,是以父女二人经常听毕承美讲述毕荣九在北京的种种事迹。根据毕承美所述,毕荣九曾在清宫造办处服过役,画过九龙壁。很长时间以来,岳尊峰与他们进行多次沟通并提供线索,对毕荣九这方面的事迹的梳理也越来越清晰。

毕荣九在宫廷服役之事,在全国各地出版的众多书籍中,都有其曾在宫廷造办处服役的记录,这些史料佐以毕氏后人有关毕荣九在北京的各种故事,可以说明毕荣九大概率是在宫廷造办处服过役的。但截止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明毕荣九曾在北京画过九龙壁。

于是,岳尊峰又开始了对九龙壁细致地探究工作。经查资料得知, 古代九龙壁在全国留有三座,分别位于故宫、北海和山西大同,唯有北海九龙壁重修的时间与毕荣九服役时间相吻合。北海九龙壁高5.96米,厚1.6米,长25.52米。除了每面九条大龙,旁边还点缀着小龙,共计635条。九龙壁曾是大圆镜智宝殿山门---真谛门前的影壁,该壁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大圆镜智宝殿与九龙壁同时期建设。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曾重修,据史料记载,大圆镜智宝殿在1900年遭到八国联军的焚烧,仅剩九龙壁。

口述史料是人类保存自身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文献史料的重要补充。在人类没有文字以前,口口相传是人们保存自己历史的唯一方法。即使文字出现以后,口述依然是很重要的史料来源,人们所熟知的《史记》、《荷马史诗》等,都采用了大量的口述史料。直至今天,对于中外史学研究者来说,文献资料和口述资料仍然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当文献史料里没有过多记载其人、其事时,与该人该事有密切关联的人物的口述就是一种重要的史料来源。

毕荣九在内画业界影响甚著,1934年上海《交大季刊》所刊《山东博山玻璃工业概况》一文就阐明毕荣九为鲁派内画之鼻祖。再加之其后人有关毕荣九的各种口述资料,都可看做是研究毕荣九的重要史料。

通过毕氏后人口述和历史对比,岳尊峰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历史上北海九龙壁破坏的时间恰与毕荣九在宫服役的时间相吻合;二是据本地史料记载,毕荣九在博山开设“奎山堂”时,除经营书画、装裱业务外,其塑像技艺高超,十里八乡逢有塑造神像时,会首先请毕荣九。李恒刚听岳母还讲过:“我父亲毕恒远塑的神像与真人一样,是毕荣九亲自传授的绝技。”因此,毕荣九参与修复北海九龙壁,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

以上两结论与毕氏后人口述相结合,可判断毕荣九很大概率是参与过北海九龙壁的修复工作。岳尊峰把这一结果告诉李恒刚,李恒刚说:“只听岳母毕承美说过毕荣九画九龙壁的事情,你这么一解析,毕荣九他们应是先把龙用陶泥塑好后,再画上颜料烧造成形,这样最接近史实。”

5.png

北京北海九龙壁

塑像是三维艺术,也就是立体艺术,而绘画是二维艺术,也就是平面艺术。雕塑比绘画更难,它需要较强的空间感、立体感。毕荣九的内画壶勾线有力度感,技法有变化和厚重感,气韵生动,与其塑像功夫关联很大,非常人能及。李克昌先生师从于毕荣九次子毕恒远,在中国内画界有极深的影响,其雕塑、油画等造诣很高,才奠定他在国际上的极具影响力,这也算是一脉相承。

史料记载毕荣九于1874年出生,1925年去世,享年61岁。因岳尊峰常年致力于毕荣九作品研究,是以与毕荣九有关的年份都很容易引起岳尊峰的关注。他想起济南市博物馆珍藏的3件毕荣九内画烟壶,其中两件落款都是“乙丑孟夏”,即毕荣九去世年份1925年。

7.png

济南博物馆藏毕荣九内画壶

这两件作品用笔老辣,功夫深厚,均体现了毕荣九非凡的技艺。令岳尊峰不解的是,从作品的厚重度和用笔精细程度看,其用笔健壮,毫无衰老之态,为什么毕荣九在夏天还能画出这样极致的作品,该年却突然去世了呢?等向毕承玺求证时,他讲道“爷爷毕荣九大概是因心梗的原因”。毕荣九离世已近百年,但作为鲁派内画一代宗师,他的贡献和事迹永为后人铭记。

2022年初,岳尊峰恳请内画家李东晓向远在澳大利亚的父亲李克昌先生转达了发掘毕荣九史料、撰写毕荣九相关文章的工作后,特恳请李克昌先生题词。作为毕荣九再传弟子,李克昌听闻后欣然挥毫写下“一代宗师毕荣九”题句,以表崇敬之情!

近日,岳尊峰持1959年的合影照片,请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先生(1959年合影照片为张明文老师珍藏)。当张大师获知淄博瓷厂老艺人中有7位人员直接受益于祖师毕荣九的技艺,很是感慨,当场为岳尊峰题写“岳尊峰发掘祖师毕荣九史料”题句,以资壮志!

毕荣九内画壶收藏发掘

毕荣九作为鲁派内画鼻祖及中国内画巨擘,生前即已闻名全国。在百年的时光中,他的作品不仅广泛被收藏家们争相收藏,也被故宫博物院、济南市博物馆和中国(淄博)陶琉博物馆等永久珍藏。同样,作为非国有博物馆,淄博尊峰镶嵌艺术老琉璃博物馆也珍藏着毕荣九的若干珍品,现择其要描述如下。

1、毕荣九与博山玻璃公司内画壶

8.png

博山玻璃公司全景图

淄博尊峰镶嵌艺术老琉璃博物馆中珍藏着一件手掌大的内画壶,此壶瓶体高14.8厘米,品相完好,壶正面竹笔画有一组德式建筑,错落排列,瓶体中偏右为大门,上有“博山玻璃公司”六字。院内竖有一杆旗帜,可清晰看出是清朝三角龙纹旗,画面背后是一高高耸立的大烟囱,门前有斜坡与木质斜拉桥相连。整个画面布局和谐,运笔精当,对一砖一瓦、一枝一叶的勾勒无不精妙传神。

9.png

来源于德国德米特西拍卖行 (auktionshaus demessieur) 的博山玻璃公司内画壶

博山玻璃公司为1904年中国最早的官办玻璃公司,先后耗资近百万两纹银,在中国摊片玻璃制作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发明的“吹泡摊片法”制作平板玻璃技术为当时国内首创,博山也因此被《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称为“中国第一之玻璃制造地”。中国日用玻璃协会曾刊发《百年企业故事多----博山玻璃公司》一文,文章中即插入“博山玻璃公司”内画壶,由台湾著名烟壶收藏家黄求平先生提供。据黄求平先生介绍,2019年5月25日,德国德米特西拍卖行(auktionshaus demessieur)曾对该内画壶进行拍卖,后辗转流入国内,最终被岳尊峰收入囊中。在以前的资料中,只见过博山玻璃公司侧面场景的照片,其正门及局部情况如何,现存史料照片均无涉及。但这个内画壶却清晰完整地用竹笔画出当时博山玻璃公司的正门面貌和清朝龙旗,是博山玻璃公司正门现存史料中唯一的物证;是鲁派内画史上最具价值的鼻烟壶见证物;画中清朝龙纹旗更是彰显博山玻璃琉璃业作为官炉的重要物证。此内画壶的问世,为世人研究博山玻璃公司百年工业文明提供了有力物证。该壶背面为“十八学士登瀛洲”画面,两侧分别是八骏图和白菜蝈蝈。四个面,四个景,四种特色,却有机融合在一起,彰显了作者高超的技艺水平。

为进一步核实此壶最终出处,岳尊峰奔赴北京求证著名鼻烟壶收藏家、《大故宫》作者马毓鸿先生,并向知名专家张光明、张维用等诸先生请教,专家教授一致认定此壶为光绪年间所绘。冰花楼主张维用先生在经过认真研究后,考证此壶为毕荣九珍品,并写下“毕荣九真迹,博山玻璃公司见证鲁派内画历史”字迹。博山协顺堂内画技艺第四代传人、王凤诰曾孙王绪有大师鉴定结论为“毕荣九所绘博山玻璃公司正门鼻烟壶,真迹见证物。”根据文物专家张光明先生论证,1906年11月博山玻璃公司建成投产庆典时,清政府为感谢德国大使为博山玻璃公司所做的贡献,特向鲁派内画鼻祖毕荣九专门订制了这件作品作为赠送德国大使的国礼。

11.png

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物,这件承载着博山玻璃公司历史的内画壶,必将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显得更加珍贵。

有关博山玻璃公司的事迹已被记载于各种史料文章中,但与该公司有关的7名德国技师却鲜有人知其姓名。近日,博山文史资料工作者从两张光绪年间的报纸上查到了7名德国技师的名字,他们分别是:唐克、衣白哈而忒、开吞、米赖、哥排而、克来乃、夫而特,为研究博山玻璃公司又增添了新的历史重要内容。

公司所聘七名德国技师待遇极高。为首一名月薪五六百两纹银,一般吹制操作的技师每月也有三四百两。每人还配备走马一匹,马伕一名,厨师一名。他们的四合院住宅内安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区内还辟了菜园和果圃,以时供应新鲜蔬果。公司中的中国官员对此表示不满,造成双方隔阂。适此时,窑炉出现故障,无法生产。德籍技师囊中白银已经填满,遂联翩而去,并图纸等技术资料,也不知下落,致使事故无法排除。公司只得改聘日本东京深川玻璃厂和大阪岛田玻璃厂的两名日籍技师,采用日本的工艺技术全面改造窑炉。

1916年,由杉山五郎、前田七郎出版《最近山铁沿线事情》一书中有博山硝子会社(即博山玻璃公司)全景插图。从厂房后排的小树与当今公布的第一张全景照片对比,这本书中的全景图要早于第一张全景照片二十多年。岳尊峰发掘毕荣九绘“博山玻璃公司”正门原照片应该在日本杉山五郎和前田七郎的遗物里。

山东耐材集团鲁耐窑业有限公司继承了博山玻璃公司的厂房及设备等,在耐材行业中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司的王如主任对博山玻璃公司历史的文化遗产相当熟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研究成果。他对1906年清政府作为国礼赠送德国大使“博山玻璃公司正门”鼻烟壶给与高度评价:“此壶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巨大,正因为是国礼,壶中题款个人毕荣九名字在其中是不允许的,此壶代表的是国家意志”。

2021年集团公司领导在原有的德式建筑办公室改建成“博山玻璃公司博物馆”,让人重温历史文物和史料,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骄傲感,可以让观众一睹1904年博山玻璃公司的风采。

44.png

王如、孙启元、岳尊峰于博山玻璃公司博物馆前合影

2、毕荣九作“十八学士登瀛洲”为何只画十七人

55.png

博山玻璃公司鼻烟壶的背面画着“十八学士登瀛洲”的宏大场面,画面中,英才大儒各骑一驴,个个栩栩如生。但如若仔细数一数,则发现画面中却只有17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此壶最早出现于2019年5月25日的德国德米特西拍卖行,2020年3月5日,中国日用玻璃协会网站刊发《百年企业故事多——博山玻璃公司》一文,该壶作为配图在文中出现。2021年5月14日,博山文化研究院发表《艺心不孤映琉光——中国琉璃艺术大师岳尊峰和他的淄博尊峰镶嵌艺术老琉璃博物馆》文章,也刊登过此壶照片。但以上文章均未对此壶只画“十七学士”作任何见解。岳尊峰在仔细研究3年后,并结合毕荣九的另一件“十八学士登瀛洲”作品的出现,方公布正确答案。

武德四年,唐太宗李世民因感慨自己读书少特开设文学馆,网罗当时的英才学士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复命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即为《十八学士写真图》,褚亮题赞。当时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被称为“登瀛洲”,后人有所谓“十八学士登瀛洲”。后因学士许敬宗支持武则天称帝,后人认为他有负李世民,将其称为佞臣,此后各类画作中在描绘“十八学士登瀛洲”画面时,就只画十七人,时有“学士只有十七人,不绘佞臣许敬宗”之说。。

毕荣九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创作此“十八学士登瀛洲”烟壶。观此壶,上方画城门墩,城墙上云雾盈绕,描绘“瀛洲”仙景之美。十七学士各骑驴上,同行于城门护城河前的旷地,画工之精,难以尽述。

毕荣九另有一件“十八学士登瀛洲”鼻烟壶,作于癸丑年(1913),同样也是只画十七学士,由此可见其思考之严谨、用笔之规范。同样,李克昌大师创作此题材时,也知其中之玄妙。

66.png

1913年毕荣九作《十八学士登瀛洲》鼻烟壶

3、岳尊峰捐赠中国陶瓷琉璃博物馆毕荣九鼻烟壶

在中国(淄博)陶琉馆也珍藏着一件毕荣九创作于1906年的内画壶精品,由岳尊峰于2020年捐赠于中国陶琉馆,并被陶琉馆永久收藏。该内画壶画面布局精当,设色雅润,山石荦确,房屋半掩,丰茂花树应和着潺潺流水,无处不静,却有无处不透漏着山村的勃勃活力。壶体正上方有落款“子和大兄大人雅正,丙午杏月,荣九作。”作品保存完整,画面清晰,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及观赏性。

77.png

2020年岳尊峰向中国陶琉博物馆捐赠的毕荣九内画壶

4、毕荣九两件作“八仙祝寿”鼻烟壶

在鼻烟壶收藏界,玛丽和庄智博是一对德高望重的收藏家夫妇,收藏鼻烟壶逾1700枚之多,涵盖宫廷御用及文人珍玩之品,为当今最著名的鼻烟壶收藏家。他们曾收藏有毕荣九玻璃胎竹笔内画《八仙祝寿》作品一件,作品正面为八仙及寿星人物,落有“子受二兄大人雅正”字样,背面为《兰亭集序》节选文字,落款时间为“辛丑”(1901年)。该内画壶被陈韬《鉴识鼻烟壶》一书收录。从落款时间及受赠人考虑,此鼻烟壶是毕荣九赠予京派内画大师孟子受的。该鼻烟壶可证明毕荣九与北京内画家们产生较为密切的联系。

88.png

玛丽与庄智博藏毕荣九《八仙祝寿》鼻烟壶

无独有偶,岳尊峰亦存有一件毕荣九《八仙祝寿》鼻烟壶,该壶创作于1903年,其绘画布局与上图基本类同,八仙开脸技艺则更胜一筹。

99.png

1903年毕荣九作《八仙祝寿》鼻烟壶

5、仲三恳请毕荣九作“山水博古图”内画壶

岳尊峰另藏有毕荣九的博古鼻烟壶,壶体正面为山水人家图案,上有“义三仁兄大人雅正 仲三赠”落款,背面是一博古盆景图,落款为“毕荣九作”,此鼻烟壶据多位业界专家考证,应是北京叶仲三恳请毕荣九为其友人所作之物。二人一居京城,一居博山,相隔千里,在那个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却有着英雄惜英雄的内画情结,因此该鼻烟壶作为毕荣九进京的一个见证,更有鲁派内画与京派内画的缔结姻缘。

111.png

叶仲三恳请毕荣九作《山水博古图》内画壶

6、毕荣九作“儒释道三教对饮图”鼻烟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对后世影响最大。经过隋唐时期的三教讲论与融通,三教合流在北宋已经大致成型,明代以后,三教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三教的界限已经相对模糊,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交融的状态。毕荣九在创作该鼻烟壶时,以儒生、和尚、道士人物形象代表了三教,以三人的对饮阐述了三教合一的思想。

该壶画面刻画极为精细,道士的洒脱、儒生的文雅、和尚的活泼,旁立侍女削局束素,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此壶开口后细观,当年盛过鼻烟,内壁残留鼻烟粉末,虽因年代久远,个别人物画面颜料有所脱落,但仍可窥见毕荣九画功之精细。壶体反面图画为一“冬日送客图”,萧疏荒凉的背景下,人物神态安详,衣着华丽异常,与萧瑟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使人观之绝无“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的惆怅,却多了几分“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的洒脱与感慨。

222.png

《儒释道三教对饮图》鼻烟壶

7、孙启元藏毕荣九“通景山水”鼻烟壶

淄博市收藏家协会孙启元二十多年前从淄博一古玩店收藏到一件品相绝佳的毕荣九通景山水鼻烟壶。据孙启元回忆该鼻烟壶的来历说:“原在1995年11月下旬,店主路过周村南营乡和家村,有户老房子,还住着人家,有位大约80岁左右的老大娘正做着针线活。说明来意后,老人家放下针线活,拿出了这件毕荣九的鼻烟壶。几经商量,买下此壶。和大娘熟悉后,得知她家早时在周村做买卖,丈夫喜欢买烟壶把玩。后来,她又拿出了一件家传的古玉器,因价格要的太高,最终也没有谈成。”此壶在2022年3月4日经中国内画艺术大师钱延声鉴定,钱延声写道:“毕荣九老前辈精品佳作,通景山水,精道!”此壶也是岳尊峰目前见到的唯一一件毕荣九通景内画壶。画面中,山石四掩,绿树合围,三三两两房屋随意排列,使人观之有黄莺出谷、鸡犬桑麻之感。

333.png

《 通景山水》鼻烟壶

8、毕荣九作套红开光“官人物山水”鼻烟壶              

套色鼻烟壶雕琢,北京人称“套料鼻烟壶”,博山叫“刻花”。最初出现于清宫造办处玻璃厂。以前北京玉匠生产这种产品是用脚蹬的旧式轮架,所用的磨具是各种带梃的轮头和顶轴。清同治九年(1870)前后,有北京刻花艺人晏凤林、晏立孝来博山谋生,将此技术教给当了当地人李公正,李公正又教其弟李公平。自此,博山才有了刻花工艺。

该套红开光人物鼻烟壶,经工匠雕琢开光,两边刻夔纹兽头,毕荣九再用铁砂涮里后竹笔作画。壶体正面场景闲适,院墙内虬枝斜挑,假山剔透,一白面书生与一身材魁梧官人侃侃而谈,旁有一女执壶倒酒,画面动感十足。壶体背面为中国传统山水画面,气势恢宏,且又同时给人以恬静之感。

444.png

套红开光《官人物山水》鼻烟壶

9、毕荣九作套黑开光“寻隐者不遇”鼻烟壶 

该壶正面为《寻隐者不遇》场景,鹤翁、童子皆神采飞扬,古松怪石、祥花瑞草更是把环境的幽致衬托地出神入化。其背面依然是传统中国山水画画面,描绘的是深秋或初冬季节的场景。该画面用笔极为繁琐,不仅近景描摹细致,即使远山杂树仍旧做到形神兼备,可见毕荣九笔力之深。

555.png

套黑开光《寻隐者不遇》鼻烟壶

10、毕荣九作套黑回行纹“鸳鸯戏水”鼻烟壶

此白套黑料烟壶为毕荣九1904年作品,此壶由单边纹式雕成环周的回形纹样,雕刻技艺难度之大可见一斑。该壶在画面选择上也颇费心思。尤其是用竹笔皴染的鸳鸯双栖的画面,衬以田田荷叶、洁白荷花,把夏日的悠闲时光完美呈现出来。

666.png

毕荣九于1904年所作套黑回行纹《鸳鸯戏水》鼻烟壶

11、毕荣九作套黑雕双夔纹兽头“马上封侯”鼻烟壶

该作品亦作于1904年。与毕荣九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该作品寓意更加明显,直接取用古代吉庆题材“马上封侯”为蓝本。画面中,金钱马圆目大口,四蹄翻腾;猴儿稳坐马背,一手抓住马鬃,一手搭目远望,动态十足。其背面则是一幅渔翁独钓图,杨柳依依,山水含润,一翁静坐船头悠闲垂钓。两幅画面,一动一静,颇有情趣。

777.png

套黑雕双夔纹兽头《马上封侯》鼻烟壶

12、毕荣九作套黑开光“松鹤延年”鼻烟壶

此壶系毕荣九庚戍年(1910年)作品,以中国传统吉庆题材松鹤延年为主题。松有傲霜斗雪之志,寓意长生;鹤被视出世之物,寓意高洁,二者结合,则有长寿安康、志节高尚之意。这种题材因寓意吉祥,在中国传统艺术品中较为常见。其背面山水景观亦是古代常见题材,不复赘言。

888.png

套黑开光《松鹤延年》鼻烟壶

13、毕荣九作“博古山水人物”鼻烟壶

博古即所有吉祥器物的统称,其名来源于《宣和博古图》一书。凡是在艺术品上装饰鼎、尊、瓷瓶、玉件、杂宝、盆景等题材以及添加果蔬作为点缀纹样,皆以博古名之,寓意清雅高洁。

该壶风格与前仲三恳请毕荣九作之壶风格相近。其背面为静态山水画面,近景处林荫小道上,两人骑驴前行,边行边谈,动静相宜。

白居易有诗曰:“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说的就是琉璃制品容易碎裂。该内画壶因保存不当,致使其表面出现裂纹,但是没有破裂,也可见清代琉璃的强韧性。

999.png

《博古山水人物》鼻烟壶

14、毕荣九作“松下对饮”鼻烟壶

毕荣九在创作该鼻烟壶时,把儒生、和尚、道士三教人物共聚一堂,三教之间的界限已是混和不清,以三人的对饮阐述了三教合一的思想。画面中,三人动作各异,但神态却均极为舒适放松,再配以古松、石桌,呈现出一幅天人合一的画面。

毕荣九以此为题材,是儒、佛、道合流的综合反映,而其具体的表现,则为士人与僧道相交,恬不为怪,甚至引为风雅。

1111.png

《松下对饮》鼻烟壶

15、毕荣九作“柳燕图”鼻烟壶

该鼻烟壶以墨笔飞白法画柳树主干,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斜向一边,疏疏的柳叶随风摇摆。背景以淡墨描摹春风料峭的景况,几只燕子轻盈飞翔,燕子虽仅以数笔画出,但其姿态之优雅却跃然于目。壶体背后山水画面用笔极简,韵味却更加明显,深得中国传统山水画之精髓。

2222.png

《柳燕图》鼻烟壶

16、毕荣九作“采药遇仙山水”鼻烟壶

此壶来源于德国家族藏品,作于甲寅春月(1914年),画工精练娴熟,用笔老道,是毕荣九的精品。

壶正面两位相貌文质的年青人结伴,持长镰上山采药,路遇一貌美仙姑正开山门窥视。二男子的惊奇、仙姑的娇羞都在方寸之间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虬曲古松上有祥云缭绕,周围杂以鲜花瑞草,营造出了远离尘世喧嚣的仙境之美。该画面与刘阮传说的内容颇为相近,刘义庆《幽明录》中记载,汉明帝永平五年,会稽郡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遇两丽质仙女,被邀至家中,并招为婿。阮肇又被称为阮郎,后亦借指与丽人结缘的男子。

壶体另一面在动静处理上也极为巧妙,在山树房屋大背景的衬托下,贴水低飞的鸟和撑杆划船的船夫、盘座回头观望的船客却将整个画面赋予了极大的动态,颇有古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意境。

3333.png

《采药遇仙山水》鼻烟壶

17、路长存藏毕荣九“仿长白山人笔法人物”鼻烟壶

该壶系路长存先生于上世纪60年代所得,此后在收藏达半个多世纪后转于岳尊峰。路长存为鲁中地区著名书法家、古玩收藏家,他学识渊博、平易近⼈,在书画古玩领域涉猎⼴泛,造诣较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前辈。

此壶与《采药遇仙山水》壶正好是姊妹壶,壶中画其中一男子因爱慕仙姑,手持长镰独自上山采花求遇仙姑。烂漫春光中,男子刻意穿着红袍,外套灰蓝开肩,头扎红球,把写的书信交给仙姑后,自己却心怦怦跳地侧坐在一旁。仙姑手持书信,正在轻声品读,脚下花篮中男子已为女子采满鲜花。整个画面透漏着春山暖日和风的气息。

4444.png

《仿长白山人笔法人物》鼻烟壶

历史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她的不可知性,已经被定义和定性了的事件,却往往随着新的发现一次次被推翻或被重新解构。正是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我们逼近了历史的真相,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二十多年来,岳尊峰一直致力于毕荣九史料的挖掘;致力于毕荣九作品的搜集。在提升了自身素养、保存了艺术珍品的同时,也给我们最大程度还原了毕荣九的相关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我们不仅可以较为系统地欣赏毕荣九鬼斧神工的技艺,更可以感受一代又一代致力于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守望者”的良知和担当。

对岳尊峰而言,这种“守望者”的身份当与其事业相始终,或如岳尊峰自己所言:“对事业的热爱,知其所起,忠于一生!”

来源:博山文化研究院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