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淄博将打造数字化标杆城市 详解《淄博市“十四五”数字强市建设规划》

摘要 7月5日,淄博市就制定印发《淄博市“十四五”数字强市建设规划》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淄博市大数据局和淄博市信息通信发展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微信图片_20220705185710.jpg

7月5日,淄博市就制定印发《淄博市“十四五”数字强市建设规划》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淄博市大数据局和淄博市信息通信发展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淄博市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范继英表示,《淄博市“十四五”数字强市建设规划》围绕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政府、数字治理、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等领域规划部署了6大重点任务和22项专项建设内容,力争到2025年将淄博市建设成为数字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改革创新、理念创新的数字化标杆城市。

打造泛在互联的数字支撑新体系

通过建设高速泛在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光纤网络扩容升级,推动5G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加快IPv6规模部署,优化物联传感网络布局,打造区块链技术平台和试点应用。“十四五”期间力争打造数据中心标准机柜数4.5万个,智能网联充电设施8000个。建设集约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强化各类能源网络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加快公共安全视频共建共享,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市县一体数据资源体系,依托市大数据平台完善基础数据库和各领域主题数据库,建立涵盖数据资源采集、汇聚、共享、开放、应用、流通和销毁等全生命周期的统筹管理工作机制,形成统一的共享交换标准规范,促进数据资源跨层级、跨区域共享交换和协同应用。

创建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新模式

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优化“一网通办”事项办理流程,推广无差别“一窗受理”服务,打造“无证明城市”,2025年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到100%。推进协同办公一体化,推动公文办理、事务管理等集成应用,加快数字机关建设。深化协同监管一体化,推动汇聚各类监管数据,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监管工作机制。四是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综合态势感知、智能化分析和可视化展现。

塑造精细智能的数字治理新格局

释放社会治理新效能,健全“市区联动、条块协同、合力共治”的“一网统管”运行体制,打造“社会治理一张图”,深化“雪亮工程”、平安小区、智慧应急等建设。推进规建管模式创新,深入推进“多规合一”,构建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智慧城管体系。加强生态治理现代化,织密生态治理“一张网”,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数字化管控能力。打造智慧出行大交通,推进车联网、5G、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等信息网络部署应用,打造交通智能化服务模式。

激发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新活力

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材料、封装、测试等产业,积极打造数字经济“淄博品牌”,依托爱特云翔大数据产业园,打造中国产业算力中心,实现以产业应用为核心的算力产业生态圈落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服务化、精品化、绿色化方向延伸拓展,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省以上数字经济园区达到8个。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淄博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建设,建立完善产品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网络销售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创建智慧农业应用基地20个。促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探索“电商产业园+物流产业园”“海外仓+渠道建设”等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智慧物流、综合保税区建设,提升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服务能力。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打造一批全国知名、行业领先的新经济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一批“实体商圈—虚拟商圈—移动商圈”相结合的新一代立体网络智慧商圈。

丰富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新场景

提升社会民生保障能力,推进“互联网+人社”“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养老等建设,构建城乡一体、便捷高效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教育文旅服务供给,建设全民数字学习平台,打造“15分钟阅读文化圈”,创建形成文化传播载体。统一数字生活服务渠道,以“电子身份证”为统一身份标识,构建以社会保障卡、民生服务码为载体的“民生一卡一码通”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一码共享、赋码生活”。全面推动智慧社区建设,推动政务、教育、医疗等领域“互联网+”服务向社区(村居)延伸,不断创新社区(村居)数字化服务模式,“十四五”期间智慧社区(村居)达到300个。

营造充满活力的数字发展新生态

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建立政府和社会互动互利的大数据采集、整合、开放、利用机制,充分挖掘释放数据融合应用价值。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开发运营的权责利体系,推动数据要素向资本要素转化。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和金融服务综合枢纽,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政策兑现一键触达。构建统一安全保障体系,健全网络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政务数据安全情报共享、安全监测预警与信息通报工作机制,建设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检测、预警为一体的动态化、智能化的安全管理系统。同时,《规划》还明确了强化要素保障、突出载体支撑、完善运营机制、强化监督考核、培育良好生态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确保形成协同推进数字强市建设的强大合力。(李波)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王蓓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头等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