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扫‘入口码’,没有智能手机可出示‘个人码’,我扫您……”
4月8日傍晚,家住张店区百合社区的居民刘建丽去小区对面一家药店买药,被工作人员友情提醒。她和小孙女立刻出示打印好的个人“入码”,工作人员扫码后放行。
为防范疫情风险,4月9日起我市将全面推行“场所码”扫码通行。扫码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然而,对于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群体、学生群体来说,看似简单的扫码,可能会形成一道无形的门槛。
为破解老年人、学生等特殊群体扫码难题,淄博“场所码”自设计之初,就将这些群体的需求考虑在内,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开发了两种扫码程序,不仅便利了特殊群体出行,更让他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善意和温暖。
两种扫码办法分别是:有智能手机的,可直接通过“爱山东”APP的“扫一扫”功能扫描重点场所张贴的“场所码”通行;老人、孩子等特殊人群可由子女或父母在“爱山东”APP代领“个人码”,进出各类公共场所时展示“个人码”,场所工作人员扫码核验后便可通行,这就是所谓的“反向扫码”。
小小的细节改变,大大的为民情怀。正如刘建丽所说:“原来进药店,都是带身份证,工作人员登记,现在孩子给打印这个‘个人码’放到包里,用起来很方便,就不用排队登记了。”如今,刘建丽的包里常备两张“码”,一张是“入码”,一张是“出码”,入口扫“入码”,出口扫“出码”。
“反向扫码”,简而言之就是,方便扫码“你扫我”,不方便扫码“我扫你”。
为什么要这么做?
说到底,这是一种为民姿态、便民情怀。在疫情防控中,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位市民都值得保护,个人安全和城市安全相依相成,淄博没有忽视小众群体的利益诉求,用贴心细心和人性化举措对小众群体温柔以待,让疫情防控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做到了百姓心坎里。
说到底,这是一种数据思维、创新之举。通过技术创新,在程序设计上多费力,让特殊群体少费心,诠释了我市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品质与成色,一个小举动,成本不高,却让广大市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其社会效益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市大数据局局长范继英表示,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精准性、有效性,保护城市和市民安全是淄博推行“场所码”的初衷。目前,全市已累计申领“场所码”18万张,累计代领“个人码”54万张,累计扫码722万人次,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市大数据局将继续做好技术支撑,让老百姓扫码通行更顺畅。
市大数据局提醒广大市民,4月9日零时起,全市推行“场所码”扫码通行,建议务必提前下载好“爱山东”APP,用其中“扫一扫”功能扫描重点场所张贴的“场所码”;同时提前为老人、孩子等代领好“个人码”,可以打印出来,也可以保存到手机相册内,场所工作人员会“反向扫码”核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