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突出青年学生教育主体,立足于‘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教育主题,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推出了‘晨读思政’教育模式。”4月6日,记者从淄博市技师学院了解到,他们通过“小、精、快、长”学习方式,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和立德树人大文章,建立起了面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教育机制。
“晨读思政”讲什么
“晨读思政”就是利用晨读或课前时间,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金句、党史知识等教育内容,从而激发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愫。所谓“小”,即每次学习内容短小精悍,一般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通过诵读、阐释和研学等方式,学原文、悟思想,传承红色文化,积累经典知识。“精”即精选学习内容,强化思想引领,激发精神力量,培育职业素养。“快”即跟进及时,易于组织,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聚焦最新讲话、重要会议等学习内容,快节奏组织学习贯彻。“长”即形成长效机制。“晨读思政”由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部牵头实施,从思政课开始试行,积累经验,逐步向各教学系和学校全面推行,对接政策形势、贴近学生所需,形成长效学习机制。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晨读思政做法呈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淄博市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晨读思政”宣讲内容始终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以学习习语金句、党的精神谱系、先驱英模事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紧跟时代脉搏,发挥好引领作用。
“小、精、快、长”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聚焦时事,精选内容,及时跟进,便于组织,通过长期积累,形成系统化知识体系,学习形式灵活,学生乐于接受,同时也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首先要做到及时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主题内容精心备课;学生通过诵读提振了学习热情和精神面貌,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对形势的认知,增进了对舆论的辨析,开辟了一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2021年11月,中共淄博市委教育工委《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学习宣讲活动的通知》中,把“晨读思政”作为重要宣讲方式进行了推广,全市各学校利用“晨读思政”及时学习宣讲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完善和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形成了推进和建立“大思政”的工作格局,开创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晨读思政”怎么讲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后,淄博市技师学院党委统一安排,迅速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研学备课,设立了6个专题,通过“晨读思政”进行了系统宣讲,及时把六中全会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学生,引导青年学生感受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同时,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努力在推进建立“晨读思政”常态化、系统化、长效化工作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集体备课常态化。及时跟进研学形势与政策,进一步在教育时效化上下功夫。2022年春季新冠疫情反复,在学校封闭教学情况下,学院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伟大抗疫精神”专题教育,组织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解读“伟大抗疫精神”内涵,宣传普及防控政策和防控知识,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积极践行伟大抗疫精神。
二是教育内容系统化。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进一步在丰富教育内容上下功夫。学院思政教育部专门成立课题组,拓展内容,开发教案和短视频,教育内容设立教育模块,主要包括习语金句、党的精神谱系、先驱英模事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法律法规、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形成系统化教育内容,推进“晨读思政”常学常新。
三是工作机制长效化。立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在推动“三全育人”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在总结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推动效应,进一步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着力推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三进”工作,协调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实现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切实促进形成“三全育人”的浓厚氛围,在知识传授中激发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怀,更加坚定“四个自信”,肩负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李波 张君昌 刘磐